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爸爸”刘磊

2012-04-29 00:44陈沙沙
民生周刊 2012年22期
关键词:岳西岳西县刘磊

陈沙沙

“留守儿童之家”这一概念并不新鲜。近两年来,安徽、河南、湖北等劳务输出大省相继出现类似的模式,仅安徽省就计划到2012年在全省农村地区建立2万个农村留守儿童之家。

鲜为人知的是,早在2005年——国家关注留守儿童问题的萌芽期,大别山腹地一个名叫刘磊的退伍老兵,便开始运用图书和桌椅的简单组合,发酵着守护留守儿童的梦想,成了孩子们的“代理爸爸”。

退伍的“川藏兵”

“正下着雨,山路不好走啊。”刘磊所言非虚,这条已建成60年的环山乡道,在雨水的冲刷下坑洼不平,泥泞不堪。而他的“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就坐落在山角下,与当地村小仅一街之隔。

几年来,随着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板舍村敬老院的建立,任中心主任兼院长的刘磊,将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这两个“职务”上。

时间回溯到2005年的一个傍晚,退伍后已在村小代课5年的刘磊向妻子道出了自己酝酿多时的想法——为毛尖山乡的留守儿童办一个公益性的服务中心。

“他是不是傻了。”妻子储芳惊讶于丈夫的“异想天开”,毕竟他们并不处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他们的孩子才刚刚出生,用钱的地方还有很多。

“孩子们有现实的需求,他们没有课外书看,对网络、电话都是非常陌生的。”回忆起当时留守儿童的状态,刘磊说,“有些孩子没有家长监管,性格非常叛逆。我想大范围地帮助更多的孩子。”

毛尖山乡位于安徽省岳西县,深处大别山腹地。贫瘠的耕地,匮乏的工业,使岳西县每年外出务工人数达8万以上,留守儿童达5万以上。据刘磊估计,毛尖山乡有60%的孩子是留守儿童。

“他们常常自己在一边发呆,跟老师、同学交流很少。”作为教师,刘磊格外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从那时起,他以朋友的身份与这些孩子交流、谈心,引导他们参加集体活动。放学后,他还去家里给孩子辅导功课。

今年39岁的刘磊,曾是川藏线上的一名汽车兵。在5年的军旅生涯中,有4年他和战友穿行在被称为“生命禁区”的川藏线上。1997年,经历过生死考验的他,带着1枚三等功章和3枚优秀士兵奖章,还有军人的耿直与倔强退伍了。

面对丈夫的“倔”,身为医生的妻子妥协了。于是在2005年,毛尖山乡留守儿童服务中心的雏形就诞生在这座农家院里。

为解决活动场地问题,刘磊腾出了自家的房子,一家3口挤在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子里。购买图书、桌椅的钱从哪里来?他把家里准备盖新房的积蓄全部投了进去。

业余军转“正”

抚摸着亲自挑选的图书,还有空空的桌椅,刘磊开始了“自卖自夸”。他走进附近的村小,把“来我家看书”的消息广而告之。

终于有一天,几个女孩怯生生地走来,“叔叔,我们想看书,要钱吗?”“不要,你们尽情看!”自此,刘磊开始了和附近9个村小,数百名小学生的互动。而他与留守儿童的距离也在迅速拉近。

但此时,服务中心在报批手续时却被“卡”住了。由于个人办理公益性质的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没有先例可参照,民政部门迟迟没有批准他的申请。

直到2007年8月,在县、乡人武部门领导的积极协调下,刘磊的“毛尖山乡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才得以转正,经岳西县民政局批准为民办非企业单位。

2007年,村里建起了敬老院,刘磊当了院长。为了更好地照顾留守孩子,他把老人安置在二楼和三楼,将留守儿童服务中心搬到敬老院一楼。

如今,服务中心有3间房子,除办公室外,一间是活动室,一间是春苗书屋,面积不大,却“五脏”俱全。

办公室里只有两台旧电脑和几张旧桌子。电脑是孩子们用来看视频的,桌子是给他们写作业的。春苗书屋里有近万册的儿童图书,有社会各界近几年捐献的,有岳西县委宣传部支持的,还有刘磊定期定向购买的。

