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德育途径浅析

2012-04-29 23:43:10周锦
群文天地 2012年23期
关键词:德育作文语文

周锦

新的语文教育理念的核心是“把以学科知识为中心变为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认定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中等专业学校的语文教学有别于普通中学,语文教师更应结合中专生的思想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拓展德育教育的途径。

一、确定好德育教学目标,是实现德育任务的重要前提

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把传统的德育教育诠释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而我们新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中情感目标内容都比较单一而狭隘,致使德育目标根本无法实现。以《项链》一课为例,阅读提示中只强调要学生认识虚荣心的危害,并通过小资产阶级妇女玛蒂尔德的人生经历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却不肯定女主人公的现实主义态度和她克服困难的勇气。而这一点对于学生,尤其是中等专业学校的学生才是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在备课过程中,如果教师有意识地把这一点作为德育目标确定下来,授课中只需稍加引导,学生就可以自己领悟这一审美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进行自我教育。这样,德育就不仅不是一种外在的,需要教师来灌输的东西,而且也不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对学生的现在和将来都有重要意义。

二、按文章内容分类,体现德育教学目标要求,是语文教学实现德育任务的有效途径

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了解雄阔壮美的锦绣河山,了解华夏儿女的智慧和创造力以及爱国主义的光荣传统,等等,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情操教育,审美教育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实现德育教育的要求。

各类散文、游记、访问记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佳教材。《雨中登泰山》、《内蒙访古》等篇目,教师可按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前者教学中,引导学生随作者一路走去,去欣赏雨中泰山别具情趣的景物,体会“独得之乐”,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怀。《内蒙访古》教学中则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像,去感受塞外的广阔原野、丰茂的物产和少数民族风情。

古今中外的各类诗歌及散文作品,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文学鉴赏水平,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和旷达的人生态度。如《兰亭集序》、《藤王阁序》等,尤其是《至大海》,歌颂大自然的美和崇高,反对世俗生活的丑恶与平庸,突出人与自然在情感上的共鸣。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中专生纯洁、自由的个性。

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的论文文、杂文等,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灵活的思维方式,树立唯物主义观点。像《拿来主义》这篇文章,论点论据鲜明,论证思路清晰,可以让学生结合现实谈“送去”的危害和“拿来”的必要。谈今天的改革开放与“拿来”、“送去”的关系,不仅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逻辑推理能力,还可以使学生认识国际社会各国间的复杂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乃至一个人在处理与别国和他人关系时应遵循怎样的原则。

小说、戏剧作品以特定的时空把学生带入到对社会、人生的思索之中,可以丰富学生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从而加深了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讲授《项链》一课时,让学生认识在必然与偶然因素作用下生活中会出现许多不可预知的状态,我们必需勇敢地面对。在学习《茶馆》时,文中描绘的的众生相,使学生认识社会的复杂和小人物生存的无奈。学习《屈原》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三、作文教学是实现德育任务的重要环节

“文如其人”、“文学即人学”都在讲“文”与“人”的关系,有什么样的“人”就有什么样的“文”。如果学生缺乏应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势必写不出好文章。所以,一方面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应强调写作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使学生对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有正确的认识,另一方面,又必须在日常讲读课文时从创作角度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的特色。

为使所学课文与写作实践不脱节,同时也为进一步巩固已有的思维成果,可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寻找启示并联系现实进行作文。如学过《项链》一课后,我们对主人公既有批判也有同情和肯定,她毅然决然用自己10年的痛苦生活承担了一次“责任”,就连她自己也为此感动自豪,这是多么可贵的人性。学生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结合现实得出一个认识,那就是现实中总有一个时刻是需要我们付出一定的代价去承担某种责任和义务的,只不过代价有多有少,责任和义务的源起有所不同罢了。

“语文的人文内涵不只是体现在课文中,更体现在学生作为交际主体的接受与表达过程中”,作文教学很好地实现了这一语文教育理念。但联系课文内容练笔远远不够,因为教材中贴近学生内心感受和生活经验的内容实在太少,硬要使学生在作文中表现虚幻的成人世界和思想情感,只见文字不见性情,只见训练不见交际,在作文训练中是不可取的。所以,教师可借助各种媒体资源和网上资源,寻找中专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并组织分析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握平时不易窥见的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情绪状况,因势利导,帮助学生较客观较灵活地分析和认识事物,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次展示自己个性和智慧的机会。

关于语文课教学的德育途径,最后要补充一点,就是:教师的仪表行为也是实施德育的关键,因为身教重于言教,行动胜过言语。一名优秀的教师如果具有较高的素质和修养,他体现在外的优雅气质乃至人格魅力可以胜过无数说教。学生在与教师接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就受到教师良好风范的感染。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必须不断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德育作文语文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快乐语文(2021年35期)2022-01-18 06:05:52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