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桢
【摘要】 低质高价的国产牛奶是牛奶产业价值链内部收益结构不合理的外在表现形式。牛奶产业价值链当中的生鲜乳生产环节的高成本低收益是造成我国牛奶质量低下的主要原因,而牛奶加工环节和销售环节的高额收益又共同促成了较高的零售价格。低质高价的国产牛奶面临着国外质优价廉的同类商品的严重威胁。为了提高我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保护国内乳品市场,应当借鉴美、日等国的成功经验,以政府干预的形式对牛奶价值链收益结构进行调整,在提高牛奶质量的同时降低零售价格。
【关键词】 牛奶价值链; 收益结构; 利润池; 外在表现形式
一、引言
我国牛奶产业价值链存在收益结构严重不合理的现象。近年来,国产牛奶的质量安全问题开始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同时,我国的牛奶价格已经赶上甚至远远超出了英、美等国的牛奶价格,低质高价的国产牛奶正是产业价值链内部收益结构不合理的直接外在表现。低质与高价已经使国产牛奶丧失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国内乳品市场也面临着国外质优价廉牛奶的严峻挑战,国外乳业巨头已纷纷开始进军中国市场,甚至国内企业娃哈哈也计划在澳大利亚投资养奶牛,产品将销往国内。
目前关于我国牛奶产业价值链的研究较少,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奶农增收难问题的成本收益分析;二是研究奶企和奶农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本文通过对我国与另外四个国家的牛奶价格和相关成本的比较,以及对我国乳业价值链各环节成本收益的分析,揭示出我国牛奶价值链收益结构严重扭曲是造成国产牛奶低质高价这种外在表现形式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若要提高我国乳制品的国际竞争力,保护国内市场,应当借鉴美、日等国的成功经验,以政府干预等形式对牛奶价值链收益结构进行调整,从而可以在提高牛奶的质量的同时降低零售价格。
二、中国与英、美等国牛奶零售价格的比较
本文的调查对象为液态纯牛奶,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牛奶主要有常温奶(UHT奶)和巴氏消毒鲜牛奶两大类。中国市场上供应的主要是常温下保存、保质期较长的UHT奶;欧美市场上供应的主要产品是巴氏鲜牛奶。我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牛奶零售价格包括UHT奶和巴氏奶,而国外统计数据仅仅列示巴氏全脂牛奶平均零售价格,所以本文采用我国巴氏牛奶的平均价格与国外数据对比,并假设所有对比国家的牛奶质量相同。为便于不同国家牛奶价格的比较,本文选取2011年10月份不同国家统计部门或其他权威机构公开发布的牛奶全国平均零售价格,按当期汇率将外币折算为人民币,并统一以每升的价格为单位进行比较。对比国家选取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和英国。五个国家牛奶价格(单位:人民币元/升)由高到低顺序排列如图1所示。
根据图1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牛奶的零售价格略低于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相当,远远高于英国和美国。而根据世界银行发布的2010年人均国民收入数据,2010年我国国民人均收入排在世界第121位,远远低于上述四个国家,甚至还不及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十分之一。
2012年,我国主要乳品企业进一步调高售价,而与此同时,新西兰与澳大利亚的牛奶价格开始下降。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新西兰的牛奶价格已经受到其国内消费者的普遍质疑和抗议,认为这一日常必需食品的价格已经超出了普通收入家庭的承受能力。由于牛奶价格过高,新西兰2011年牛奶的销售总量已经开始下滑。2012年1月,新西兰乳业巨头恒天然(Fonterra)宣布将从2月份开始下调牛奶的批发价格。澳大利亚官方统计数据显示其全国牛奶的平均零售价格为1.81澳元/升,这个价格相对于澳大利亚的人均收入而言并不算高,但是,在2011年,澳大利亚的主要连锁零售商Coles Myer开始在自己的连锁超市中出售自有品牌牛奶,由于压缩了流通环节,其牛奶零售价格大幅度降低,售价仅为1澳元/升,比全国平均价格每升低0.81澳元,折合人民币约6.5元/升,已远远低于我国的牛奶价格。
