撑着不死,还是好好活着

2012-04-29 04:49丛亚丽
大众健康 2012年2期
关键词:讣告道家儒家

丛亚丽

生生死死,人之常事,不可避免。有生子的快乐,但更多的是朋友、同事、领导的生病,甚至是死亡的威胁。

参加葬礼,体会生死

去年春天,我的导师去世了,我参加了他的葬礼。到了教师节,看到有些同事去看其导师,不免羡慕起来,也越加怀念我的导师。一个同事曾对我说,为给她母亲买墓地,她跑遍了北京市,一遍遍问自己:我母亲会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我没有事先征求她的意见?入冬时节,我又参加了一退休教师的葬礼。

看到生命渐渐离我们远去,我也曾问及他们是否和家人谈过死亡和死后的安排?回答是:一般不谈。

这种情形,比较普遍。

“未知生,焉知死”。此是避讳谈死呢,还是让我们从生中来体会死呢?由于现代社会物质的极大丰富,人们对死亡更加地难以超越。一个高中生为了买ipad甚至“卖”掉一个肾,也更有甚者,竟有医院让此事得以“成交”!现代医疗技术可以通过呼吸机等手段,让原本很快死亡的人,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的“脑死亡”状态。这种大大延长了人们从生到死的时间概念,也使人们对死亡的恐惧越来越深。

当经历了一些周围人的死亡,当看到自己的长辈的死亡后,对“下一个就是自己”的恐惧,油然而生。

生如春花,死如秋美

我曾经给医学生开过中国的生命观选修课,和学生一起探讨我国对于生死的基本看法。儒释道对生死的论述不同,需要一定的智慧才能深刻感悟。

儒家很重视人的生物学生命。《尚书·洪范》中说“五福”(寿、富、康宁、攸好德、考终命),其中关于寿命就有两条,即“寿”、“考终命”,除此,还有“六极”(凶短折、疾、忧、贫、恶、弱),直接涉及身体的有“凶短折”和“疾”。从中可以看出,身体的善终是福,而短命和疾病都是不好的。从孔子开始,儒家对生命的基本态度就是顺由天命。《论语》载:“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这里的“命”,有“天”、“自然规律”的含义,是人所不能控制的。因此,人们需要思考的不是何时生,何时死,而是如何使现实的生命活动合乎伦理道德,使生命具有更高的价值和意义。

《论语》进一步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也就是说,人即为万物之灵,就应当担当道义,仁爱民众,齐家治国平天下,弘道于天下。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才是属人的生命,否则与禽兽无异。这就是儒家道德理性生命观的基本内涵,也是中国传统生命观的主流思想。即他们认为还有比生命更为重要的东西,即“德”。

与儒家不同,道家的辨证思维、守柔之道,都为我们对生死打开了另一扇智慧之门。《老子》一书中出现“生”字共39次,“死”字18次;《庄子》中出现“生”字250多次,“死”字170多次。重视生命本身,而非强调其社会价值,是道家的主张之一。老子辨证地看生命,他认为一个人不太重视自己的生命,反而能较好地保存自己。虽然贵生,但道家贵生重己的生命观立场绝不仅仅是执著于躯体之生,为生而生。作为一种自然哲学,道家侧重于从人与自然的关系来探讨生与死的问题。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认为生死不过是形式的变化。以生观死,则死为死;但以死观生,生者也是死。即生死是相对的。如果我们能辩证地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生死,死生的界限也就消失了。从“齐生死”的途径来帮助人们透悟死之性质,可让人们坦然、平静,甚至欣喜地面对死亡、步向死亡。这种思想境界,岂不美哉?

