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简历”“微招聘”正流行等

2012-04-29 00:44:03
成才之路 2012年2期
关键词:科学家记忆基因

“微简历”“微招聘”正流行

在“微生活”时代,微博世界永远不缺乏新鲜话题。继“微小说”“微访谈”“微直播”之后,当下,“微简历”和“微招聘”正流行。“微简历”中活泼生动的网络语言,摆脱了传统简历的千篇一律,读起来让人忍俊不禁。各类企业也利用“微招聘”来扩大影响力,多渠道招聘合适的员工。

“微简历”是求职者的个性名片

微博上流行一种说法,“微简历是一张个性名片”。某知名媒体人认为这种说法很形象,“名片的功能之一就是让对方认识自己,微简历的功能与此类似,它是进入传统面试流程的一块敲门砖。同时可以提前了解各企业的校园招聘信息,做好充足的准备。”

公司可借力“微招聘”

某微博调查机构负责人介绍:微博受招聘方青睐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零成本”,而各大招聘网站都要缴纳一定的费用才能在上面发布招聘信息。同时被@的次数越多,企业在网上的知名度也就越高。

化解“微求职”中的问题

中国传媒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说:“‘微简历随着微博应运而生,反映了90后大学生追求新潮,适应新事物的特点。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旧式简历繁杂冗长的弊端,言简意赅地表现自己的优势和特点,易引起招聘单位的关注。同时他还提醒,微博求职也要注意验证信息的真实性,防止求职陷阱。(邓 丽)

美科学家有望发现大脑记忆存储位置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在老鼠回想起遭电击经历时处于活跃状态的基因,破坏这个基因后,它们又忘记这一可怕记忆。这一发现有助于科学家揭示出特定记忆存储在哪些大脑细胞。

研究过程中,科学家发现一种在记忆存入大脑时“打开”的基因。这个基因可充当一个化学标记物,最终帮助科学家揭示大脑的哪些区域存储记忆,甚至能够具体到特定记忆存储到哪些大脑细胞(神经元细胞)。

揭示出哪些细胞存储记忆是科学家在了解大脑方面取得的一项突破,可能打开一扇新的研究领域大门,例如改变或者创造记忆。麻省理工学院研究生卡帝克-拉马摩尔希表示:“我们正在搜寻记忆的去向,我们认为可以利用这种基因发现记忆的存储位置。”在经历新事件时,我们的大脑通过改变神经元细胞之间的连接形成新事件的记忆。很多基因在这个过程中激活,其中一个基因尤为重要,即控制记忆的主宰基因。

麻省理工学院的神经学家可能发现了控制这一复杂过程的主宰基因。这个基因在海马状突起内尤为活跃。海马状突起对形成长期记忆至关重要。这个基因将经历与最终的大脑电路变化联系在一起。

除了寻找记忆主宰基因外,麻省理工学院的科学家还计划在记忆形成时“打开”的神经元细胞是否在找回记忆时处于活跃状态。这将帮助他们确定哪些神经元细胞存储特定的记忆。(孝 文)

填代沟,靠沟通

生活在西班牙的侨民,为了创业养家必须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在工作中。同时由于父母和子女两代人存在代沟问题,往往容易忽视甚至放弃相互沟通。结果导致华人子女问题层出不穷,辍学、离家出走、患心理疾病等。

言传身教和身体力行是沟通的最佳方式之一。如果父母能够与时俱进,花时间去研究子女沉迷、感兴趣的新事物,也就与他们有了共同的话题,有了对他们进行辅导和修正的机会。作为一个孩子,最怕的不是困难,而是父母的离弃和放弃,如果华人父母放弃了沟通和教育,那么孩子们只能盲目地接受时代、社会的影响,他们无从分辨其中的好与坏、善与恶。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种沟通方式就是倾听。在学校,孩子们接受课堂上老师们的教育,回到家里接受父母们的教育,基本上都是被动地听别人讲,很少有发表自己看法和抒发感情的机会,一旦孩子想要表达却找不到愿意倾听的人,这对孩子们的自尊心是一种极大的伤害。华人父母应该学会倾听孩子们的想法,去捕捉和学习孩子们思维,以及孩子们谈吐之中存在的价值观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形成独立的人格和判断力,教会他们如何进行选择。(永 贞)

家访的技巧

长期做班主任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家访是做好班级工作的重要一环。但家访也要讲究技巧,如不得法,则往往事与愿违。

(1)家访时教师应注意自己的仪表形象。家访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家长,因此家访时语言要朴实诚恳,举止大方。有的家长是养而不教,有的则教而不严,教师要根据家长教育孩子方法的不同,帮助他们改进教育方法。