那么,我国的牛奶质量虽然不高,价格为什么这么高?本文将通过对牛奶价值链不同环节收益状况的分析来探究其中的原因。
三、牛奶价值链收益状况分析
牛奶价格的高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最初生乳的生产到出售给终端消费者,奶农所要投入的成本及所获得的收益、乳品加工企业投入的成本及收益、零售环节投入的成本及收益决定了最终出售给终端消费者的牛奶价格的高低。本文将牛奶价值链划分为生鲜乳的生产、液态奶加工、液态奶流通三个环节,对不同环节的收益状况进行分析。
(一)生鲜乳生产环节
根据我国农业部的统计数字,2011年,我国生鲜乳的平均收购价格为3.20元/千克,约合3.29元/升。将我国2011年的平均生鲜乳收购价格与同期澳大利亚等国的生鲜乳收购价格比较之后发现,我国的生鲜乳收购价格仅低于新西兰,高于其他三个国家,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生奶收购价格甚至远远低于我国。我国与其他几个国家2011年生鲜乳平均价格(单位:人民币元/升)的比较如图2所示。生鲜乳价格的主要组成部分为奶农投入的成本及收益。那么我国较高的生鲜乳收购价格是源于较高的生产成本投入还是奶农较高的利润空间?或者是二者共同作用的结果?
1.成本分析
奶牛养殖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其成本主要包括奶牛、固定资产、技术、饲料、人工等方面的投入,其中,除直接人工外,奶牛、固定资产、养殖技术、饲料的投入均为固定成本,而奶牛养殖业的直接人工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很低,也就是说,奶牛养殖业的生产成本绝大多数为固定成本,所以,在固定成本投入一定的条件下,奶牛产奶量的变化会对每升生鲜奶的总生产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也就是说,奶牛养殖业的利润对产量的变化非常敏感,经营风险较大。
(1)成本比较
本文将奶牛养殖业的生产成本支出分为资本化支出和日常养殖的费用化支出两部分,下面分别从这两方面对奶牛养殖业的成本进行比较分析:
日常养殖的费用化支出方面,日常养殖的费用化支出包括饲料、人工、水电、防疫、配种、管理等方面的支出,其中饲料成本占比重最高。按照我国一般养殖户的平均水平计算,饲料成本约占日常养殖费用化支出的85%左右,其中精饲料成本最高,约占日常养殖费用化支出的65%。所以饲料价格的高低应该是影响生鲜奶成本的主要因素。下面将我国和其他四个国家奶牛的精饲料价格进行比较(如表1所示),通过表1可以看到,在上述五个国家中我国奶牛的精饲料价格最高,远远高于其他几个国家。
资本化支出方面,由于我国奶牛养殖业的规模化、机械化程度与上述国家相比总体较低,奶牛养殖业在固定资产、养殖技术等固定成本的投入总额也低于上述国家。
(2)产量比较
目前我国每头奶牛的年平均产奶量只有4吨多,而其他4个国家每头奶牛的年平均产奶量都在10吨左右。以生鲜奶生产成本较低的美国为例,平均每头奶牛的年产奶量约为9.3吨,最好的牧场甚至能达到15吨。由于奶牛养殖业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在固定成本投入一定的条件下,奶牛产奶量的变化会对每升生鲜奶的总生产成本产生较大的影响。通过上述比较可知,我国奶牛养殖业的饲料成本较高,虽然在资本化投入方面较少,但由于我国奶牛的年平均产奶量只有上述国家的一半左右,导致我国每升生鲜乳所分摊的生产成本与上述国家相比反而较高。所以,产奶量低、饲料成本高是我国生鲜乳生产成本较高的主要原因。
2.收益分析
在生产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我国奶农的收益状况如何呢?按照2011年10月玉米平均价格2.4元/千克,豆粕3.5元/千克计算,农民自配精饲料的平均价格约为2.8元/千克,按每头牛平均每天采食配合饲料10千克,产奶15升,精饲料成本占日常养殖成本(变动成本)的65%计算,每升生鲜奶分摊的日常养殖成本约为2.9元/升,按照3.29元/升的平均收购价格,边际贡献率约为11.85%,如果再减去奶牛及固定资产等前期资本化支出的摊销与折旧,奶农的收益非常微薄。