刘磊将服务中心定义为:旨在解决本乡留守儿童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上缺引导,安全上缺保障等问题。

对于疏导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除了基于“平等、关爱”的原则外,他私下还自学“儿童心理学”、“未成年人教育”等书籍。

“因为我距离他们更近,他们有不开心的、不快乐的,都会来告诉我。你要做他忠诚的朋友,听他倾诉,这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人难以想象,一个大男人怎么能记住几百个学生的姓名,甚至熟悉他们的家庭、学习情况。

编织“关爱网”

2009年3月,为了进一步丰富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刘磊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建立了“岳西留守儿童网”,成为山内外沟通的桥梁,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发帖,请求网友帮助毛尖山乡的留守儿童。

通过网站,刘磊还争取到了日本斯巴鲁公司和这家公司的车队,为本村的上舍小学捐献了价值10万元的体育器材、价值3万元的学习用品和衣物。

为丰富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自2009年以来,服务中心联系了中国农业大学、安徽义工联盟志愿者团队、浙江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大学生,假期到服务中心开展义务支教、心理咨询、扶贫结对等活动。

“每个孩子都来挑志愿者,谁和谁看着亲,就被孩子请到家里住,结成对子。”学生家长储杜鹃描述着志愿者到来时的热闹场面,“志愿者不够分,有的孩子还哭呢。”

“有数百名志愿者来过了,他们带来了山外的信息。山里太闭塞了。”采访中,刘磊表达了留守儿童接触山外世界的重要性。

从雇面包车到岳西县城,到与一些单位合作,异地参观;从池州学院的感恩之旅,到芜湖方特的游乐园之行,近年来,他总会绞尽脑汁带孩子们走出重峦叠嶂的大别山。

2009年和2011年,刘磊分别成立了“岳西义工公益联盟”和“爱心联盟”,前者是普通志愿者组成的,后者集聚了一些企业家和成功人士。

这两个公益组织的成立,已不仅仅将眼光停留在毛尖山乡,而是延伸到岳西、甚至安徽。“关爱不能仅仅局限在我们这一个地方。我们这些志愿者的力量可以集聚到一起,扶贫、济困、助学、助残。”

就这样,在社会各方力量的努力下,一张关爱网正逐步形成,刘磊这个“留守孩子王”的事业也越做越大。

坚守“代理爸爸”职责

因“穷”着办公益,四处找志愿者捐资,刘磊也备受争议。“为了出名”的质疑并没有随着荣誉的到来而消失。

“我也不反驳。比起在高原上的经历,这算不了什么。”对此,刘磊没有丝毫波动,“我的战友葬在川藏线上,我活着退伍了,难道不应该做点事?”

随着善举广为传播,“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安徽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也纷至沓来。

“这只是组织上对我的肯定。荣誉只能代表你的过去,你是比别人多跨了一步,并不能代表未来,对这些应该看淡。”

尽管如此淡然,今年5月,刘磊还是获得了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青年和青年集体的最高荣誉——“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但对于刘磊而言,这次获奖也意味着另外一个机遇。“科大讯飞公司已经跟我们签了长期合作协议,未来的10年,每年资助服务中心3万元。这样,我能带更多的孩子走出大山了。”

刘磊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曾有一些媒体想来抓拍留守儿童流泪的场景,但来到服务中心后却大失所望。镜头前的每个孩子都坚韧地、充满笑容地生活着。

“他们怎么不思念(父母)!还记得服务中心刚有电脑时,孩子们才知道可以与父母视屏通话。那一声‘爸爸刚叫出,就泪流满面。”

对于未来的路,刘磊只简单地用了两个字来概括——坚持。

猜你喜欢
岳西岳西县刘磊
老牛
真实型领导与团队创造力的关系研究
岳西高腔的发展历史述略
推动岳西县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探究
Rogue Waves and Lump Solitons of the(3+1)-Dimensional Generalized B-type Kadomtsev–Petviashvili Equation for Water Waves∗
岳西炒青记
二次根式中考热考啥
岳西县拖拉机变型运输机监管现状及对策建议
用生态文明铺就发展之路——访安徽省岳西县环境保护局局长程卫华
朋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