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冰
排尿不畅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的切身感受,最为患者本人所重视。由于患者的耐受程度不同,下尿路症状及其所致生活质量的下降是患者寻求治疗的主要原因。因此,排尿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下降程度是治疗措施选择的重要依据,应向患者交代药物治疗的疗效与副作用及可选择药物的种类和适应症。
轻度下尿路症状(I-PSS评分≤7)的患者,以及中度以上症状(I-PSS评分≥8)同时生活质量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的患者可以采用观察等待。
应该向接受观察等待的患者提供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相关知识,包括下尿路症状和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进展,特别应该让患者了解观察等待的效果和预后。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药物治疗的短期目标是缓解患者的下尿路症状,长期目标是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预防合并症的发生。在减少药物治疗副作用的同时保持患者较高的生活质量是良性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的总体目标。
α-受体阻滞剂
α-受体阻滞剂是通过阻滞分布在前列腺和膀胱颈部平滑肌表面的肾上腺素能受体,松弛平滑肌,达到缓解膀胱出口动力性梗阻的作用。α-受体阻滞剂适用于有下尿路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推荐坦索罗辛(又称哈乐)、多沙唑嗪(又称可多华)、阿呋唑嗪(又称桑塔)和特拉唑嗪(又称马沙尼)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药物治疗。其次,也可以选择萘哌地尔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治疗。
不推荐哌唑嗪以及非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酚苄明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
α-受体阻滞剂治疗后48小时即可出现症状改善,但采用I-PSS评估症状改善应在用药4~6周后进行。连续使用α-受体阻滞剂1个月无明显症状改善则不应继续使用。一项关于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长达6年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α-受体阻滞剂长期使用能够维持稳定的疗效。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基线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水平不影响α-受体阻滞剂的疗效,同时α-受体阻滞剂也不影响前列腺体积和血清PSA水平。美国泌尿外科学会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指南制定委员会总结的结果显示,各种α-受体阻滞剂的临床疗效相近,副作用有一定的不同。如坦索罗辛引起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的发生率较低,但是逆行射精的发生率较高。其他副作用包括头晕、头痛、无力、困倦、体位性低血压等。体位性低血压更容易发生在老年及高血压患者中。
5-α还原酶抑制剂
5-α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体内睾酮向双氢睾酮的转变,进而降低前列腺内双氢睾酮的含量,达到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排尿困难的治疗目的。
目前在我国国内应用的5-α还原酶抑制剂包括非那雄胺(又称保列治)和依立雄胺(又称爱普列特)。
非那雄胺适用于治疗有前列腺体积增大伴下尿路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对于具有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高危性的患者,非那雄胺可用于防止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进展,如避免发生尿潴留或使患者可接受手术治疗。应该告知患者如果不接受治疗可能出现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危险,同时也应充分考虑非那雄胺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和较长的疗程。
非那雄胺最常见的副作用包括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异常、性欲低下和其他如男性乳房女性化、乳腺痛等。
非那雄胺能降低血清PSA的水平,服用非那雄胺每天5mg持续1年可使PSA水平减低50%。对于应用非那雄胺的患者,将其血清PSA水平加倍后,不影响其对前列腺癌的检测效能。依立雄胺是一种非竞争性5-α还原酶抑制剂,国内一项为期4月、含2006例的多中心开放临床试验显示,依立雄胺能降低I-PSS评分、增加尿流率、缩小前列腺体积和减少残余尿量。副作用有恶心、胃肠道不适、失眠、头晕、性功能下降等。
联合治疗
联合治疗是指联合应用α-受体阻滞剂和5-α还原酶抑制剂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联合治疗适用于前列腺体积增大、有下尿路症状的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危险较大的患者更适合联合治疗。采用联合治疗前应充分考虑具体患者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危险性、患者的意愿、经济状况、联合治疗带来的费用增长等。
目前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联合治疗的长期临床疗效。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多沙唑嗪和非那雄胺均显著降低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危险;而多沙唑嗪和非那雄胺的联合治疗进一步降低了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进展的危险。
中药和植物制剂
中医药对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以及中华民族的健康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目前应用于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治疗的中药种类很多,如癃闭舒、泽桂癃爽等。植物制剂,如普适泰(又称舍尼通)等在缓解良性前列腺增生相关下尿路症状方面获得了一定的临床疗效,在国内外取得了较广泛的临床应用。
由于中药和植物制剂的成分复杂、具体生物学作用机制尚未阐明,积极开展对包括中药在内各种药物的基础研究有利于进一步巩固中药与植物制剂的国际地位。同时,以循证医学原理为基础的大规模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对进一步推动中药和植物制剂在良性前列腺增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有着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