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志浩
摘要:论述一个典型的物流企业的应用集成需要,运用SOA的关键技术,分析企业信息化现状和企业应用集成的具体需求,提出一套企业应用集成的解决方案。通过用户体验模型,展现了应用集成实施后企业各种角色所能够获得的操作模式。
关键词:应用集成;SOA用户体验模型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20-4857-03
1需求背景分析
1.1公司背景
该海运物流企业为一总部在内地,业务面向国内长江流域、国际上日本和韩国的物流企业。公司现拥有5000吨级(332TEU)多用途集装箱船舶四艘和10000吨级(672TEU)多用途集装箱船舶两艘,总载重吨为38100吨,总箱位数为2672TEU。经过激烈市场竞争的磨砺和锤炼,现已逐步发展成以集装箱运输为主业,积极拓展货代、船代、船舶租赁业务、劳务技术输出等多元化的经营模式,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变。
公司积极倡导以现代物流的理念来改造传统运输业,在继续保持航运业务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充分利用中国高速公路网和中国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让集装箱运输这种功能强大的现代化运输方式把内地经济与世界充分接轨,形成具有较强实力和发展潜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初步形成了集装箱近洋运输、南北线集装箱散货运输、长江内支线集装箱运输相结合的江海联运格局。
1.2信息化基础
公司现有信息化系统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从网络层面分析,公司已经购置了路由器、交换机和防火墙等网络设备,实现了公司内部网络环境,并支持内部网络与外部In ternet互联互通。同时通过虚拟专用网VPN技术,实现了公司总部与驻外分支机构之间低成本、可靠、保密的网络通信信道。公司通过服务器托管方式部署了WWW服务器。
从技术层面分析,现有信息系统构建在Intel处理器平台的PC级服务器上,其中一些系统采用普通的兼容PC机。操作系统平台主要选择微软公司的Windows,部分系统采用Linux。数据库系统主要采用微软公司的SQL Server,但各系统数据间相互独立。办公自动化系统采用Lotus Domino群件系统。
从应用层面分析,现有七套信息系统分别实现了相应业务领域的管理功能,单一系统从功能上功能基本符合公司业务需要。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江、海运输服务。现有七套信息系统,提升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它们的技术特点如下:用友U8财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船员管理系统,海运船舶监控系统,内河船舶监控系统,机务管理系统,内支线管理系统(CARGO),以上系统由公司委托技术公司开发,其中,船员管理系统、海运船舶监控系统和机务管理系统由某大学下属软件公司开发;内河船舶监控系统由某件公司A开发;内支线管理系统(CARGO)由软件公司B开发;办公自动化系统由软件公司C开发;财务系统为财务软件公司D开发。
2 EAI建设思路
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该文在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基础上,分析存在的不足,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发展规划,优化、集成信息化系统,将公司信息化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根据企业实际需要,论文讨论的内容将重点解决以下问题:
①信息系统集成与整合。将目前若干个信息系统根据业务需要整合成一个软件业务平台。避免或减少使用者在不同业务系统间手工切换的繁琐操作。各信息系统间能够实现数据集成,在公共的平台上以各个系统提供的数据为基础,生成更加高级业务逻辑的数据,满足更层次的业务需要。
②业务系统功能优化与完善。对目前业务系统中一些操作不方便、功能不完善的功能进行完善,对某些目前尚需要进行大量手工操作、消耗较多人力和时间的业务操作进行信息化改造,用软件系统处理的方式替代或部分替代人工操作。
③提供决策支持服务。为了应对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帮助公司决策层快速获取准确、有效的决策支撑数据,拟在公司业务操作系统数据基础上开发部署决策支持软件系统,对海量的业务数据进行提炼、整理,从更高级的层面呈现数据的特性,为公司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更好地控制经营成本,提供财务预警机制。
