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丽艳
【摘要】 反思活动是指学习中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回顾、分析与评价的活动,作为老师,就要紧抓每一节课,不断引导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学习情况进行适时地反思,使学生在不断反思中学习数学,掌握知识,反思运用,并做到长期训练,直至其养成反思的习惯.
【关键词】 反思意识;自主发展
一、强化过程体验——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前提条件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始至终参与学习活动,在观察、操作、实验、反思等活动中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为新知学习之后的反思巩固提供支撑. 学生参与得越积极,体验得就越深刻,也就越有利于之后的反思.
(一)重视迁移,自主建构
数学知识各部分之间往往是环环紧扣、纵横交错的,根据这一规律,我们在教学时,就要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矛盾中引发学生的思维活动,促使学生在对旧知的反思中,积极地运用头脑中已有的认知结构,使新旧知识同化或分化,去学会新知识,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二)重视表述,外化思维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也是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 学生在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时,总是要先通过反思,在脑子里通过内部语言——思考,建立起问题与所学的某些知识的逻辑联系,然后才去完成对问题的分析与解答的;而在课外复习整理知识时,无论是用外部语言表达还是用内部语言来反思,其语言表达能力无不影响到反思的质量. 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进行语言交流,让学生边想边说,说出动脑想的问题,边做边说,说出动手做的过程. 同时,也要注意循序渐进,从开始时的生活化的语言辅助以手势、动作表达,到比较完整、规范、确切、有条理的表达,直至能尝试使用规范科学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
二、渗透反思策略——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关键条件
对学生的发展而言,数学学习的价值不只是获得具体的结论,它的意义更多的是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取一些具体的策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掌握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 这就需要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能适时地创设情境,促使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在教师恰当的指导下,使学生能逐步体验到某些有效进行反思的策略,从而促进其反思意识的形成.
(一)倾听中反思
倾听是其他学习活动的重要基础.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要着重培养其倾听意识、倾听习惯,即别人发言时,能立刻集中注意,不随意打断或插嘴,并能复述别人的发言. 在此基础上,对于中高年级学生,则应逐步要求其在听的时候,要听出别人的发言要点,同时,要反思自己的想法,进行修正补充,然后再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反思中提炼
反思是一种完成一项学习任务后回过头来思考一下自己的智能活动过程. 它要求学生反过来重新体验自己学到了什么,是如何完成概念的建立、公式的推导和推理方法的运用等思维过程的. 它是一项高级思维活动,需要学生具备分析、概括等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及时引导学生归纳小结,既起到及时反馈信息的作用,同时也使学生能对已学的知识和方法进行有效的反思提炼,从而促进和完善新的认知结构.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同时也要注意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反思.
三、引导学生评价——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有效手段
课堂教学的中心已经由教材中心、教师中心转向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也应该由获取知识的多少的评价,转向发展性评价. 这样,就要求我们要关注学生如何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如何引导学生在反思评价中学会自我认识,学会欣赏他人,从而建立自信,使评价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动力.
(一)示范评价,展示评价过程
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起始阶段,教师应把着眼点放在学生的回答和对问题的看法上,以学生的发言为依据,适时对其评价,既评对错,又评对错的原因;既评过程,又评结果;既说出自己的看法,又注意表达的语气、方法和态度. 逐步渗透,让学生体验到被评的乐趣,产生模仿评价的愿望,初步体会评价的模式.
(二)启发引导,自主评价反思
学生自评与评价他人的过程,也是自我反思、自我认识的过程.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只挑别人毛病,而不结合别人思考反思自己的想法或做法的情况. 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客观的评价,在评价他人时既要指出不足,还要尽可能多地指出同学的优点,同时要反思两点:一是如自己也有,就认同,二是如自己缺少的,就取长补短. 自评时先肯定自己做到的和学会的,再提出没做到的和没学会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曾经有的缺点,现在是否已改正,别人的成功经验对自己有何启发,今后碰到类似的情况应该怎样,等等.
四、整合课堂内外——培养学生反思意识的重要途径
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逐步的、长期的训练. 事实上,在实际中,有相当多的学生虽然通过课堂教学已经知道反思的重要性,同时也知道一些反思的方法策略,但却并不具备经常反思的意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课后缺乏有效的巩固训练和监督,要知道小学生因为年龄小的关系,其自控能力还相当缺乏,特别是中低年级的学生. 而当今多元文化的开放性使家庭及家庭教育也走向了开放,大多数的家长有了相当程度的文化水平,已具备了直接“监理”孩子上学读书的过程与结果的能力,而且由于血缘亲情与经济制约关系的作用,家庭有时比学校的影响力还大. 因此,我们在发挥学校教育主体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家庭的教育资源与新时代家庭教育的一定功能. 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取得家长积极的配合,发挥家长的监督指导作用,从而使反思意识在良性循环中不断得到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