是否可以说,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都在着力解决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无论是儒家的追求道义生命,生生不息,把死亡看作是休息,死时便可以安息了;还是道家的沟通生死,把个体生命彻底融入自然规律,融入永恒,这些都是我们文化留给我们的智慧。庄子是如何能做到“妻死,鼓盆而歌”呢?其实,开始时他也是嚎啕大哭。但之后又转到他的道家生死观中。即,死只是一种生命形态的变化!无非表现为自然循环式地回复到起始状态而已。这样一种过程,就像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一样,如人能理解接纳,自然就不会恐惧,而是认可其为自然而然的过程。生如春花之烂漫,死如秋叶之静美,也许用在这儿更合适。

精彩生命中的每一天

其实,出生,就意味着在走向死亡。生活就像打牌的游戏,“生”与“死”是一张牌的两面,正面是我们生卒年的数码,背面是生命智慧的图纹。也早听说“3万天”理论,即预期寿命按80岁算,我们有3万天。既然我们只有这些天,那么晴天也好,阴天也好,打雷也好,下雨也好,正如每个人都是世界上一个特殊的礼物一样,每一天都是不一样的。无论全球变暖也好,变冷也好,每一天都是我们生命中的每一步,有她美丽的一面,也都有逝去不可追的无奈。

经常想,儒家和道家关于生死的思想已经渗入我们中国人的细胞之中。我们既有入世的豪情,又有出世的向往。很喜欢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也憧憬他的桃花源。最近读到他的《责子》,更加体会到他的真实。他在《责子》中表达对儿子的希望、喜爱和无奈:“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他既向往桃花源的生活,又有济世的理想,看到儿子不才有些无奈——十三岁的儿子,数字的6和7还掰不开呢!但同时更有安于“命”的心态,享受当下,将进酒,杯不停。

这种儒道思想的融合,对生命的看法,也体现在中国人对人生和做事情的看法。正如《中庸》中的“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就是说的这个意思。

准备讣告,思考人生

我认识一个小孩,他总问他的奶奶:“奶奶您什么时候死?”因为他最担心奶奶死掉。他也常问奶奶:“您死前能不能把打火机和一个小秤给我?”因为这两样东西奶奶总不让他玩。奶奶大笑,提前把这两样东西给他玩了。

记得看过电视采访一长寿村的老人,问老人长寿的感言,没有想到老人说他其实很想走进死亡了,活得够长了,没有什么可以遗憾和牵挂的了。

看到同事在为我系老师准备讣告时,有些措辞颇费心思,揣测死者的意思,想设身处地,但已不能验证了。这种情形,其实也很普遍。

我们做医学人文教育的,自然也包括死亡教育。我们会在课堂讨论脑死亡、安乐死,甚至进行激烈的辩论。但,那时我们似乎觉得死亡离我们还远,我们还没有准备好。于是,我们系几个老师便商议,何不利用学术讨论的机会,大家都把自己的讣告写好,至少为死后他人起草时留个底板,不让他人为难。我越发觉得这个提议很好:如果我们提前把自己的讣告起草好,自然也是一次对自己人生计划重新思考的机会。到底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让后人如何看待我们自己,也就是我们现在将怎么活着的问题。

《大学》的“内圣外王”之道,一直鼓舞我们。这样,即便自己死去了,他也永远活在人们心中。且不说这是否是另一种意义的长生不老,倒也能化解部分人对生命有限的担忧。儒家天理是道德生命,而非物质生命。这点有其非常崇高的地方,但也有触手不可及的飘渺,历史上也因此发生很多悲剧性的事情。应该说,对于精英而言,尤其有其有意义的地方。但对于我们绝大多数老百姓来说,未免过于理想化,不能很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应该思考的生死问题,不能解决癌症的恐惧,也不能回答无谓的过度治疗等社会问题,也不会把注意力关注到我们社会需要发展的临终关怀领域。

撑着不死,还是好好活着

《生活问禅》中有这样一个小故事:一盆花已经被晒蔫了。师父不让弟子在正午时浇水,让晚上再浇。等到晚上时,花已经干枯了,弟子担心花死了,便抱怨一句。但等水浇上去后,花很快就又生机盎然。于是弟子感慨到:它们可真厉害,憋在那儿,撑着不死。禅师纠正:不是撑着不死,而是好好活着。我现在八十多了,是撑着不死,还是好好活着?

于是敲弟子的头说:一天到晚怕死的人,是撑着不死;每天都向前看的人,是好好活着。

猜你喜欢
讣告道家儒家
讣告
从“推恩”看儒家文明的特色
讣告
论现代新儒家的佛学进路
漫画道家思想
讣告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
儒家视野中的改弦更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