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
宣纸和笔,墨,砚并称文房四宝。宣纸有着质地绵韧,色泽白雅,纹理纯净,澜墨清晰,不蛀不腐,久藏不坏的特点,事有“千年寿纸”的声誊。
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庸书》等。起于唐代,历代相传。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城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宁国府(府治宣城)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以府治名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
庸书面评论家张彦远所著之《历代名画记》云:“好事家宣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已把宣纸用于书画了。另据《旧庸书》记载,天宝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而宣城郡纸光为精美,可见宣纸在当时已冠于各地。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就是宣纸中的珍品,它“肤如卵膜,坚洁如重,细薄光润,冠于一时。”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清,洁自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面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屡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
郭沫若同志对宣纸曾提词说:“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纸之制造,首在于料”,宣纸的圭料是青檀皮和沙国稻草。湮基所产的青檀皮质量最好,一直流传着“宁要三溪草,不要铜陵皮”的谚语,可见地域水土的重要性。而且,在选皮造纸时不能随意,一般每三年采伐一次枝条,且要掐准节气小心“择时”,番则不仅皮质达不到要求,而且还会对青檀树的生长不利,制造宣纸的稻草,也要小心“伺候”,需要在沙质土壤申用“凉滑”的水来灌溉。宣纸原料的采集和加工要求的苛刻,也决定了宣纸有天然的“上限”,不能任意扩大产量。
泾县位于沿江拱断褶带和皖南陷褶断带的过渡地带,山地以侵蚀剥蚀丘陵和喀斯特丘陵为圭,土壤含沙量较高,是两种宣纸原料的理想种植地。同时,此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既保证了足够的阳光,又使原料在加工过程中,不至于在暴哂,雨和暴冻中被损害。
当时,宣纸的祖先选择在泾县,使用青檀皮造纸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纸圣”蔡伦死后,他的弟子孔丹为缅怀师傅,决心要造出一张好纸来为恩师画像。孔丹花费了很大的气力,设法改进生产工具,改进操作方法,但造出的纸张一直不太理想。在历尽千辛万苦,走遍名山大川后,他来到泾县,路经一条小溪时,看到一株倒伏的青檀树的树枝经过漏水的常年冲刷,已成白色。孔丹夫受启发,便使用青檀皮造成了现在的宣纸。宣纸中有一种名叫“四尺丹”的,就是为了纪念孔丹,一直流传至今。
各大博物馆留存的纸质文献实物等诸多的历史遗存表明,宣纸初期制造原料为纯青檀皮,后来宣纸艺人发现稻草也可以制成纸浆盾,稻草从此成为宣纸重要的原料之一,在宣纸中,成为骨干,草为肌肉。皮多则纸坚韧,称为净皮,草多则纸柔软,称为棉料。一般来说,绘画用特种净皮,书法用棉料,
时常会在古装电视剧里看到宣纸的制作过程,其手工技艺之多样化,引人入胜,选取原料之后,配以部分稻草,经过长期的浸泡、灰腌、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八道工序,一百多道操作过程,历时一年多,方能制造出优质宣纸。
宣纸看起来“轻似蝉冀白如霉,抖似细绸不闻声”,寿命却几乎是所有纸中最长的,据说,美国国会图书馆早已产生了“图书自毁”危机,而我国许多珍贵资料和书画真迹,因用的是宣纸而安然无恙,如清代的《四库全书》至今保存完好,安徽省博物馆珍藏的南宋张即之写经册距今已有约800年历史,细观纸面仍是光滑洁白,完好如初。它们的长寿之谜正隐藏在看似原始的浸沤,自然漂白与踏捣等工艺中。
自然漂白已成为宣纸家乡的一道独特景观,人们在领略山川秀美的同时,也发现四周郁郁葱葱的青山中,贴了一些白黄色的东西,如同满山坡的“膏药”一般,宣纸工人沿着陡峭的斜坡晒滩,将皮坯草料背上去翻晒,使其成为合格的“燎皮”和“燎草”。青檀皮,稻草在晒滩上平铺晾哂,在天然的阳光雨露中完成艰难的蜕变,其原理想是利用大气中的臭氧氧化作用,使木素,色素氧化或降解成可溶物。
