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创伤感染VSD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2-04-29 04:53陈海军惠永峰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25期
关键词:疗效分析

陈海军 惠永峰

[摘要] 目的 探讨VSD技术在骨科创伤感染中的治疗效果。 方法 将我院近几年收治的62例骨科创伤患者随机分成VSD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术后观察对比两组的疗效。 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间的治疗有效率及平均治愈时间均有显著差异(P < 0.05)。 结论 VSD技术治疗骨科创伤感染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VSD;骨科创伤;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 R681.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5—0149—02

The effect of VSD on treatment of trauma infect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CHEN Haijun HUI Yongfe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Lanzhou City Xigu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in Gansu Province, Lanzhou 73006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SD technique i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rauma infection in the treatment effect. Methods In our hospital in recent years treated 62 cases of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in traum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VSD group (32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30 cases), postoperative observation and comparison effects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therapeutic efficiency and average between cured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P < 0.05). Conclusion VSD technique in the treatment of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rauma infection effect, and wide application in clinic.

[Key words] VSD;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rauma; Curative effect analysis

封闭式负压吸引技术(VSD)是德国医生1992年首创的一种新型引流技术,该技术可以彻底去除创面、腔隙的坏死组织和分泌物,从而有效促进创伤的愈合,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推广应用。当前VSD技术已成为骨科和外科多种创面标准治疗模式[1]。现对我院32例采用VSD技术治疗的创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符合骨科创伤纳入标准的患者共62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最新的VSD敷料治疗。治疗组患者32例:女10例,男22例,年龄为18~52岁,平均(28.7±2.6)岁;其中感染陈旧创面9例,新鲜创面23例;上肢创伤11例,下肢创伤21例。对照组患者30例:女6例,男24例,年龄为20~55岁,平均(29.8±2.3)岁;其中感染陈旧创面8例,新鲜创面22例;上肢创伤10例,下肢创伤2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创伤程度及部位经统计,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全组62例患者,均为四肢骨科创伤,且同时不能实现I期缝合。同时排除伴发疾病或有严重并发症及新鲜创伤后继发严重感染的患者[2]。

1.3 手术方法

62例患者分组前,均给予常规清创术。治疗组32例在此基础上采用VSD敷料对创伤面进行覆盖,如果创伤面较深,则将VSD敷料填充底部,且不留死腔。然后以半透明薄膜封闭创伤面,同时给予负压吸引,开放负压在—125~—450 mmHg的压力下,当VSD敷料明显瘪陷说明负压有效;用敏感抗生素冲洗创伤面,术后5~7d后,将VSD敷料取出,同时取创面标本给予病原学的检查,同时对创面进行检查,若肉芽组织鲜红嫩活,必须当机给予缝合;如果此时还有较多软组织缺损,必须给予该患者第2次甚至第3次VSD覆盖,直到该患者创面肉芽新鲜再行植皮手术,进而修复创伤面。30例对照组患者:根据创伤面的基本情况1~2 d将敷料更换1次,对于创伤面较大的患者放置引流条,同时给予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同时5~7 d进行病原学的检查,直到患者肉芽鲜活后,直接缝合创面,对于部分创面较大、番茄肉芽生长不理想的患者给予皮瓣转移手术,进而消灭创面。

1.4 疗效的评定标准

①治愈:患者创面2周内完全愈合且创伤处表皮覆盖完好;②显效:患者皮肤大部分存活,且创伤面的分泌物减少,创伤面面积缩小,且有新的肉芽长出,但需要更换敷料,创伤面伤口在给予游离植皮术后达到愈合;③无效:创伤面分泌物多,原位回植皮肤不但未好转,而且出现坏死现象,无健康肉芽长出,且创面无缩小或扩大 。

1.5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以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 < 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的有效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愈和显效的患者的基本情况

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aP < 0.05)

2.2 两组治愈时间比较

治疗组和对照组之间平均愈合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 2 两组治愈时间比较(x±s)

注: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aP < 0.05)

