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提古丽.库尔班
【摘要】 近年来,新疆石河子133团场共推广棉花机采面积67.96万亩,机采棉已完全得到职工群众的认可,本文总结了团场机采棉栽培技术措施,以供广大植棉单位参考。
【关键词】 机采棉 栽培技术
133团由2001年开始实施机采棉栽培技术,于2004年进行大面积推广, 近年来共实施机采面积67.96万亩,随着机采棉工作的不断深入,面积的不断扩大,技术的不断成熟,手采棉成本的不断上涨,机采棉已完全得到广大职工群众的认可。
1.品种的选择
为大面积推广机采棉,必须选择适宜的品种,最好具有以下特点:早熟性好,以保证棉铃在喷施脱叶剂时完全成熟;吐絮集中,否则上部棉铃还未吐絮而下部棉花已开败;对脱叶剂反应表现较敏感,否则会造成采棉机到位后不能采摘,影响采摘进度;含絮要好,因为机采棉采摘时间较长,不可能做到及时采摘,容易造成在采摘时部分棉絮已经开败,采棉机作业时棉花易掉落,影响棉花产量。
2.播种质量
目前的采棉机大多数为5行采棉机,6行较少,采摘头间距为76cm,所以在播种时66cm+10cm的行间距一定要准确,特别是结合部要准确,误差不能大于5cm,否则在使用5行采棉机时将影响采摘质量。在播种时滴管带要浅埋1~2cm,否则在采摘时采头容易推动滴灌带堆积,造成采摘头被滴管带缠绕,影响采摘进度。
3.水肥管理
在水分管理上,一是严格控制亩用水量,二是采取高压运行。机采棉要促控结合,头水要早促,二水稍晚,不能紧跟,应拉开间距,头水一定要滴到边行,保证根系下扎,缩小大小苗的差距。在施肥上按照两头轻、中间重的原则,严禁头水施肥,二水后逐渐加大氮肥和磷肥的使用量,使棉花生长均匀、稳健,减少一、二台果枝的蕾铃脱落。机采棉要做到早停水停肥,8月中旬停肥,8月下旬停水,以保证脱叶效果,提高机采和加工质量。
4.早打顶
始终坚持“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打顶工作必须在7月5日前全面完成,才能保证在喷施脱叶剂时上部棉铃的成熟度,将对产量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5.适时喷施脱叶剂
脱叶效果好坏对提高机采棉的采摘质量影响很大,也是减少含杂率和提高作业效率的重要措施。在9月15日前必须喷施完脱叶剂,以保证脱叶效果和机采时间;在棉花吐絮达30%~40%就要喷施脱叶剂,以保证机采棉花的吐絮和脱叶的合理性,如果吐絮率超过30%~40%再喷施脱叶剂,就会造成叶片还未脱落,而棉絮已全部开放,甚至已开败,影响棉花产量和机械采摘质量。在喷施脱叶剂时,必须保证亩用水量不低于50kg。
6.拔除田间杂草
棉田的杂草是影响棉花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棉花机采前,必须拔除棉田中的杂草并带出田外,在机采时才能减少棉草混杂对棉花的污染,提高棉花品质。否则还可引起采摘头堵塞,影响采摘进度。
7.适时机械采收
在棉田脱叶率达90%、吐絮率达93%时要及时进行机采。通过几年棉花机采的数据统计,除去机车故障、天气变化等因素,每年正采的时间也就30天左右,所以在采摘时,必须保证工效,否则在后期就需晚上加班采摘,这样也就造成了后期机采棉花水分超标,给棉花加工带来很大的压力。
8.机采棉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前期正采时,应把采摘头上的压紧板相对调松些,不能只要求采净率,因为在采净率提高的同时,未吐絮的棉桃容易被采棉机碰落,造成棉花产量降低。对一些土壤条件差,棉株自然高度和始果节高度较低的棉田不要实行机采,否则在采摘时下部棉花遗漏较多,采净率低。喷施脱叶剂应根据棉花的长势来确定药量,长势较旺的棉田应适当加大药量,否则脱叶效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