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涓 王德
汝瓷因产于汝州而得名。
有的同志说:汝瓷产自宝丰,书上都说了。宋代汝官瓷窑址就在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这个说法也对,但是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是现在的叫法,宋代可不是这么叫的。
现在的宝丰在五代时叫龙兴县,隶属于汝州,宋朝沿用了县名和行政区划。宋熙宁五年(1072年),曾废龙兴县设龙兴镇,到元祐元年(1086年)复置龙兴县,仍隶属于汝州。
我国宋代的瓷窑,大多以州命名,如:定窑在原定州,叫定窑,越窑、耀州窑、吉州窑、建窑、磁州窑等等,均是以地名命。汝窑也是这样,因产于汝州境内,故名汝窑。
汝州之名,最早出现于隋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汝州为伊州。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24年),复改伊州为汝州,自此汝州之名沿用下来。
北宋初年,汝州隶属于河南道;太宗至道三年,将全国划分为15路,汝州隶属于京西路。后来行政区划再次调整,京西分成两路,汝州隶属于京西北路,共辖梁(今汝州、宝丰)、襄、叶、郏、鲁山5县,直至北宋灭亡。
一、汝窑的演变
汝窑的创烧,目前没有找到相关的历史记载。
陈万里在《汝窑的我见》一文中,根据北宋人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的成书时间和书中有“汝州新窑器”一语,推断汝州烧制宫廷用瓷的时间是在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至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的20年之间。李辉柄的《宋代官窑瓷器》一书在否定了北宋汴京官窑之后,提出汝窑就是北宋官窑,烧瓷历史大约始于政和元年至北宋灭亡,其间仅有14年的时间。
清凉寺汝瓷窑址自1987年开始,至今进行了12次发掘,为我们推断汝窑的发展历程提供了可靠依据。由于仅在窑址北宋晚期地层内出土天青釉汝窑瓷器,据此我们推定汝窑的成熟期,即为宫廷烧造瓷器的年代约属哲宗、徽宗时期,大约40年时间。
我们可以从民用瓷烧造区和汝窑瓷器烧造区两个方面来论述汝窑瓷器的烧制年代。清凉寺村南的民用瓷烧造区,文化堆积厚,延续时间长,文化层可分为四至六层,一般厚1.50米~2.20米。根据各层内出土的铜钱和器物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北宋早、中、晚期和金、元五个发展阶段。其中,北宋早期是该窑址的初创时期,以烧制白瓷为主,兼烧少量青瓷和黑瓷。青瓷施釉很薄,釉色尚不稳定,呈现淡青色,器物以素面为主,仅见少量印花菊纹等装饰。北宋中期为该窑址的发展时期,仍以白瓷为主,但青瓷数量明显增多。北宋晚期,该窑址达到鼎盛时期,青瓷不仅在数量上超过了白瓷,而且器类多样,花纹繁缛。釉色上以豆青和豆绿釉为主,还出现了少量天青釉瓷器。金元时期该窑址逐渐走向衰落,青瓷釉色变深,釉面缺乏光泽,釉层内杂有褐色小斑点,器形增大,壁面加厚,器体显得粗笨。
2000年在汝窑瓷器烧造区的发掘,根据地层和遗址的相互叠压关系划分为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即烧制满釉裹足支烧的天青釉瓷器,又烧制豆青和豆绿釉刻、印花瓷器,有少量豆青、豆绿釉瓷器也为满釉支烧,但支烧痕较大。出土的匣钵多呈褐红色,外壁不涂抹耐火泥,皆用支烧垫饼,支钉粗壮,支钉与饼粘接不牢。应属于汝窑器的初期阶段。在该阶段地层和遗迹内各出土“元丰通宝”铜钱1枚,表明汝窑瓷器的创烧不早于宋神宗元丰年间。第二阶段以天青釉瓷器为主,传世的汝窑器形制在这一阶段应有尽有,并出现了一些新的器类,烧制工艺趋于成熟,绝大多数匣钵外壁涂抹一层耐火泥,支烧垫饼的支钉小而尖,新出现了支烧垫圈。从出土的一些模具标本看,该阶段的少数器物采用模制,器物造型工整,器壁厚薄均匀,充分显示出当时窑工制作的精细程度。在属于该阶段的2号作坊遗迹内曾清理出1枚“元佑通宝”铜钱,并在同期地层出土有宋哲宗时期的“元符通宝”和宋徽宗时期的“政和通宝”等铜钱,说明汝窑瓷器的成熟阶段为宋哲宗和宋徽宗时期。
二、汝窑的发展
(一) 初创阶段