3 讨论

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均显示VSD可以有效促进急、慢性创面的愈合,在创面愈合修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4]。疗效机制为:①负压吸引可持续吸引创伤面的坏死组织、渗出物以及细菌等,使患者创面引流区达到“零积聚”,进而给创面创造一个清洁的环境;②聚安酯薄膜的封闭直接将细菌屏蔽在外,同时有效阻止细菌进入到创伤口内,引起感染。聚安酯薄膜这一封闭的形式还可将引流动力的高负压得到有效的维持,从而有效与外界实现隔绝,防止患者创伤处的交叉感染和污染;③VSD技术还可有效降低创伤组织间压,以此来有效降低水肿的出现,提高创面的血流量,同时促进创面细菌和坏死组织的清除,增加毛细血管流量,修护细胞增殖同时加速创面肉芽的生长。此次VSD治疗组的32例患者创面肉芽生长均非常鲜活,基本将创面覆盖,且10例显效患者再次行游离植皮手术均一次成功。

3.1 手术注意事项

①彻底给患者清创处理,创面坏死组织是细菌繁殖过程中最主要的培养基。手术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清创后,松开止血带观察各组织的渗血情况,同时观察是否存在一些活性可疑组织,对于这些组织要及时去除。②将患者创伤面皮缘除去3~5 mm,充分利用皮肤的伸展性,以此缩小患者创面的范围,确保患者创面不留空腔。③手术中维持40 kPa持续负压吸引,除此之外,还必须保持管道通畅及敷料的潮湿,且其表面必须保持“桔子皮样”。如手术中管道出现堵塞现象,可通过向管道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来重装负压吸引。④敷料拆除之前,还必须给患者加适量利多卡因,因为利多卡因可有效避免拆除过程因敷料与肉芽粘连给患者造成的疼痛。

3.2 手术禁忌证和适应证

VSD的作用主要促进新鲜肉芽的长成,同时为二期创面的覆盖营造条件。手术应用范围十分广泛,骨科常见的适应证有:①损伤或开放性骨折不宜或不能一期缝合的创面;②手术以后渗出已经感染或需要引流的伤口;③各种位于体表的瘘管或窦道;④慢性和急性骨髓创面的修复;⑤其他难愈性创面和慢性创面。禁忌证:通向体腔或器官的骨髓炎、瘘管、伤口出现活动性出血、伤口有恶变等均不适宜VSD手术进行治疗。

3.3 VSD的优点

临床上慢性或难于愈合性创面常常合并软组织缺损,同时伴随较严重的感染和肌腱、骨等组织外露等情况,需要多次进行换药同时配合多次床边清创才能完成感染的控制,且严重的创面往往肌腱、骨外露创面邻近肉芽的组织生长不是特别理想。VSD技术在此方面与传统治疗则不同,它可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充分显示出其优势,创面的愈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4]。除此之外该项技术治疗期间,医护人员无需给患者进行每日换药,避免了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也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同时还减轻了患者的治疗费用,缩短治疗周期,且效果显著可靠。本组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以及平均愈合时间均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 < 0.05)。该结果与李建飞等人的文献报道相一致[5]。VSD作为骨科创伤感染治疗的技术之一,其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传统引流及换药技术,非常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裘华德,宋九宏.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

[2]郭佳莹,黄萍,曹文风,等. 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四肢软组织创面的研究进展[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0):106—108.

[3]尚琦松,吴兵,盛文辉,等. 负压封闭引流术在骨科大面积创伤中的应用体会[J]. 临床骨科杂志,2010,13(4):436—438.

[4]李东镖,武志坚,王霄虎.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治疗25例骨科创伤感染临床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2011,32(36):7703—7704.

[5]李建飞,黄巧玲. VSD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临床医学,2009,10(7):51—52.

(收稿日期:2012—05—21)

猜你喜欢
疗效分析
综合性护理干预在胸椎骨折治疗中的价值探究
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分析
经皮肾穿刺治疗梗阻性肾积水的临床疗效分析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初步分析与报道
不同出血量采用小骨窗开颅与常规骨瓣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对比研究
支架结合微弹簧圈技术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观察
胶原酶溶解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2769例临床分析
依替米星联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感染的疗效分析
血浆置换在重型肝炎治疗中疗效分析
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时机的临床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