(2)家访应有明确的目的和具体的内容。教师上门家访,让学生感受到师长的关心和重视,这对学生是个激励,对家长是个触动,容易使教育形成合力,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3)家访应把握有利时机。精心选择把握有利时机是成功的重要保证。如果在学生生病在家时、学生成绩退步时、后进生稍有进步时、学校家长遇到困难时以及学生犯了严重错误时进行家访,效果是最好的。

(4)访前有准备,访后有总结。家访的目的不是向家长告状。家访时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入手,预计收到什么效果,都要考虑清楚。家访后要记清时间、对象、原因、措施,并制订成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依据。

(5)家访中态度要诚恳,尊重家长,理解家长。教师家访时要做到态度诚恳,分寸得当。教师在对学困生进行家访时,在学生犯错误需要解决问题家访时,要顾及家长的面子,尊重家长的感受。班主任应心理换位,理解家长,理解他们的难处,理解他们的苦恼。

总之,家访应讲究技巧、方法。但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技巧,教师都要出于真诚,并力求有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杨慧铭)

在孩子心中植入善的种子

——评《我们也是哲学家》

什么是善的教育?不同的人因思考的角度不同,可能会有各种各样的理解和看法。青岛嘉峪关学校围绕“善的教育”,进行学校特色建设的思考与探索,开发出了《我们也是哲学家》的校本教材,旨在通过课程的学习,唤起孩子的哲学意识和关系思维,引导孩子将自己和世界联系起来,逐渐形成全面而客观地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走向“格物致知”的境界。

哲学就是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和事物内部的关系。生命是关系的存在,每个生命无时无刻不需要处理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关系是生命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善的教育就是引导孩子建立和谐关系的教育。我们平常讲可持续发展,更多关注的是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强调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破坏自然环境为代价。其实,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关注每个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更要强调人与自我的关系,强调个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生命为代价。

难能可贵的是,由徐学红主编的《我们也是哲学家》并没有把这些关系抽象化、概念化,而是依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感发展规律,精选了孩子真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典型话题,通过这些话题的设计和讨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使课程和教材因此而生动。

著名哲学家史怀哲说:“善是保全和促进生命,恶是阻碍和破坏生命”。因此,善的教育就是生命的教育,我们应该在每个孩子的心中植入善的种子,让孩子的生命因善的教育而灿烂。

(曹 专)

英国鼓励学校推特价餐吸引学生远离外卖

英国政府将放松对学校食堂饭菜价格的规定,鼓励学校供应特价餐来吸引学生,使他们远离外卖,回归学校享用更为健康的午餐。

2010年11月,一项新的教育法案条款获得批准。根据该条款,学校食堂被赋予灵活定价的权利,这样学校将可以通过供应低价套餐吸引学生在校就餐。教育部官员称,学校可以为不同年级的学生推出多样特价餐,给定期在学校食堂吃饭的学生优惠。他们希望,学校供应低价套餐可以让孩子吃到更健康的食物,有助于解决儿童肥胖问题。

此前,根据英国教育部的规定,学校按照统一价格标准供餐。这导致学生很少在学校食堂就餐,反而倾向于学校附近的外卖餐馆,因为这些地方能提供低价的午餐。

北萨默赛特议会议员琳达米切尔称,学校供应特价餐或提供打折优惠,将形成很大的一笔开销。如果没有资金支持,学校显然不能承担这份额外开支。唐卡斯塔议会也认为该决议实施的前提是找到资金支持。

不过,哈根顿表示,从长远角度来看,价格优惠可以增加学生的在校就餐率。如果学校愿意为此投资,最终将获得很可观的收益。

(安 树)

爱因斯坦总是对的

1899年6月,当时还是大学生的爱因斯坦在实验室里引起一场爆炸,他的手也被严重烧伤。每次做实验时,按规定都会发一张操作规程给他,但是他一般都不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实验。有一次,他的老师佩尔内特对助教抱怨说:“您对爱因斯坦有什么看法?他为什么做什么都不按我的吩咐去干呢?”助教回答说:“的确如此。但是他的实验结果都是对的,而且,他用的方法总是极有趣的”。

沈括遭“家暴”写巨著

沈括是北宋著名科学家、改革家,这位博学多才的科学家却是名副其实的“妻管严”,甚至经常遭遇“家暴”。妻子张氏不顾孩子们的磕头告饶,对沈括照打不误,某次还把沈括的胡子连皮带肉扯了一块下来。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写就了《梦溪笔谈》。(晓 东)

猜你喜欢
科学家记忆基因
Frog whisperer
假如我是科学家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奥秘(2019年8期)2019-08-28 01:47:05
创新基因让招行赢在未来
商周刊(2017年7期)2017-08-22 03:36:21
记忆中的他们
基因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
记忆翻新
海外文摘(2016年4期)2016-04-15 22:28:55
与科学家面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