④开辟电子商务业务模式。公司在不断拓展传统商务模式的基础上,开辟新的电子商务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性能优越的电子订舱,为客户提供随时可查询的订单处理信息,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同时,将电子商务系统与公司内部其它业务系统有机连接起来,提高业务相应能力。
⑤构建适合公司发展需要的信息化基础设施。为了支撑以上信息化建设的业务内容,必须对公司现有信息化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和扩展。从网络技术设备、网络构建模式、系统服务器平台、数据存储平台以及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方面做好规划,有效保障公司信息化系统建设和应用的基础环境。
⑥支撑公司未来业务的友好扩展。根据公司未来潜在的业务发展需要,本项目提出的规划应当很好地支持公司未来信息化系统的运行环境,例如拖车管理系统和仓储管理系统等,能够提供必要的接口方式,把新的系统友好地融入到整个信息化平台中。
3信息系统规划
3.1系统框架
论文在公司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基础之上,将这个企业的软件系统组织成为一个整体。整个系统框架可以从业务层次上划分为基础业务层、中间业务层和集成业务层等三个层次,从用户角度可以划分为四个视图,分别是领导决策视图、管理视图、业务视图和客户视图,它们分别与前述的四类使用者一一对应。系统总体框架图如图2所示。
图2软件系统总体架构图
3.2业务系统视图
业务系统视图根据使用者的需求,从众多系统业务功能模块中选择其中使用者关心的功能模块子集,让使用者应用更方便,同时也可以避免使用者越权访问未授权的业务功能模块,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此外,本规划中还支持使用者自定制操作界面的功能。使用者可以在授权的业务功能模块中,按照自身工作习惯和需要,选择恰当的功能模块,这样就能将业务系统视图尽可能按照使用者的需要定制。
根据服务对象的划分,业务系统视图可提供领导决策层、管理层、业务层和客户层等四种视图,其中前三种面向公司内部使用者,最后一种面向公司外部的客户。内部视图可授权访问各种业务信息;外部视图只能访问与该客户直接相关的业务信息,或者公司授权的部分业务信息。在各种视图中包含一些公共的服务元素,比如电子邮件系统、个人通信录、天气预报、电子记事簿、个性化设置等,对公司内部使用者的视图还包含公司通信录、内部公告栏、内部文件库、协同工作日程安排、资源管理器、业务工作流系统、会议管理系统、内部及时信息(类似QQ或Messenger)和网络存储器等。此外,每种视图还有其特殊的服务元素,具体如图3所示。
图3领导决策视图的用户体验模型
上述各种视图的使用者并不是相互孤立的开展业务工作。借助公司邮件系统和业务平台的消息传递机制,集成整合之后的系统平台能够实现快速、有效的信息互通,将公司各业务层面、各业务阶段的业务行为有机整合在一起,实现公司员工与客户、公司内部不同业务层次人员之间协同工作,大幅度提升公司业务处理的效率和处理能力。
3.3典型用例
下面就公司典型的应用流程做一个典型的用例分析,整个业务过程可参见图4。
图4典型业务流程用例
客户在公司的门户网站系统中注册一个用户名,并通过该系统获取电子订舱表格,完成电子订舱操作。订舱信息经过门户网站进入公司内部的数据系统,同时向系统设定的业务员发送新订单通知信息。通知信息的形式可以根据定制设置为业务系统消息、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
业务员获知信息后,通过集成业务平台检查确认订单信息,并将订单信息转发通知订舱操作员。通知客户和订舱操作员的方式同样可以选择上述不同的方式。
订舱操作员通过集成业务平台获取各种需要处理的订单信息,并从平台上直接激活进入CARGO系统,根据订单要求选择船期、集装箱和舱位,确定后的信息可以通知业务员和客户。业务员从业务平台中查阅该订单及其它订单的当前关联信息,包括集装箱、船期、舱位等。
船只运行过程中,通过卫星信道或CDMA信道将船只当前的GPS数据和其它运行状态发送回公司总部的服务器上,并记录到数据库系统中。根据货物、船只和位置三者之间的关联关系,业务员和客户均可以分别通过业务平台和网站门户查询客户特定货物的及时位置以及行程轨迹,并进一步判断货物的运抵时间。集成业务平台可以根据业务员或客户设置的通知选项,以系统消息、电子邮件或手机短信等形式及时告知货物运输的动态,例如开始驶离某港口、抵达某港口。
客户在货物运输合同执行过程中,向公司所支付的各种费用进入公司的财务系统。如果公司在电子商务模式中开通了网上银行支付功能,公司能够实时获取银行支付或到帐信息,并及时将信息反馈到集成业务平台中。集成业务平台也可以提取后台财务系统中的财务数据,使业务员能够随时查询所负责客户及客户每单业务的应付款、已付款和待付款情况,以便及时与客户对帐。客户同样可以门户网站查询当前执行订单的付款详情,以及历史订单执行详情。
4总结
以一个海运物流企业的实际企业应用集成需要,运用前面章节讨论的关键技术,分析了该企业信息化现状和企业应用集成的具体需求,提出了一套企业应用集成的解决方案。通过用户体验模型,展现了应用集成实施后企业各种角色所能够获得的操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