从宋太祖建隆元年(960年)至宋真宗乾兴元年(1022年),约62年。赵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晚唐和五代十国割据的混乱局面,政治上得到了统一,经济上得到了恢复,特别是宋太祖及宋太宗在位期间提倡和招引农户耕垦,推广各种谷物品种,减轻赋税,广大人民能够安居乐业,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生活得到了改善,需求发生了变化。
在这种情况下,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手工业,特别是制瓷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中国陶瓷史上的“五大名窑”和“八大窑系”都是在宋代形成的。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社会背景下,五大名窑之首的汝瓷产业也就应运而生了。不过在初创阶段,烧制方法比较简单,其产品造型单一,多是碗、盘、兼有瓶、壶、洗之类;青釉很薄,釉色尚不稳定,部分好的釉色比较莹润;器物以素面为主,不太重视装饰,个别碗、盘内壁用几道凸线划分成几个等份,还有个别印花菊纹,打破器表素净单一的格局。这些都是创烧阶段青釉汝瓷的基本特征,能够在现今出土的瓷器、瓷片上得到印证。
(二)发展阶段
即北宋中期,大约从仁宗天圣元年(1023年)至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共62年,是汝瓷的发展阶段。此时,汝州境内,窑场遍布,著名的有清凉寺、严和店、大峪店、段店、黄道等五大瓷区,宝丰清凉寺和鲁山的段店,两地相距60华里,当时烟囱林立,窑烟四起,有“清凉寺到段店,一天进万贯”的民谚流传。可见当时瓷业繁荣昌盛的局面。严和店,沿蟒川河向西至岗窑,有十里窑场之称,据说严和店之名的由来,就是“验货店”的转音。各地窑场生产的瓷器,在这里集散、检验、再发运各地。汝窑在发展阶段,产品以碗、盘为主,也有瓶、壶、枕等,造型丰富多样;釉色除白瓷外,青釉瓷产量明显增多,釉色莹润,开片密布;产品注重装饰,碗、盘内壁常用几道凸线划分成六个等份,有的还在各等份内刻以折枝花卉,有些产品采取刻花、印花的手法,刻印缠枝牡丹、团菊、菊瓣、海水游鱼等来装饰,刻花线条流畅,花纹图案清晰。这一阶段,工艺成熟,制作精细。清凉寺窑已经出现满釉支烧的天青釉瓷器,但支烧痕较大,支钉粗壮,支钉与垫饼粘接不牢。
(三)鼎盛阶段
即北宋晚期,大约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经历徽宗朝,至北宋灭亡,共约40年时间,为汝瓷的鼎盛时期。这段时期内汝瓷的工匠们不断总结经验,对窑炉进行改造,把大马蹄窑改为小型椭圆型连体窑,便于烧还原气氛,匣钵涂上厚厚的耐火泥,又耐用、又保温,玛瑙入釉,提高釉的韵味。成型手段多用模具,产品规整厚薄均匀,支钉采用高质量瓷土制作,又小又尖,工艺极其精湛,产品极其精良,享有极高的声誉,并成为北宋宫廷的御用品。此时的汝瓷产品造型丰富,图案装饰方法多样,刻、划、剔并用,图案题材有莲花纹、龙纹、菊花纹、祥云纹、鱼纹、兽面纹等。动物造型有龙、狮子、鸳鸯、麒麟等,形象逼真,与宫廷的需要息息相关。作到实用与观赏的完美结合。
(四)衰落阶段
即金元时期,大约从靖康二年(1127年)至元惠宗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为汝瓷的衰落时期。北宋晚期,宋金对峙,战事连绵,造成人亡艺绝,中原地区的汝窑大都停烧。直到南宋绍兴十二年,即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宋进表于金,称臣割地,金册封赵构为宋帝,自此战乱平息。到金哀宗天兴元年(1232年),汝窑才又开始生产。然而,因为技术人员南流,技艺荒废失传,生产状况已是每况愈下,生产的汝瓷产品装饰简单、釉色欠佳,到元惠帝至正年间,金又在中原发起战争。直到1279年元灭金后战争才算平息。此时,汝窑虽又再次生产,但已是大不如前,加之蒙古族生活习惯的影响,汝瓷生产的产品已是施半釉,胎厚粗笨,品种单一。
(五)恢复阶段
为响应周总理的号召,1973年汝州孟玉松女士和她的技术团队开始研制汝瓷,几千个日日夜夜的探求,烧出天蓝釉,几万次辛辛苦苦的追索,梦寐以求的“雨过天晴云破处”天青釉烧制成功,终于恢复了绝迹800年的汝瓷,汝瓷之美重新绽放出耀眼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