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入音乐剧角色训练模式

2012-04-29 16:53毛慧琳卢悦
音乐探索 2012年2期
关键词:音乐剧教学改革

毛慧琳 卢悦

摘要:文章紧密围绕国家《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幼儿艺术教育的指导要点,将音乐剧角色训练模式引入到幼儿歌唱活动中去,以期对幼儿歌唱活动教学改革做出一些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幼儿歌唱活动;教学改革;音乐剧;角色训练

中图分类号:J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2172(2012)02-

国家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1.艺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表达认识和情感的“语言”。幼儿艺术教育应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的各种美好事物与现象,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2.艺术活动是一种情感和创造性活动。幼儿在艺术活动过程中应有愉悦感和个性化的表现。教师要理解并积极鼓励幼儿与众不同的表现方式,注意不要把艺术教育变成机械的技能训练”。围绕这一指导思想,笔者拟在现有的幼儿歌唱活动中引入音乐剧的角色训练模式,以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为指引,旨在全面培养幼儿听觉、视觉、表演等多方面的能力,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好的音乐学习平台。

一、幼儿园歌唱活动教学现状

根据笔者多年在各层次幼儿园的观察和调查所见,在幼儿园歌唱活动中,相当多的教师只能凭借自己的专长或者喜好开展教学活动,缺乏统一、专业的教学材料,缺乏目的性和延续性,忽略幼儿艺术审美的需求和对艺术能力的培养,既无针对性,也无乐趣可言。总的来说,幼儿园歌唱活动的基本现状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律动或欣赏代替歌唱活动

个别教师只是用欣赏歌曲的方式或音乐律动的方式来代替歌曲演唱。这些方式都只能片面地影响幼儿对于音乐的感知,且大多处于被动状态,缺乏对于音乐的理解和表达,不能使幼儿享受到音乐表演所带来的乐趣。

(二)简单播放碟片或录音让幼儿模唱

部分教师只是单纯地引导幼儿跟随碟片或录音模唱,对于理解歌曲的情景、歌词的整体意思和所表达的情感毫无帮助,孩子们依旧不能从抽象的教学方式中清楚地体会音乐表达的意义。单纯地模仿演唱导致幼儿自身的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和提高。

(三)教师弹琴逐句教唱

这种教学方式也存在局限性,教师在弹琴及示范演唱的时候虽能展现出歌曲具体的感情,有助于加深幼儿对歌曲的理解,但是幼儿自身的表现能力依旧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不能够全身心的投入其中。

(四)将歌曲演唱延伸为游戏

部分教师在弹琴逐句教唱的基础上,能根据适当的歌词与情境,将整首歌曲延伸为游戏,增加幼儿对歌曲的兴趣和参与性。但面对人数较多、爱好不一的孩子们,教师难以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无法全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以上几种现象造成了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主动性较差,对所唱歌曲不知其意,缺乏学习的欲望,更不要说发展他们的创造力了。

二、运用角色训练模式的目的和意义

在幼儿园歌唱活动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幼儿对单一的歌曲演唱并不感兴趣,他们更热衷于演唱影视剧、动画片等的主题曲。考究原因,是因为孩子们对剧中的人物有了一定认识和感知,所以他们愿意以唱歌的形式来进行情感体验。多年来,笔者一直在实践中探寻使幼儿能进行情感体验的歌唱教学方式,而近年音乐剧在内地的流行引发了笔者新的思考。

(一)音乐剧角色训练模式

音乐剧作为综合性突出的表演形式,可以极大地满足幼儿对于游戏性、自主性和多样性的需求。根据情境创设,不同的角色配以不同的台词、表演、演唱,让拥有不同特质的幼儿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角色参与进来。音乐剧角色训练模式则是以音乐与剧本为规定情景,以“假设”为塑造角色的手段,以歌唱,对白与“动作”为具体呈现方式的一种综合训练模式,用以增进某个设定的角色各个方面的表现力——思维、感受、行为。

(二)教学改革的目的

1.听觉方面:使幼儿能够通过倾听角色的对白、背景音乐、演唱,分辨不同的音色、速度、力度,区分不同的音乐类型,建立内心的听觉记忆;通过讨论、分析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审美体验。

2.视觉方面:使幼儿通过情景创设,构思需要表现的主题与内容,引导幼儿进行角色遐想,激发他们的创新欲望和兴趣。

3.表演方面:使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以肢体表现或对白来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思想,从而激发其表演的欲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开发幼儿的创作潜能。

(三)教学改革的意义

1.幼儿方面: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幼儿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使他们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鼓励和启发其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2.教师发展方面:教师是幼儿学习演唱的引领者和促进者。将音乐剧的元素引入幼儿歌唱活动,自然对音乐教师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新理念、新方式带来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新变化。

教师作为教学的引导方,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孩子,逐步培养幼儿自发学习的主动性。全面培养他们听觉、视觉、触觉、形体、语言等方面的能力,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音乐学习平台。

