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龙
近日,62家网站被新闻出版总署查处,原因是涉及登载(传播)淫秽色情网络出版物。这已经是新闻出版总署今年第二次公布这方面的查处情况,一个月前,有50家网站因为同样的原因被新闻出版总署查处。
事实上,国家有关部门一直对网站“涉黄”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今年以来更是加大了打击力度。1月5日,新闻出版总署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布了《2011年“扫黄打非”十大数据及十大案件公布》,仅去年全国各地网站就清理网络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180余万条,关闭违法违规网站、频道和栏目1200余个。3月初,国家互联网信息办等9部门开展了深入整治互联网和手机媒体传播淫秽色情及低俗信息专项行动,535个传播淫秽色情和低俗信息的微博账号被依法关闭。
令人惊讶的是,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还有很多网站以身试法,连一些影响颇大的知名网站也不例外。
众所周知,网络色情泛滥已是不争的事实。根据美国科技博客Business Insider以及谷歌旗下广告服务商Doubleclick的数据调查,仅色情网站就占到全球网站总数的12%;在全球独立访问量前500名的网站中,有数十个是色情网站。考虑到这些网站的内容以视频为主,其数据流量远远超出文字网页,估计色情网站的整体数据传送量占到整个互联网的30%。
网络色情在其传播过程中,会对年轻人和未成年人造成巨大的伤害。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为此发出警告,他在新作《男人的衰亡:为何年轻男子正在挣扎,以及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中指出:“在21岁以前,美国男性用来玩视频游戏的总时间长度为1万个小时……在美国高中生中,每周用来看色情内容的平均时间长度为2小时。”由此,他认为,“互联网色情内容正在损害男孩建立有意义的浪漫关系的能力……63%的男性被调查者称其缺乏动力……70%的年轻男性被调查者称,与其他第一世界国家中的年轻男性相比,他们这一代将不如后者聪明或创新能力不如后者。”
涉黄会造成什么危害,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这些被查出的网站心知肚明。而上百家网站连续因“涉黄”被查,则说明这些网站并没有引以为戒,反而置自己的社会影响力于不顾,把社会责任抛到九霄云外,明面上大谈用户黏性、暗地里不顾公众的利益塞点黄毒。
网站涉黄,危害的不仅仅是某个人,而是整个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利益。互联网的发展,当然不能以危害下一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保持足够的清醒,也期待相关部门继续拿出霹雳手段,彻底净化互联网环境。我们也奉劝那些网站,不要试图在“涉黄”一事上玩火,玩火必自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