晒滩场内有乾坤,石头沿着山体一层层倾斜铺垫,之间留有“毛血细管”一样的缝隙,落雨时水从缝隙迅速流走,皮料或草料不会因水泡而腐烂,在天气睛朗的夜晚,山体中蕴藏的水分又会从缝隙渗入被晒干的料中,为第二天的日光漂白提供了必要的水分,用这样的原料抄成的纸张久不变色,不发脆,耐久性强。
宣纸原科在山上历经大自然的日晒、雨琳、露炼、将自身的淀粉,蛋白质等有机含量在反复锤炼中消失殆尽,完成自然漂白后的原料不含有一丝有机成分,蛀虫不爱吃,也就延长了寿命。再者,由于是自然漂白,没有化学漂白剂催化的刺眼白,宣纸自得自然,白得典雅。
通过风吹,日晒,雨淋、雷电等自然现象反复作用自然漂白的宣纸可以说是“集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
宣纸原料提纯后,原料中有许多缠绕的纤维束并留有光硬的外壳,纤维素中的羟基被束缚在内,不能充分暴露出来发挥作用,所以需要经过打浆的机械处理,用机械力将纤维束打散,提高纤维的柔软性和可塑性。
制浆工具也深藏玄机。传统木碓切断纤维少而且帚化效果好,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发现机制纸的短纤维是“搭”在一起的,而手工宣纸由于充分的分丝帚化和润胀,是长短交织且彼此“纠缠扣结”的结果,大大提高了纸的强度。有试验数据表明,在漫长岁月的干湿变化中,宣纸纤维会反复发生润胀和干燥收缩,因为特殊的结构使得纤维之间的结合点每次增加的比破坏的要多一点,所以其耐折度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能神奇地“与日俱增”。
传统的宣纸制浆中有不少环节对人体的伤害非常大,特别是舂碓环节,操作工坐在震耳欲聋的碓声旁,不断翻动着手中的“皮饼”,而催动舂碓的则是人工,长年累月的劳作,不仅随时冒着被碓头打伤双手的危险,超大的嘈杂声还会震聋耳朵。
现今的造纸企业在使用打浆机的时候,绝想不到宣纸的打浆是怎样进行的。由四个打浆工人分站在一个水池的四边,一人一根棍子搅动着放有按照比例配好的皮料和草料浆,口里吆喝着动听的劳动号子。池中的水就这样在劳动的号子中,浪花飞溅,中间形成一个漩涡,水池的四角不断泛着水花。就这样,浆料就在这样欢快的劳动号子中,被搅拌完成,进入下道工序。
捞纸,是宣纸成纸的第一道工序,纸的厚薄、大小都是由这个工序来决定,一旦成型,便无从更改了。宣纸中规格最小
的也应由两人来共同操作,主角日掌帘,配角谓抬帘。
捞宣纸由两人或多人同捞一张纸,除了制作八尺以上的纸张,小幅面的纸张由两人完成。捞纸时,掌帘和抬帘的分站在纸槽的两头,抬上帘床就可以捞纸了。整个过程中,两人需整齐划一,严格按照传统工艺要求进行操作,恪守”头遍水靠边,二遍水破心”、“头遍水要响,二遍水要平”、“梢手要松,额手要紧”、“抬帘的要活,掌帘的要稳”、“梢手牵浪,额手掌盘”等术语,尽管有了这些术语,但其中还有很多的细节难以形成准确的文字和语言,需要心灵手巧,再加上各人的领悟才能准确地完成。
除此之外,掌帘的还要将捞好的纸张放到一边的纸板上,严格按照“放帘要做筒,起额要平,掀帘要像一块板,传帘要像筲箕口”,如此往复。而抬帘工在掌帘工放纸时,则要扳动一边的十进位的计数器计数,并不时地根据掌帘的要求,向纸槽里放纸药,并搅拌均匀。捞纸用的纸药,是一种植物粘液,又名滑液,滑水,油水,药水,在台湾称为树糊,能帮助纤维分散及均匀悬浮,使纸均匀,并可作为阻滤剂,使抄纸时水不至过滤太快,纤维在帘上停留时间过长。
晒纸是捞纸的下道工序,是宣纸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工序之一,捞好的纸张在这里烘干,操作工们由于在高温下工作,穿得很少,自古就有“检纸的先生,捞纸匠,晒纸的伢儿不像样”之称。
晒纸就是将一块块捞制好的纸帖经过炕帖、靠帖、架帖、浇帖后,将浇湿后的纸帖架到纸架上,最见功夫的晒纸就这样开始了,只见操作工用左手中指对准纸帖上方的一角戳了下去,这一戳竟然将一块完整的纸帖中的一个小纸角沾了出来,也就是这么一点,一张宣纸就开始了脱离母体之途继而,左手的手指一捏,右手里的松毛丝刷子一托,利索地拧身转体,就将一张湿宣纸贴到了火墙上,刷子上下一挥,左右一抹,没有一个多余的动作,就将这张宣纸的每一个部位都刷到了,让它服服帖帖地粘到火墙上。宣纸的平整度靠的就是这几刷子,在泾县的民间形容一个人有点能耐,就称这个人有两把刷子,有人说这两把刷子就是源于宣纸中的晒纸工。
检纸是宣纸的最后一道工序,所有晒好的纸张打成捆,送到检纸车间,由检纸工逐张检验。自古以来,检纸工还代办着为老板当好记账会计的责任,无怪乎业内人称“检纸的先生”。检纸的基本步骤分两步,一步就是逐张检验纸,将有瑕疵的纸张剔出来,或做上记号改成其他相近品种的纸;第二步就是将成垛的纸进行齐边,齐边时用一把斧头一样的特大号剪刀,略一瞄准,一剪下去,张张宣纸就齐崭崭的了。这就是宣纸中的剪纸,从这特大号的剪刀剪宣纸的粗犷笨拙中看见另一种轻巧与灵妙。
至此,当张张雅白的宣纸经过盖章之后,才彻底宣告了它的完成。
宣纸,这有着一千余年历史的工艺,闪耀着劳动人民智慧之光的杰作,是古老文明的见证,铺绣着历史的精彩。岁月的湍流可以将人世荣衰冲刷得无影无踪,然而,宣纸却能凝固永恒,倾注美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