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化红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2-0103-01
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浪潮中,“赏识教育”倍受推崇,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赏识教育”固然是值得提倡,但它绝不是教育的全部。挫折教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部分,它在学生的人生路上有着与“常识教育”一样的地位和作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一课。我们要培养他们能在顺境中生存,但更要让他们能在逆境中奋起,让他们学会摔倒了自己爬起来。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呢?
一、正面教育,正确引导
通过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平常引导学生多阅读一些成功人士的事迹,让学生了解挫折并不可怕,只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迎接挑战,都可以取得成功。意志力强的人遇到挫折的时候,他的耐挫力就强。我班上有过这样一个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奶奶也去世了,他从小跟爷爷过一起生活,什么事都依赖着爷爷。本学期开学前,爷爷也因病去世了,他因此而十分伤心。开学后是课常迟到早退,有时甚至旷课。我找他谈话,问他如果爷爷还活着,是希望他能够坚强地活下去还是希望他从此堕落下去呢?让他理解什么是化悲痛为力量。经过一段时间的耐心开导,这位同学很快摆脱了心理上的阴影,各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
二、联系生活,抓住机会
学生具备坚强的意志力、耐挫力,这些都是在平时的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形成的。我们要联系生活,抓住生活中的每一个机会,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在培养的同时,我们需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当然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不是一味地表扬,教师要善于通过激励来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建立对自己潜能开发的自信心,这样外力就会变为内力,学生就能永远前进。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要帮助学生分析实际情况,查找原因,对症下药,克服挫折。
如:有一学年,初一下学期开学时,班级进行班干的重新选举,结果班长出乎意料地落选了,从看到结果到下课,该同学一直趴在桌上哭,哭得很伤心。课后,我把他领到我的办公室,和他一起分析原因。经过认真的思考,回顾平时自己的表现,他发现自己平时只顾自己一人的学习,同学问问题有时回答不够及时、不够热情,对同学帮助不够;有时在严格要求自己方面做得不够,不能以身作则做同学的榜样;与同学相处有时居高临下,自以为是班长就应该高人一等,……。通过一番分析,他也找到了落选的真正原因,挫折也就迎刃而解,而且知道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他并没有因为落选而自暴自弃,反而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比其他人做得更好。结果进入初二学年的时候,在班干选举中他又重新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担任了班长。从这件事中他在克服挫折的同时也体会了成功的喜悦。
三、敢于放手,给予机会
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要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即使做不好,也要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做,培养孩子的信心和能力,让他们能“摔倒了学会自己爬起来。学校、班级可以多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与社会的交流,积极应对困难,发挥创造力去战胜困难。譬如学校在新生入学进行的军训,这对培养学生的耐挫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学校举行的各类比赛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如学校举行的篮球比赛、演讲比赛、跳绳比赛、打字比赛,学生们虽非常热衷并尽心尽力,但总有输赢,对失败者来说,此时应及时帮助他们调整情绪,面对失败,总结原因,如何向着目标努力。要满怀必胜的信心,增强这种抗挫折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遇到一些难题,一道难题的解决,往往需要用许多时间,花费许多精力,让学生想出解决的办法也能培养学生的耐挫折能力,因此,出些有一定难度的智力题,让学生去攻坚、去考究,不失为一个挫折教育的好方法。
四、家庭教育尤为关键
家庭是学生生活的第一个环境,是学生成长的摇篮。而父母则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对子女负有无法推卸的教育责任。家长如何当好这一奠基石,是摆在每个家长面前的任务。首先,家长对教育子女要有一个目标要求和意识,家长在平时的举止言行上有意识地引导,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具有权威性、灵活性和针对性的特点。从点滴教育开始做起,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我的儿子已经上初中了,小学阶段顺风顺水的他刚上中学就遇到了较大的挫折。开学摸底考试成绩不理想,故一时无精打采,因此我与他进行了一次较为深入的沟通。首先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必须面对的客观事实,但毕竟不是无可救药,我给他分析了自身原因:一是自满导致不重视,没有认真复习,二是基础知识掌握仍不够踏实。同时也分析了客观原因:学习时间调整还不适应,科目突然增多忙不过来等。其次,我告诉他:人的一生有很多不如意的事,不可能一帆风顺。关键是你如何面对挫折,有的人一遇到挫折,就认为自己不行了,于是他就沉沦了,失败了;而有的人勇敢地面对挫折,调整好自己的心态,重振旗鼓,他就成功了。失败乃成功之母,一次考试不好,并不表示永远考不好,你自己并不比别人差,只要自己努力,就会有好的成绩,要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几个星期后,在老师的教育及自身的努力下,他的成绩取得了一些进步,眉头舒展了,人也更活泼更自信了,看来他已从挫折中学会了调整。
挫折和失败最能磨练人的素质,增长人的才干。“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们的祖先从来就主张磨练人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搞活,我们的孩子未来将面临更为激烈的竞争环境,成长的道路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因此,为了让我们的下一代在未来的竞争中能不畏困苦,能经受挫折,成为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我们必须重视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