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苏宁 王凌莉
景德镇制瓷始于汉,兴于宋,盛于元明清,至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青花瓷、玲珑瓷、高温颜色釉瓷、粉彩瓷、新彩瓷这五种瓷器最具特色。景德镇瓷器质量精美,烧制时间绵长,早已成为瓷器的代名词。景德镇的陶瓷艺术内涵十分丰富,表现形式亦丰富多彩,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发展与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景德镇自元代以后已成为中国陶瓷发展的中心,它诸多的陶瓷艺术表现形式构成了景德镇特有的陶瓷文化特征。在陶瓷釉上装饰繁多的品种中,新彩以其异彩纷呈的面貌,将景德镇20世纪陶瓷艺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一、新彩相关概念界定
新彩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称“洋彩”。这是因为色料的来源、装饰的技法,都是从以德国为主的欧洲国家传来的,故有“洋彩”之谓。《陶冶图说》中讲洋彩:“圆琢白器,五彩绘画,仿西洋日洋彩。选画作高手,调合各种颜色,选画白瓷片烧试,以验色性火候,然后由粗入细,熟中取巧,以眼明,心细,手准为佳。所用颜色调法有三:一用芸香油;一用胶水:一用清水。油便渲染,胶便拓刷,清水便堆填也。画时或倚桌,或手持,或侧眠低处就器,各随其宜,以取运笔之便。”
新彩是中国陶瓷艺术中一种新的釉上彩绘艺术。它与传统的陶瓷釉上彩(古彩、粉彩)属于同类,以色彩装饰为特征,在延续陶瓷艺术装饰形式方面有所发展。新彩瓷色彩丰富,除少数颜料不能自由调配外(如辣椒红、红黄只宜单独使用;光明红与黄色调和使用烧成时会起化学变化),其他颜料几乎如同绘画色彩一样可以自由地调配。因此新彩色彩的丰富性,表现的多样性,使用中的厚重感,手法的自由度,均是其他陶瓷彩绘所无法比拟的。作为一种陶瓷彩绘艺术,新彩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因为陶瓷装饰中的新彩,在艺术表现上已达到了较完美的境界,凡是绘画所能达到的艺术效果,新彩艺术几乎都能达到。
新彩的手工彩绘虽然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便在景德镇、唐山等瓷区得到发展,但多是以生产粗瓷为主。50年代以后,在以新彩艺术形式与传统陶瓷彩绘技法的结合方面,景德镇出现了一些潜心探索的艺术家。其中陆云山以传统国画画梅的技法为基础,结合新彩的彩绘特色,逐步形成了景德镇特有的“梅桩”画法,并以手工彩绘的方式进行大量生产。徐成亦以国画没骨花鸟为基础,结合瓷的表现要求及造型的装饰要求进行彩绘装饰,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新彩装饰技法是最主要的陶瓷装饰技法之一。新彩的装饰手法很多,它不仅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粉彩、雕刻、色釉、青花等装饰手法结合使用。由于其工艺的优越性,它越来越得到陶艺爱好者的青睐,并在实践中不断创作出新的装饰风格。新彩装饰已成为我国陶瓷装饰领域的一朵奇葩。
二、新彩人物艺术的发展
釉上彩艺术从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步入民国时期以及解放初至现今不断地吸收借鉴其他艺术营养才得以发展。尤其是受到西方艺术的巨大冲击,新彩艺术在保留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西方造型基础巧妙地吸收在自己的艺术根基上。
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人物装饰中,有不少戏曲故事人物画。明代,景德镇陶瓷几乎是一枝独秀,产品以青花瓷为主,人物故事、高士图、八仙图等成为陶瓷装饰中的重要题材。清代陶瓷装饰中的人物、仕女、刀马人等有不少属于文学题材。以诗句与纹饰相衬托的陈设瓷,造型精致,纹饰秀美。民国时期的珠山八友中,王琦、王大凡擅长粉彩人物画,以古代文人高士为题材,显示出很高的画技和深厚的文学修养。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进入了建国后新的历史时期,陶瓷生产和艺术瓷的创作发生了重大变化。陶瓷技艺的传授,由以前的师徒传授变为以陶瓷院校学习为主。经过大专院校深造的陶瓷艺术家,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和文学修养。艺术陶瓷创作,既注重深入自然,体验生活,又善于从文学作品中取得创作素材。中国文学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神话传说、诗歌、散文、小说与戏曲是文学作品的主要体裁,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地理环境、文化习俗、人文景观,以抒情写意为重要特点。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代小说,成为不同时代的代表作,具有很高的历史地位。陶瓷艺术与文学的联系,在戏曲、传说、小说、诗词、散文中显得更为密切。
