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当代中国,从来没有停止过教育改革的步伐。从教育制度到教育模式,从教育结构到教育布局,从教育内容到教育方法,都已进行过多次改革。不可否认教育改革取得的成绩,也不可否认教育改革走过的弯路和存在的问题。教育改革为什么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呢?为什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呢?究其原因,可用一句话来概况:运动中的教育改革,教育改革中的运动。前者是说,历次政治运动或叫活动,无一不波及到教育,教育改革是在政治运动中进行的,对此,这里不做赘述;后者是说,历次教育改革,无一不是通过“搞运动”的方式推进的。据次,笔者大声疾呼: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规律。
所谓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以及事物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教育规律,就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就是教育现象同其他社会现象或教育现象内部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固有矛盾,或彼此间的内在联系。教育因其过程的复杂性、内容的广泛性、对象的多元性,因而教育规律包含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三大基本规律,即自然规律、社会规律和思维规律。由此,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一是教育改革在宏观上不能搞一刀切。各个地方、各个学校所处的历史背景、人文环境、自然条件、经济状况,以及各个学校自身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校风学风、发展特色等千差万别,特别是学生个体之间在家庭背景、成长环境以及性格、兴趣、爱好、身体、智力等各个方面更是千差万别。而我国的很多教育改革项目,在目标、方法、步骤上都是整齐划一的,这样搞不出问题才怪呢。往往是上面一刀切,下面一阵风,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把教育改革搞成了“追风”运动。广州有位教育局长在教育论坛上语出惊人:“我们培养出的学生和工厂出来的乒乓球一样,每个都一模一样。”我认为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用这句话来比喻教育改革的一刀切,是恰当的,用它形容教育改革的成果,是不恰当的。因为工厂生产乒乓球,原材料是一样的,而我们的教育对象千差万别,用不一样的“原材料”能生产出“一模一样”的产品来吗?恐怕连“乒乓球”都不是了。早在几千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而在今天,却搞一刀切,这样下去,中国教育改革便永无成功之日。
二是教育改革在微观上不能急功近利。教育改革的目的,无疑是为了更好地培养人才。而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而我们的教育改革,却追求立竿见影,昨天提出的教育改革项目,今天就想要见效,怎么能搞得好呢?有位小学教师给我讲,她很赞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并愿意身体力行地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于是她按照“潜能开发、问题探究、行为实践、师生合作”的教学方法和“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法,精心设计了教改方案,经学校领导同意后开始进行教改实验,然而,实验不到一学期,在一次全校统考中,她的学生成绩下降。于是,学校宣布她的教改实验是失败的。也可能这位老师的实验过程存在问题,但仅凭一学期的实验和一次统考成绩的下降就否定一项改革,无论如何是不应该的。对于一些地方的某些领导来说,不管上面有怎样的要求,不管学校和教师进行怎样的改革,我只看你的高考成绩。如此急功近利,谁还敢放弃“繁、难、偏、旧”的教学内容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
三是教育改革必须回到教育本源上来。什么是教育?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有很多阐述。鲁迅说:“教育是要立人。” 蔡元培讲:“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外国人对“教育”也有许多精辟论述,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 这一切,异曲同工,都道出了教育的本源。因此,我想问问教育改革的推动者,我们是要政绩,还是要“立人”?是要学生考高分,还是要让学生“完成他的人格”、“自我能力的发展”?是要“人的灵魂的教育”,还是要“理性知识的堆积”?我们的教育,给了学生“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了吗?弄清教育的本质,遵循教育规律,教育改革才不会偏离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