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创新“高考”

2012-04-29 00:44邓凌原
民生周刊 2012年22期
关键词:及第宋太祖科举考试

邓凌原

如同高考是当代社会永远不会被冷落的词汇一样,科举成为最能激发古人勤奋读书的字眼。无论风霜雨雪,严寒酷暑,总有读书人心无旁骛,埋头苦读。

秉着“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科举制一度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人才选拔制度。它雏形初具于汉朝,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经隋、唐、宋、元、明、清,整整绵延存在了1300年之久。

而唐宋之际无疑是科举制度变化出现重大变革的时期。如果说“开科取士体制,至唐时大臻完备”,那么宋代则将这种“完备”推向了极致。

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确,与宋代国势衰弱、兵力不振相反,宋代文化高度发达,人才辈出。而这一局面的开创者,正是宋太祖赵匡胤。他对科举制的改革,给中国历史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废除“公荐”

唐代,考生在考试前奔走于“当世显人”(一般为主考官)之门,投献文章,赠送礼物,以期得到他们的推荐。考试与推荐相结合,虽对选拔人才有一定積极作用,但也为那些达官贵人营私舞弊开了方便之门。

唐代著名诗人王勃、贺知章、高适、李益、元稹、白居易、杜牧;名臣张说、张九龄、裴度、牛僧孺等都有寻求“公荐”的经历。他们称主考官为“座主”,而自称为“门生”,互相结为以提携与感恩为纽带的密切关系。并由此而形成一种向达官贵人自我推荐、请求关照的诗歌类型——干谒诗。

唐代诗人朱庆馀,曾在临考前给水部员外郎张籍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近试上张水部》探听虚实:“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洞房花烛夜后,早晨要拜见公婆,精心梳妆,羞问夫婿,眉毛画得深浅合不合时宜?此诗借新婚之后的脉脉情事,把自己比喻成即将拜见公婆的新媳妇,把张水部比喻成舅姑(公婆),探听虚实。比喻通俗贴切,别出心裁。

更妙的是,张籍看过以后,大为赏识,回诗一首《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是人间贵,一曲菱歌敌万金。”诗歌仍以比喻作答,把朱庆馀比作“越女”,把他的诗比作“菱歌”,用“一曲菱歌敌万金”表明对其才华的赏识。

而到了北宋,宋太祖于建隆三年(公元962)九月,下诏废止了唐代以来的“公荐”制。诏文说:“国家悬科取士,为官择人……今后及第举人不得辄拜知举官……如违,御史台弹奏……兼不得呼春官为恩门、师门,亦不得自称门生。”

乾德元年(公元963年)九月,宋太祖又下诏:“礼部贡举人,自今朝臣不得更发公荐,违者重置其罪。” 开宝六年(公元973年),宋太祖又再次下诏,重申这项禁令。

废除“公荐”制,使得北宋的科举选拔人才更为公正合理。从宋代开始,凡是贡举及第者都变成了“天子门生”。虽然在一些书信与公文中还有恩师、门生之类的称呼,但其含义与唐代不同,仅作为自谦、客套的礼节性语言。

开启“殿试”

殿试,又称廷试。众所周知,殿试是科举考试中最高、最后的一级考试,由皇帝亲自出题。这一制度虽起源于武则天时期,却最终由宋太祖创立。

在唐代,科举分州县发解试和礼部省试两级举行,至晚唐虽偶尔有殿试,但并未形成定规。而宋太祖创立殿试,则源于一场科举舞弊案。

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开宝六年,落第进士徐士廉等在朝堂外击鼓鸣冤,指控当时的主考官李昉徇私用情。宋太祖得知情况后,立即于三月辛酉(七日)在讲武殿重新复试新科及第的进士,当时新录取的进士有11人,诸科28人。

在宋太祖的简单试探下,果然发现了两个滥竽充数的人——“进士武济川(李昉同乡)、三传刘浚材质最陋,应对失次”。宋太祖大怒之下,毫不留情地撤去二人的功名,将其退回原籍,同时将主考官、翰林学士李昉降级处分。而李昉原录取的进士中,有10人落选。落榜进士徐士廉经过皇帝亲自复试,才能卓越,则成为了进士。这一举措可谓是开殿试风气之先,从此以后,殿试便成为科举考试的常态。

宋代殿试的时间一般在每年三月,地点在讲武殿(后改称崇政殿)。殿试纪律很严格,不准考生夹带文集,搜身后方可放行。殿试名义上由皇帝主考,一些关键的环节也由皇帝把持,如选定试题、临轩策士、唱名、审定状元等前十名的名次等。

开宝八年(公元975年)正月,宋太祖在讲武殿复试举人王式等,同时表示:“向者登科名级,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甚无谓也。今朕躬亲临试,以可否进退,尽革畴昔之弊矣。”可见,宋太祖创立殿试,也是为了杜绝营私舞弊的现象,保证科举考试的公平性,为那些无权无势的寒门学子提供更多的进仕机会。

创立“特奏名”

和当今的高考一样,科举考试中第者自然是欣喜若狂,春风得意马蹄疾;但落第者则未免黯然伤神,一蹶不振。屡试不第者甚至铤而走险。唐末的黄巢就是这么一个“倒霉蛋”,屡试不第的他只好与王仙芝贩卖私盐,最后走投无路,起兵造反。

但如果黄巢生在宋代,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积累到一定的年龄和参加考试的次数,他可以直接参加皇帝亲自举行的殿试。如果他真有才能,获得皇帝赏识,还可以谋个一官半职。这是因为宋代的落第士人有一个特有的政策——“特奏名”。

也许是生于乱世,经历过穷兵黩武的年代而不再崇尚武力,武将出身的宋太祖在登基之后偏偏喜好文臣。他不仅大大提高文人的地位,而且给予他们诸多的优惠,“特奏名”就是其中的一项。

为了安抚年老落第的士人,宋太祖特意创立了“特奏名”制度——只要是解试合格而省试或殿试落第的举人,积累到一定的举数和年龄,可以不经过解试和省试,由礼部报名,直接参加殿试,并赐出身或官衔。据统计,有宋一代,通过“特奏名”制度获取功名的士人约有五万人,几乎占整个科举及第人数的一半!

由于是皇帝特予推恩,所以“特奏名”又称“特科”、“恩科”。尽管到了北宋中后期,“特奏名”出身的士人未免有些被人看不起,但毕竟给天下无数士人(尤其是那些寒门学子)提供了更多的进仕机会。

为了申明此举的意图,宋太祖特意下诏说:“朕务于取士,期在得人,岁命有司大开贡部,进者俾升上第,退者俟乎再来。”意思是说此举是为了优待老而无成的举子,每一个科场失意的士子都有下一次成功的机会与希望。

“特奏名”制度的设立,使科举更具有吸引力,它意味着取士名额的扩大,使读书应举的前途显得更为光明。而通过这一制度,宋太祖也将天下英才全部收入彀中,既获得了人才,又消除了某些不稳定因素,可谓一箭双雕。

猜你喜欢
及第宋太祖科举考试
明代科举考试中的二三场
照葫芦画瓢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科举考试”
宋太祖“开门办公”
宋太祖的开门哲学
宋太祖与羊肉泡馍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
ABSTRACT
“第”字的用法(汉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