三、歌唱活动教学改革的具体设想

(一)基本主张

将音乐剧角色训练引入幼儿歌唱活动中,在歌唱教学法中融入情景表演。一个歌唱活动绝非单纯的歌曲演唱,所有歌曲应以情节为背景,结合演唱、表演、台词等形式,针对幼儿特殊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进行音准、节奏的训练,分角色演绎歌曲,使幼儿身临其境,全身心投入到整个音乐表演中,变单一的演唱为全方位能力的展现。在教学活动中,创造良好的表演氛围,让孩子的歌唱活动更具情景化,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使其在演唱歌曲时充满想象力、创造力,尽情享受歌唱的乐趣。

(二)教学设计

以歌曲音乐与歌词进行假设,制造规定情景,发挥幼儿的想象空间,培养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歌唱中引导幼儿完成舞台调度,能释放孩子的天性,达到外在与内在的统一,并进一步理解音乐内涵对不同音乐角色的处理,通过设计对白,增强趣味性,还原歌唱本身的快乐状态。将幼儿从以往的纯粹模仿、填鸭式僵化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得到成就感和满足感。孩子的生理及心理特点决定他们完全可以更好地融入其中,在这种训练模式的培养下,孩子将为自身在今后的成长过程中奠定很好的基础,特别是良好学习习惯和多方面潜能的培养一定能让孩子们受益终生。

(三)教学重点

1.背景音乐创设性训练——在音画转换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原则:在背景音乐中对歌曲进行情景创设,引导幼儿进行角色遐想,激发幼儿的创新欲望和兴趣。

2.台词(咬字吐词基本功)情景训练——直观激发,自由创作

原则:增加旁白、对白。激发幼儿积极参与、合作参与的意识。

3.音准训练

原则:通过轻声模唱旋律,建立内心听觉。

4.节奏训练

原则:感受音乐速度、力度等,培养幼儿节奏感。

结合奥尔夫的节奏训练,坚持综合性、即兴性、开放性、为“所有人”的教学理念,把单纯地“听节奏”、“模仿节奏”转变为“体验节奏”、“表演节奏”。

5.形体训练——与音乐情境相符的舞蹈或动作能让幼儿更好地诠释音乐

原则:简单大方,符合情景。

(四)拟推行的歌唱活动模式

由于不可能在一开始的教学活动中就编排音乐剧,那么着手点非常关键,进而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下面以歌曲《小猪》为例。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教师会先介绍猪的模样,然后放碟片欣赏;更有创意一点的教师,会编可爱的动作交给孩子。但以上方式都使孩子们仅仅局限于学唱、模唱。如果加上音乐剧元素,一边选择与小猪意境相同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一边向孩子们展示相关图片,再通过教师讲解歌词意境,来引导幼儿对小猪的感性认识,那么他们就会对小猪的形象产生联想。接下来再组织孩子们跟着节奏朗诵歌词,并同时掌握节奏。然后再让幼儿轻声模唱旋律,这样就能充分开发幼儿的表现欲。充满挑战和趣味的学习过程能使孩子完全主动的参与其中。

以上这种歌唱活动的教学模式与原有教学模式的对照请见下表。

现行幼儿园歌唱活动模式和拟推行的歌唱活动模式对照表

现行幼儿园歌唱活动模式 拟推行的歌唱活动模式

步骤 任务 步骤 任务

1.欣赏歌曲

初步感受歌曲 1.情景创设 感受歌曲情景,对演唱和表演产生强烈的兴趣

2.介绍新歌 对曲名和内容有大致的了解 2.欣赏背景音乐 在音乐情景下,进一步产生歌唱的愿望,初步感受歌曲的旋律

3.节奏及音准训练 熟悉音乐的音准及旋律 3.幼儿对歌曲角色认识和想象 进行角色认识和遐想,激发幼儿的创新欲望和兴趣

4.分句教唱 更准确地掌握旋律和节奏 4.台词创编和表达 增强师生沟通,引导孩子积极表达

5.整句教唱 能连贯的跟唱 5.形体模仿 增强情感体验,准确把握角色

6.完成歌曲演唱 基本学会演唱 6.节奏及音准的练习 迅速找准节奏并融入歌词

7.分角色加台词和演唱 积极演唱,并融入自编的台词与表演

8.完整表现歌曲 声情并茂地演唱

结语

笔者希望通过将音乐剧的角色训练引入幼儿歌唱活动,更大程度地体现以幼儿为中心,在实践中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学思路。尽量给孩子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使每个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理解、喜好、特长来进行想象、自由地表现。这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背景音乐中对歌曲进行情景创设,引导幼儿进行角色遐想,在音画转换中培养幼儿的想象力,激发其创新欲望和兴趣。

(二)在歌曲演唱中增加旁白、对白,直观地激发孩子们的主动性和合作参与的意识,从而发展孩子的语言能力。

显然,上述探索将更好地诠释新纲要关于艺术领域的概述和对孩子学习的要求,并对其在幼儿园的实施起到更好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郭爽

猜你喜欢
音乐剧教学改革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音乐剧新闻
音乐剧新闻
近期国内歌剧/ 音乐剧演出预告
近期国内歌剧/音乐剧演出预告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