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奇
本周,在电商圈里事业心最强的非淘宝网莫属了。说淘宝事业心最强,理由有二:其一是淘宝生态农业频道的悄然上线,这意味着淘宝网的网络交易版图已拓展至农业领域;其二是天猫书城大门开启,此次上线的天猫商城囊括了50家国内外出版社、20余家独立B2C购书网站的1000多家图书网店,这不禁为正红火的网络书店添了一把薪柴。
从信息平台到交易平台的转换,淘宝费尽了心思,这回再次深入农产品和图书两个细分领域,也表明了淘宝意欲构建多领域垂直化电商平台。对此,当当网相关负责人表示,看到天猫书城的上线是十分高兴的,并称今后在图书销售方面会有更多的合作机会,但没多久当当网的图书促销活动就扑面而来。也有业内人士表示,电商企业的扩张举动,将会引起新一轮的价格混战。
然而,如今再谈到电商价格战,消费者们往往不再欣然加入,反而冷眼相待了。事实上,电商企业的促销活动此起彼伏,一家电商的优惠促销活动还没结束,新的优惠活动就已出炉。翻翻微博,就能看到消费者对电商促销的抱怨,电商促销是一波比一波便宜,早先屯的便宜货没过几天就有了新折扣。
除此之外,持续的价格大战中,消费者利益也屡屡受损。有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电子商务投诉呈上升趋势,其中1月投诉为8240起,2月投诉为11380起,3月投诉为13920起。其中,当当网、买特网、淘宝网、京东商城、俏物悄语、唯品会、亚马逊、1号店、苏宁易购、易迅网都成为“十大网络购物热点被投诉企业”,投诉的热点内容包括售假、售后服务、账户信息被盗、货不对版等。
不管电商企业为了挣人气、抢地盘,使出何种手段,价格战这种既浪费钱又损害消费者利益的方式不用也罢。因为价格战不仅极大地压缩电商企业利润空间,对厂商利润也是一个挤压过程,甚至会导致部分企业亏损倒闭,而过低价格也使企业在生产时偷工减料,制造不安全产品。电商们赔本拼低价给消费者带来的暂时优惠,远不如让消费者得到一个健康的消费环境更有吸引力。
不过,对于没有“营养价值”的电商混战,不久之后或将有法可依了。本周,由国家工商总局牵头发起的《网络商品交易及服务监管条例》,已被列入国务院“二类立法”计划,其中业界普遍关注的网店是否征税,以及网络促销规范等问题将成为重点立法项目。这意味着,造成国内电商领域乱象无法可依的尴尬现状有望终结。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不管哪家电商企业有了什么新业务,引来的不是价格乱战,而是质量、服务大比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