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多元化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方式

2012-04-29 00:44:03张晓宓
理论观察 2012年2期
关键词:开展方式群众文化多元化

张晓宓

[摘要]群众文化事业肩负着宣传、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等多项历史重任,是精神文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今社会,保护文化的多元化成为国家的一项重要课题,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逐渐在社会中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鉴于此,群众文化的开展急需转变观念、拓宽思路,探索出与时俱进、丰富多彩的开展形式,为我国文化事业的和谐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文化;多元化; 群众文化 ;开展方式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2 — 0062 — 02

进入21世纪已经十年有余,在这新的世纪里,我国的经济改革不断深入,社会体制不断完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已逐步进入了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群众文化生活作为一种宣传党的政策、陶冶情操、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重要载体,显得由为重要。特别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提出更高的要求。在这个新的社会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把握好社会文化发展的新方向,充分了解群众文化需求的改变,方可制定出适应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合理的群众文化开展方式。

另一方面,当今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讲个性、讲特色、去一致化成为社会有识之士对文化发展的共识。在此种情况下,广大群众的业余文化艺术生活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多元化、自主性和消费型的群众娱乐已成为了新时期群众文化生活的主要特点,而这对于群众文化的开展又无疑是一个新课题,即新时期群文活动的开展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创新和开拓,只有这样我们的群众文化事业才能够跟得上时代,抓得住群众,吸引群众,鼓舞群众,如果因循守旧,不创新还向以往那样地简单重复着过去群文活动的组织样式与内容形式,是必将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落伍时代,最终为广大群众所淘汰。针对上述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产生的新需求,我以为在群众文化的开展方式上必须要拓宽思路,积极开拓群众文化的新途径。

一、文化多元化对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影响

1.多元化文化消费的冲击

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选择更加自由,多元文化消费,给群众文化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冲击,群众的文化需要有了更多选择空间。如在以往群众文化生活主要依靠传统的集体群组形式获得,而现在到处皆是的网吧、歌吧、电影院、游戏厅等,由于灵活多样,受到群众的青睐。而传统的群众文化生活方式形式还过于单一,不能满足人们追求快、新、奇等新的文化的需求。

2.媒体快速发展的冲击

在媒体、网络等日益发展的今天,人们已不仅仅依靠走出家门去开展和欣赏文化活动,很出时候在家中便可以自娱自乐,很多信息在电视、网络上便可以看到,查到,有些活动通互联网也可以参与其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对群众性文化活动也是一种冲击。

3. 文化知识结构的冲击

群众文化结构的多元化,导致个性的突出,对群众文化的也形成了一种挑战。人们的自主和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文化上的自我参与和自我欣赏,出现了组织者难组织,参与者找不适合自己娛乐活动情况。

二、多元化文化背景下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主要办法

1.尝试组织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积极参与的民俗群文活动

虽然目前广大群众的文化生活比照过去有了很大的改观与丰富,而且不可否认,群众业余生活也开始出现了趋于个体化行为的倾向,但是群文活动的参与性这一根本特点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在群众参与性上,群文活动还具有很大的潜质。秧歌、歌咏、舞蹈、戏曲等传统的民俗活动具有很好的群众基础,在今天依然有着可以开展和发挥的广阔天地,容易吸引群众的广泛参与,发展成非个体参与的群文活动。对此群文工作者应该积极深入地面对、研究、分析当今群众活动的特点,尝试举办以“参与性”为前提的各类群文活动。就目前来看,全国各地也都在积极开展适应本地特色的民俗活动,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在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过程中行成了众多底蕴深厚的民俗活动,这些活动既有独特的特点和地域风格,有着对中国文化一脉相承根源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在当今文化日益多元化的时代,更须要深入挖掘,整合资源,形成新时期群众文化工作发展的新亮点。事实上,今天广场休闲活动中的秧歌活动、歌咏活动、舞蹈活动和戏曲活动非常普遍,这说明广大的群众在上述方面有着文化艺术方面的需要(当然也不排除有强身健体的因素),如何通过适当的运作把分布在不同文化广场上“秧歌队”、“歌咏队”、“舞蹈队”、“戏曲队”,甚至“太极队”或“太极扇队”组织起来,进行友谊比赛和交流活动,并把传统民俗内容加以提纯和发扬,增添新的内容,这是群众文化工作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然这些活动的开展全国各地也都在不间断的开展着。例如2009年在大连庆祝建国60周年举办的群众歌咏大合唱活动,既表达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建国60周年之际的激动和喜悦,同时又是人民群众献给祖国母亲最好的生日礼物,由此也显示出党和政府对于群文事业的关注与支持,更展示了大连人和大连群文活动的文化品味与文化底蕴,从而达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开发地域民族特色,打造群众文化品牌

