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鲁晓夫为什么大声喊王稼祥为“将军”

2012-04-29 00:44:03徐则浩
党史纵览 2012年2期
关键词:王稼祥赫鲁晓夫陈毅

徐则浩

1959年9月底,苏共中央第一书记、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在访美结束后应邀抵达北京,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庆典。正如《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下册)》指出的那样,“他此行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宣传苏美和解和所谓的‘戴维营精神,并试图压中国向美国让步,以利于苏美改善关系。在同中国领导人的会谈中,赫鲁晓夫要求中国在台湾问题上不再使用武力,还指责中国把尼赫鲁推向西方阵营。台湾问题和中印边界问题事关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中国领导人对赫鲁晓夫的言论据理予以驳斥。会谈不欢而散”。

10月4日上午,赫鲁晓夫乘飞机离开北京回国。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董必武、宋庆龄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北京机场送行,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稼祥也在送行的行列之中。

赫鲁晓夫从候机室出来后,同送行者一一握手告别,当他见到王稼祥时,即用俄语大声冲着王稼祥喊:“将军!”王稼祥曾担任过驻苏大使,精通俄语,自然听得懂赫鲁晓夫的话,他感到有些莫名其妙,便随口用俄语回答:“你是将军!”因为赫鲁晓夫在苏联卫国战争中曾任一个方面军的政治委员,有中将军衔。紧挨着站在王稼祥旁边的是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刘澜涛,他不知王稼祥和赫鲁晓夫在说什么,就问:你们在喊什么?王稼祥便如实相告。

王稼祥在土地革命战争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长期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总政治部主任,党内、军内都习惯地称他“王主任”,对内对外不论是口头的或书面的都未被称作过“将军”。抗日战争后,他就未再在军内任职,当然在新中国成立后也未评授军衔。赫鲁晓夫明知王稼祥并不是将军,却非要大声喊他“将军”,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开玩笑吗?不是的。赫鲁晓夫这样喊,是有用心的。

1959年9月30日,赫鲁晓夫匆匆赶到北京。当晚,他在中国领导人举行的盛大国庆宴会上竟然教训中国不要“用武力去试探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性”。10月2日下午,中苏两党领导人在中南海颐年堂举行正式会谈,双方主要就苏联对中印边界事件的态度问题进行争论。中方向赫鲁晓夫详细说明中印边界问题的真相和在其他一些问题上中国政府的立场和策略。而在此之前,苏联塔斯社9月9日发表关于中印边境冲突的声明,对中印边境发生的事件表示“遗憾”,说中印边境冲突是“那些企图阻碍国际紧张局势缓和的人搞的”,完全避开了印度挑起这次中印边境冲突的事实,这引起了中方的强烈不满。在这次会谈中,赫鲁晓夫仍然指责中国、偏袒印度,说:你们应该和印度搞好关系,印度是一个中立国,尼赫鲁是比较开明的,应该团结他。发生中印边界冲突是不对的。双方在会谈中对此争论非常激烈。陈毅非常生气,站起来说,分明是印度挑起这场冲突。印度军队越过边界,也越过麦克马洪线,在我们境内设立哨所,向我们开枪。周恩来补充说,印度开枪6个钟头后,我们才还击。当赫鲁晓夫讲到“印度有一个士兵被打死,一个士兵受伤,这就证明你们不对”时,陈毅铿锵有力地反驳说:你我都是打过仗的人,谁死伤多不能说明谁就对,这个道理你不懂吗?王稼祥插话补充说:在武装冲突中,不能说有理的一方恰好是死伤较多的一方,因为印军是不能打仗和不会打仗的,但是挑起武装冲突的还是印方。

赫鲁晓夫蛮不讲理地把矛头指向陈毅,说:“好!我知道你是元帅,我是中将,军事上我得服从你,但是在党内我是第一书记,你是政治局委员,你应当听我的。”陈毅义正词严地回答说:“你是第一书记不错,你说得对,我可以听;你说得不对,我当然要反驳。这是两个党在谈问题嘛!”赫鲁晓夫理屈词穷,无言以对,但他对这次谈判一直耿耿于怀。在10月4日上午北京机场欢送的礼节性场合,他也不放过机会对着王稼祥大喊“将军”,以此发泄自己对中苏双方会谈的不满。

(责任编辑:徐 嘉)

猜你喜欢
王稼祥赫鲁晓夫陈毅
桃花潭边的勤学少年——王稼祥
王稼祥和朱仲丽:“戒掉烟才同意结婚”
赫鲁晓夫访英“恶作剧”
中外文摘(2017年24期)2017-11-14 03:15:37
指责
读者(2013年6期)2013-12-25 02:06:12
痛骂之后的掌声
环球人物(2013年8期)2013-04-29 00:44:03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军事历史(2001年6期)2001-08-21 06:50:38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军事历史(2001年4期)2001-08-21 02:50:10
王稼祥在长征中
军事历史(1997年1期)1997-08-20 08:40:12
陈毅论参谋工作
军事历史(1995年6期)1995-08-21 05:58:16
忆『七月分兵』和陈毅的报告
军事历史(1995年4期)1995-08-21 0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