由于我国奶农和乳品加工企业相比处于弱势地位,没有议价权,同时又缺乏中间协调机制,原料奶的定价权完全掌握在乳品加工企业手中,加上原料奶收购存在一定的地域性垄断,造成奶农的收益过低。在牛奶的价值链当中,生鲜乳生产环节所对终端消费品牛奶的品质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而奶农在饲料、养殖环境、养殖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多少直接决定着生鲜奶质量的高低。过低的收益与高昂的饲料价格导致奶农只能通过压缩养殖成本获得利润,压缩养殖成本必然会降低饲料质量和养殖环境,从而最终导致我国生鲜乳蛋白质含量普遍偏低,菌落数量含量普遍偏高,以至于卫生部不得不在2010年降低生鲜乳质量标准以保证生鲜乳的供应量。这种削足适履的做法是非常不利于我国乳业的健康发展的。如果不设法提高奶农的收益,促使奶农在饲料、养殖环境和养殖技术方面增加投入,我国的牛奶质量就很难提高,甚至可能进一步恶化。
排除生鲜乳价格较高的因素,将我国的牛奶零售价格与美国和英国相比较,可以看到,我国的生鲜乳收购价格每升比美国高出0.20元,但零售价格却高出美国2.57元;我国的生乳收购价格每升高出英国0.80元,但零售价格却高出3.38元。由此可见,在牛奶的加工和销售环节也存在着导致我国牛奶价格较高的重要因素。所以,下面将对牛奶加工和销售环节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二)乳品加工环节收益分析
由于目前我国主要乳品企业销售的牛奶是UHT奶,在乳品加工环节的分析中将以UHT奶为分析对象。按照2011年10月的统计数据,生鲜乳的平均收购价格为3.29元/升,而UHT奶的平均零售价格为7.94元/升,每升差额为4.65元,这4.65元是在生产和销售环节除去生鲜奶成本之后的成本与和收益之和,占售价的58.56%,那么生产和销售环节的收益各占多少?本文将通过对我国乳业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分析估算出乳品加工企业在牛奶价值链上的利润空间。本文选取国内五家乳业上市公司作为分析对象。
1.高额的毛利率
要估算乳品加工企业的利润空间,最为直接的数据就是液态奶的毛利率。根据2010年五家上市公司披露的年报数据,液态奶毛利率最高的为38.15%,最低为16.6%,五家企业毛利率平均值为28.75%,我们可以把28.75%视为整个乳业链当中牛奶加工环节所获得的利润分成的近似值。虽然由于原奶收购价格持续上涨,几家公司毛利率较2009年均有所下滑,但与世界乳业巨头恒天然(Fonterra)2010年16.44%的毛利率相比,我国乳品企业的毛利率是相当高的。
2.巨额的销售费用
但是,进一步比较五家上市公司的净利率却发现,五家上市公司中净利率最高的为皇氏乳业(13.35%),其他四家企业的净利率都在5%以下。最低的只有1.67%,而2010年毛利率只有16.44%的恒天然(Fonterra)在当年发生了巨额财务费用的同时净利率也达到了3.88%。进一步对每家企业的利润表进行分析发现,造成我国上市乳企净利率较低的一个共同的主要原因为巨额的销售费用。其中三元股份的销售费用甚至超过了其毛利总额,如果不是账面331.68百万元投资收益的弥补,将形成288.64百万元的亏损;其他几家公司销售费用占毛利的比重最高为82.59%,皇氏乳业最低,但也达到了51.35%。各家企业销售费用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销售费用率)也高达20%左右,最高的甚至达到了28.49%,而恒天然(Fonterra)2010财年的销售费用率仅为6.36%。
对国内几家企业的2010年年报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比较分析发现,除皇氏乳业外,广告宣传费用以及装卸运输费用占销售费用的比重都很高。
(1)广告促销宣传费用
