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鞋”奏曲

2012-04-29 00:44谢祝芬
海外星云 2012年23期
关键词:鞋厂女鞋制鞋

谢祝芬

合作的老鞋厂里,二三个制鞋师傅正坐在鞋楦、工具堆中钉着鞋底。“林果良品”的老板曾信儒轻声说道:“从前我一直想逃离鞋厂,没想到最后还是回来卖鞋。”

心不舍逃兵入行

36岁的曾信儒是闻着皮革味道长大的,父亲曾在三重开设鞋厂,母亲则是女鞋厂务人员。在他的印象里,制鞋师傅言行鲁直,鞋厂环境脏乱闷热,“从小我就下定决心要跳脱这一切。”

后来,经历父母离婚,父亲工厂失火歇业,曾信儒确实一度远远摆脱鞋业,转投入文化事业,担任展览策展人。但在一次策展中,见到制鞋竟被列为“消失中的老行业”,他心头一阵酸,对鞋厂的抗拒转为不舍,“想到制鞋师傅们的手艺就要消失,我竟难过到超乎自己的想象。”

2006年,他开始计划卖手工男鞋,靠着父母当年人脉,试图说服制鞋厂为他制作少量的男鞋,但老师傅纷纷对他晓以大义:“台湾手工鞋已经被机械鞋和大陆鞋挤到没路生存,更何况是销路不多的手工男鞋。”

但曾信儒很坚持:“我很清楚自己不适合卖女鞋。”女鞋讲究流行变化,通常第一、第二季没卖出去,第三季先打折,第四季就得出清。而且,他很不习惯女生买鞋时的盲目,“我曾帮妈妈卖女鞋,明明告诉顾客她真的不适合这双鞋款,对方却从我手中抢走鞋子,坚持要买。”

他认为,男生买鞋相较理智,“男生讲究实用、舒适,宁可买一双价格高点,可以穿久一点的鞋;较少为了价位低,不顾一切买下明年可能就退流行的鞋。”

尺码众网拍起家

他先在奇摩拍卖网站试水温,虽然仅有的4款鞋子走“安全”路线,是师傅靠经验制作,并无设计感,但因为尺码大大放宽后,意外吸引不少特殊尺寸的客人上门。

渐渐地,网络商店的营业额从几千元冲到数万元,2006年底曾信儒辞去策展工作,正式成立“林果良品”,也自行设计开发鞋款。

“一开始,师傅很担心,毕竟开发一双鞋,不只要耗费3至6个月,还得先预备皮革,时间和预算都是考验。”但曾信儒再度取得老师傅信任,“他们被我对手工鞋的感情打动,愿意和我一起赌一赌。”

但鞋子版型有宽有窄,光看尺寸,有时仍难合脚。因此曾信儒将销售方式从网络拉到实体,在士林租了一间工作室,让客人可以现场试鞋。“我从来不向客人强行推销,而是先解释不同鞋款的特色,若是不适合,我也希望客人不要买。”因此,尽管一双鞋子价格为2000至7000元,但月销量仍维持在数十双。

开店铺月出新款

2009年,“林果”再度迁移,工作室扩大增加展示空间,开发新鞋款的速度从2个月开发一款,增加至一个月开发一二款;款式也从过去的“上班”、“正式”,增添了牛津、孟克、德比、沙漠军靴等欧美款式,及同为手工制作的乐福休闲鞋。

他卖鞋,同时附赠各种鞋款的故事。“像牛津鞋最大特色的鞋面封闭式襟片,是17世纪40年代牛津大学学生制服的一部分;沙漠军靴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英国军人在沙漠行军时穿着的款式。”

快速跃升至二三百双的月销量,也让那些情义相挺、陪曾信儒一起“干傻事”的老师傅吃下定心丸;挑战新款,更让他们重新燃起当年的热情。

曾信儒也从未忘记想要唤醒制鞋文化的初衷,他经常走访老制鞋厂,用文字、影像记录一双鞋从无到有的过程;只要客人有兴趣,他总是不厌其烦地拿出样鞋剖面,细细解说鞋子的构造和材质。“当穿鞋者和制鞋者有了连接,买卖鞋子就不再只是交易,而是互相了解后的交集。”

(编辑/袁红)

成功关键

从传承制鞋工艺的角度出发,连接手工制鞋师傅与顾客关系,让穿鞋者在选鞋之外,也能了解制鞋过程和细节。不追求流行,坚持实用和舒适路线,符合多数男性顾客购买习惯;订做尺码范围,较一般量产鞋选择多,吸引超小或超大尺码的特殊顾客群。

意 见

辨识度高:相较女鞋,男鞋市场属于小众,但坊间少有同时拥有设计能力及固定手工师傅配合的男鞋店家,加上“林果良品”兼顾设计感和舒适度,因此在男鞋业中具独特性,辨识度颇高。

加强曝光:目前能见度较为不足,加上大部分台湾男性对穿搭较为被动,因此市场规模较难突破,若能加强能见度,提升男性买鞋的主动性,应可在营运方面更上层楼。

猜你喜欢
鞋厂女鞋制鞋
旧时连州
设计不“南”2020/21秋冬女鞋8大趋势剧透来袭
基于MAYA和Unity3D的在线定制鞋系统
俄媒:火灾造成7名中国人死亡的鞋厂房东已被软禁
俄媒:火灾造成7名中国人死亡的鞋厂房东已被软禁
浅析纳米抗菌材料在制鞋研究中应用
手工制鞋全程LOOK
温州市民营制鞋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中国女鞋之都8·18冬靴订货会 成都女鞋再放异彩
中国女鞋之都秋冬女鞋补单订货会再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