文学巨匠鲁迅先生在致青年木刻家陈烟桥的一封信中曾经说:“现在的文学也一样,有地方色彩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即为别国所注意。打出世界去,即于中国之活动有利。”这段话后来被通行理解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鲁迅先生的话在一个层面上说的非常精辟,五千年的华夏文明造就了中国独有的历法和民俗节日,这些都是民族智慧的结晶,这些文化瑰宝不仅属于中国,同时更属于世界。与此同时,我国还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同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又各有其本民族的民俗与生活习惯。以少数民族群众为例,少数民族同胞一直在保留着祖先流传下来的民族节日、艺术、习俗、饮食、服饰等,这些构成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极具地域和民族特色,这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各级地方政府十分重视文化特色和文化品牌的建设。例如,2011年6月由大连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大连市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大连市朝鲜族文化艺术馆承办,大连市朝鲜族学校、大连市朝鲜族企业家协会、大连市朝鲜族老年协会协办的“庆祝建党九十周年暨第十七届大连市朝鲜族民俗文化艺术节”便是近年来通过开发地域民族资源打造群众文化品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与尝试。朝鲜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史,在其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这是朝鲜族自身的文化资源宝库,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朝鲜族同胞勤劳勇敢、热情质朴,能歌善舞、多才多艺,是我国56个民族当中优秀的民族,在祖国建设的各条战线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连市现有近2万名朝鲜族同胞,他们为大连市实现跨越式科学发展,群策群力,扎实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第十七届大连市朝鲜族民俗文化艺术节的举办,不仅是对建党90周年的献礼,更是对朝鲜族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既起到了挖掘、展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目的,也达到了促进民族团结的作用,同时还丰富了大连市民的群众文化生活。

像此类打造文化品牌的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目前已经在宣传文化事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等多方面取得了多重效应。对此,各地群文工作者还应因势利导地着眼于本地区的历史、民族、民俗等文化层面,积极开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群文活动,并在此基础上力求打造地域、民族的文化品牌。其他兄弟群文单位也应当促进各地的横向交流,交流彼此之间开展地域性、民族性群问活动的经验与心得。

3.通过“非遗”保护为平台,开展通过介绍、普及、参与的与非遗有关的群众文化活动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和礼仪与节庆和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非遗”分布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2005年以来,随着世界各国对自身文化特色保护的重视,由上而下的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在积极地开展和进行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当今时代为了保护文化的多元性而进行的积极努力,为此国家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国绝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均产生并流传在民间、在群众中间,它们与群众有着天然的联系,开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的文化活动,既能使群众分享非遗保护的成果,又能够大力地促进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源于大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人文环境,大连也拥有众多不同类别与级别的“非遗”保护项目,如现已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的复州皮影戏和庄河剪纸,列入省级保护名录的马驷骥根艺、桃核微雕技艺、普兰店传统木雕手工技艺以及列入市级保护名录的张宝粟雕刻、普兰店传统手工布艺制作技艺、大连木偶戏、金州胡氏石雕等等。如何利用“非遗”保护的资源,在今天通过举办群众文化活动的形式,把“非遗”和群文活动嫁接、联姻,在起到“非遗”宣传与保护的作用的同时,也通过群文活动的举办把“非遗”保护项目的价值与文化空间传递给广大群众,从而使群众和文化真正地连接起来,联系在一起。

4.抓住“元旦”、“春节”等重要节点,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深入开展

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不仅需要形式和内容,也需要时间节点,特别应该抓住中国传统节日“元旦”和“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活动。“元旦”和“春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城乡百姓从四面八方回家,共同歡聚共度佳节,此时,广大群众在享受充裕的物质生活时,必然由衷的产生对精神文化的需要,对家乡文化的一种追寻,希望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大餐。这时,要积极想办法,提供场地支持、资金支持和技术支持,营造良好的群众文化开展氛围,形成以传承家乡传统节日活动为核心群众文化高潮。元旦、春节期间群众文化活动,应着力营造喜庆祥和的社会文化氛围,丰富社区、农村基层以及老少边穷地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各级群众艺术馆等应深入农村、社区、企业、军营,深入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深入重点建设工程第一线,广泛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心连心”、“送欢乐下基层”等活动,为基层群众送去党的温暖,给各族群众特别是坚持在工作一线的劳动者和边防哨所的广大官兵,送去关怀。应充分调动基层业余文化骨干的积极性,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联欢活动,形成城乡基层群众共贺新春、共度佳节的浓厚氛围。

新时期有关群众文化事业开展的探索,是时代赋予群文工作者的使命,也是群众文化发展中亟待探索与解决的新课题,这其中既需要有社会发展、国家政策作为背景和保障,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为此,群众文化战线的同仁还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积极更新观念,开拓思路,使群众文化事业在21世纪的多元文化背景中得到蓬勃的发展,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责任编辑:冯延臣〕

猜你喜欢
开展方式群众文化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节能与环保(2022年3期)2022-11-24 13:25:57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中国公路(2017年8期)2017-07-21 14:26:20
浅论如何开展高中诗歌鉴赏课
科技资讯(2017年5期)2017-04-12 22:00:31
浅谈如何有效开展中学美术欣赏教学
青年时代(2017年8期)2017-04-05 12:35:41
巧用微课开展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训练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43:54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41:35
当前基层群众文化发展现状浅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浅谈小班幼儿绘本阅读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