2010年我国上市乳企的广告促销宣传费用都很庞大,占其营业收入的比重最高的达到了16.25%,均占其销售费用总额的50%以上;如果排除企业利用销售费用调整利润的可能性,结合前面的分析可以推断,造成我国上市乳企高毛利率低净利率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高额的广告促销宣传费用。与其他几家企业相比,皇氏乳业净利率较高的主要原因除了毛利率较高外,其广告促销宣传费用相对较低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与国外知名乳企相比,2010年,恒天然(Fonterra)在广告宣传方面的投入仅占其营业收入的3.56%。由此可以看到,我国五家乳业上市公司中,除皇氏乳业外,其他几家企业在广告宣传和促销方面的投入都过于庞大。
乳品企业在获得了高额的毛利之后,为了抢占市场份额,将庞大的资金投放于广告宣传费用,造成企业净利润空间过低,而为了提高其净利率,乳企又进一步提高售价。事实上,在目前我国的乳品消费市场,由于频发的牛奶质量安全问题,消费者对于广告宣传的敏感度已经大大降低,对于牛奶质量安全的关注度大大增强,企业若要拥有稳定的市场份额和获得持久的发展,更应当依赖的是价廉物美的产品。
(2)运输费用
从乳业上市公司的年报附注中可以看到,运输费在其销售费用中所占的比重仅次于广告宣传费用,占比都在20%左右,造成高额运输费用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物流成本较高,给企业造成了较重的负担。
过高的广告宣传投入和沉重的运输费用负担所组成的高额销售费用造成了我国乳品类上市公司高毛利率低净利率的现象,而我国乳品公司为了挤压利润,在不断抬高售价的同时为降低成本压低原料奶的收购价格,原料奶收购价格的降低必将打击奶农的积极性,在饲料及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的形势下,奶农势必想方设法减少在饲料和管理方面的投入,造成原料奶质量的下降,牛奶质量安全问题的出现是必然结果。日前国内牛奶屡屡出现的质量问题已经使消费者的信心下降,国内奶业市场萎缩。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利润空间,我国主要乳品企业在提高牛奶售价的同时,着力生产能够给企业带来高额毛利率的有机奶、儿童奶等高端牛奶,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高端牛奶零售价格高达23元/升,远远高出相同质量的进口牛奶在我国的零售价格。在这样的营销导向下,牛奶的消费群体势必逐渐缩小,无异于主动为国外牛奶企业抢滩中国市场让路。
现在乳品加工企业应当减少在广告宣传等支出方面的浪费,多在产品质量控制和品质的提高方面下功夫,降低牛奶销售价格,并给奶农让出适当的利润空间以提高生鲜乳的质量,以使整个乳业链进入良性循环。
(三)乳品销售环节收益分析
在牛奶的流通环节,以在郑州市面铺货量较大的蒙牛和伊利的250ml的利乐包UHT奶为调查对象,其出厂价大约在5元/升,其超市零售价约为10元/升,由此估算零售环节该品种牛奶的毛利率在50%左右,远远高出五家乳业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平均值28.75%。
在牛奶价值链当中,奶农生产的原料奶质量对终端消费者购买的牛奶质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鲜乳生产环节对牛奶品质的影响度最高;乳品企业对生鲜奶的消毒与包装为产品进一步增值;而商品流通环节对产品价值的增值贡献最小。但由于我国牛奶企业所销售的UHT奶多采用多级代理的销售模式,层层代理,层层加价,大幅度抬高了终端的牛奶零售价格,从而导致在我国牛奶价值链出现收益与价值增值不配比的现象。但由于销售代理层级较多,流通环节的利润被各个层级瓜分,各层级经销商所得利润分成并不高。
四、牛奶产业价值链收益结构扭曲对外在表现的影响及调整思路
Orit & James(2007)提出利润池结构概念,利润池结构是指某产业中各个子产业所赚取的利润分布模式,各个子产业的利润池结构经常处于动荡变化之中,某些子产业细分市场的“池水”(利润)会比另一些细分市场的“池水”深,并且在各个细分市场内部“池水”也深浅不一。近年来,我国牛奶价值链的利润池结构一直比较稳定,利润主要集中在牛奶流通和加工环节。对牛奶质量及食品安全影响重大的奶农所获得的利润微薄,乳品加工企业获得了足够甚至是超额的毛利,而商品流通环节所获得的收益过多。牛奶价值链收益与价值增值不配比是造成我国牛奶低质高价的一个重要原因。