景德镇陶瓷艺人非常喜爱戏剧,明代隆庆年间的青花“嫦娥奔月”盘,万历年间的青花“八仙祝寿”盘,清代粉彩戏曲人物瓷瓶,现代陶艺作品中郭文连教授的“群英会”,都是戏曲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生动展现,有浓郁的民族艺术特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锡良的人物画,有不少是取材于文学作品中的传统人物。“风尘三侠”、“谢安东山行禾图”、“陶渊明”、“哈哈罗汉”粉彩瓶,创造了历史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民间传说中的貂婵、西施、王昭君、杨贵妃“四美图”,是仕女画中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艺术家们绘制的“四美图”,形象生动,人物俏丽。陶瓷美术家赵惠民创作的“红楼梦十二金钗”,陶瓷美术家傅尧笙创作的巨型粉彩瓷盘“三顾茅庐”等作品,成功地把文学名著中的故事情节创作成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体现了陶瓷艺术家的创造才能。陶瓷艺术创作与诗词的关系非常紧密,陶瓷花瓶中的玉壶春瓶,就是由“玉壶先春”诗句而命名。陶瓷艺术作品中,有很多瓷画都讲究以诗配画,有的作品还融诗、书、画、印为一体,有很高的艺术品位。
三、新彩人物艺术的探索与继承
在充分掌握了新彩性能之后,一批从事传统青花、粉彩、雕刻的陶瓷艺术家们亦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最早的代表人物有陆云山、徐成等人。随着人与人之间不断交流,地区文化与地区文化之间不断沟通,中国画作为文化意识形态中的一朵奇葩,也逐渐被文人与专业国画家们运用到陶瓷装饰上来。新彩因其具备了国画颜料一样的性能,陶瓷上出现了中国画抑扬顿挫,潇洒流畅的线条,有严谨工整的工笔画,意境高远、笔墨昧十足的写意画。
新彩人物画,形象生动,造型优美,经过陶瓷艺术家的不断探索,创作出一批风格各异,形神兼备的人物瓷画作品,产生出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甚至能达到呼之欲出的神奇效果,令人为之倾倒。以鲜明的特色,讴歌时代的主旋律,使作品立意新颖,画面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美的律动。新彩人物画法大体可分为:
1、工笔画
传统工笔重彩,除对线条要求工整有力,用色鲜艳,更注重色彩在整个画面的组合,即色彩的构成,以达到表现情绪的目的。让作品的画面色彩化为“彩色音乐”,充满韵律和节奏。随着时代变迁人们对审美的改变,很多画家用色曲雅含蓄,变纷杂为统一,强化提升传统意象色彩的观念,吸收当代色彩发展的新动向,吸收发挥着色技法中肌理效果。充分展现了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美,强调色墨的和谐统一,以及每幅画面色彩的主调。使画面透露出强烈的传统风格和时代风貌。
2、文人瓷画
潘訇宇、汪晓棠、王琦、王大凡、汪野亭、邓碧珊、程意亭、何许人、汪大仓、田鹤仙、毕伯涛、刘雨岑以及王步在人物、山水、花鸟、走兽的各个领域各具自身的艺术风格。他们共同之处在于注重工艺的完美结合,注重文化素质的积累,并且融合哲学思想、典故、文人诗、书、画及印为一体的粉彩文人画,倡导个性为高境界,排斥工匠气息,因此为景德镇陶瓷艺术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更重要的是瓷画的绘画语言。文人画家更注重的是画面的抒情效果。在这里画面中的“物”只是抒情的一个符号而已,借助这个“物”,画家能够更充分地利用形象思维来达到一种情感的再现。他们首先强调“神”,即画中的“诗意”、“画意”,以此来判定作品的优劣;再则通过书法用笔在“戏墨”中追求一种节奏韵律的文化境界。“以形写神”也罢,“形神兼备”也罢,文人画家始终把绘画中的“人文精神”视作艺术追求的目标。文人画的写意性、诗意、随意挥洒的艺术形态在中国绘画中独树一帜,它充分体现和展示了中国文化人的智慧和才华。
我把文人画与写实性绘画从形态上加以区分。一个是重写意、抒情,运用形散而神不散直抒胸臆的创作手法;而另一个重造型、重刻画,以叙事、说理重客观再现、写实的创作方法,二者有其表现形态上的不同。
3、与釉上釉下雕刻色釉等装饰方法结合
综合装饰美学特征的最突出表现是创意美。更具有装饰艺术的独创性、新颖性、奇妙性、情趣性。人物画家们往往为了更好表现画面人物的思想意境以及整件陶瓷作品的艺术空间,借助各种材质的光泽、色彩、肌理、质感等各种表现形式和艺术手法,也能更充分地表现出作品的自然美。
总之,当代新彩艺术正在不断地创新,而且广泛地吸收了姊妹艺术的精华,并结合现代陶艺,其中包括各种高温色釉在窑火中产生的效果,以及民间雕刻、剪纸、印花布等等。而在那缥渺幻觉,如晚霞般灿烂美丽的色釉成瓷上,我们总能找到灵感,或是画一牧童骑于牛背上踏着落日,悠然走在回家的路上,或是在水波荡漾处画一叶小舟划向云烟深处。此种绘画既有新彩国画味,同时也充分结合了工艺美术的奇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