向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牛奶,可以扩大国内市场牛奶的消费群体,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而要在提高我国牛奶质量的同时降低终端销售价格,可以参照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成功经验,通过政府干预,采用立法、设立专门的市场管理委员会、给予奶农政府保证的收购价格等方法对牛奶价值链的定价与销售系统进行协调,在保证奶农能够获得稳定和足够收益的同时激励其生产高品质的生鲜乳,同时确保终端销售价格低廉,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护国内牛奶市场。
同时,针对目前国内多级代理的销售模式,国外的一些成功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以澳大利亚的主要连锁零售商Coles Myer为例,2011年,Coles Myer打破旧的牛奶销售模式,在自己的连锁超市中出售本企业加工的自有品牌牛奶,由于压缩了流通环节,其牛奶零售价格大幅度降低,售价仅为1澳元/升(折合人民币6.5元/升),比全国平均零售价格每升低0.81澳元。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乳业链中存在的收益与价值增值不配比现象是导致我国牛奶低质高价的主要原因。过高的牛奶零售价格只会使牛奶的消费群体不断缩小,压缩奶农的收益只会降低牛奶的质量,与国外质优价廉的产品相比,我国的牛奶产品逐渐丧失了市场竞争力,非常不利于我国乳品企业的健康发展。奶农的收益需要通过政府的干预予以保证以提高生鲜乳质量;已经获得充裕毛利的乳品加工企业应当提高广告宣传投入资金的使用效率,减少资金的浪费。在巨额的广告费用消耗大量收入的同时,为了挤压利润继续提高牛奶价格并压低鲜奶收购价格无异于饮鸩止渴;销售环节多级代理的销售模式是抬高零售价格的主要原因,可以通过压缩销售代理的层级的方式削减销售环节的利润,降低产品的终端销售价格,从而可以向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牛奶,提高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保护我国乳品市场。●
【参考文献】
[1] 李茜.反思奶业产业化过程中奶农收益增长缓慢问题——对呼市和林格尔县99户奶农的调查分析[J].前沿,2011(17):121-123.
[2] 孔祥智,钟真.奶价大幅上涨情况下奶农缘何增收困难——呼和浩特市奶牛养殖效益分析[J].中国乳业,2008(3):30-35.
[3] 鲍震宇.呼和浩特市奶业产业化经营中利益机制与利益主体关系的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4] 胡乔宁,王要武,胡乔迁.企业价值链价值分配的优化研究[J].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2009(1):111-115.
[5] 顾兵,李雪峰.基于价值链的企业利润模式优化研究——以中石油为例[J].税务与经济,2011(15):57-61.
[6] 刘立华.基于横向价值链的企业价值创造机理研究[J].商业会计,2011(3):9-10.
[7] 奥里特·加迪什,等.绘出行业的利润池[J].商业评论,2007(4):9-12.
[8] 姜黎辉.企业战略技术扫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3):155-165.
[9] Agriculture and Horticulture Development Board.Pocket book 2011 EU[R].Dairy Co. 2011.
[10] Agriculture and Horticulture Development Board. Dairy Supply Chain Margins[R].DairyCo,2011(11).
[11] Alden C. Manchester and Don P. Blayney. Milk Pricing in the United States[R]. AgricultureInformation Bulletin No. 761.Market and Trade Economics Division,Economic Research.Service,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