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仪/编辑
把电视变得互联网化,无疑是对传统电视业的利益发起挑战,这是很多技术公司试图进入的一个封闭领地,也是最有挑战性的一个市场—谁都知道电视受众在中国市场的广泛性,以及它背后的规模庞大的广告资源。这个平台价值与年轻人使用互联网的热情结合起来,其能量不可低估。有意思的是,电视业对新技术的排斥是一个全球性现象,1960年代的美国有线电视的命运就是这样。这项能够增加频道数量,提升画面质量,并能传播至更偏僻地区的创新,遭到了当时的“免费”电视业的联合攻击。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颁布法令禁止大城市和城镇发展有线电视,理由是:“为了公共利益。”
但事实证明,创新是一股不可逆转的潮流。现在,绝大多数美国家庭都在使用付费电视,当初的争论和封杀现在看来毫无意义。套用当年判定AT&T败诉的美国法官的话:用户具有合理使用产品的权利。同样,现在已成为产业主流的有线电视帝国,又在拼命阻挠新的破坏性创新的进入。互联网电视产业正在兴起,三家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都在力图把电视机打造成一个计算平台—在那个世界里,传统电视内容将从王者变身为一个应用,而连接起数字电视机和互联网的盒子,将成为利润链上的主导者。但目前,无论是Google TV还是Apple TV,都受到了主流广播公司的封锁,这意味着,你即便可以通过盒子连接互联网,也不能观看直播节目。就连进展稍显顺利的微软Xbox也不例外,与它合作的有线电视巨头康卡斯特仅允许观众在这个设备上观看点播而非实时的电视节目。
在中国,11月14日,小米科技高调发布小米盒子,为互联网高清机顶盒。但事隔一周多,11月23日,小米科技就宣布因“系统维护”原因,停止了其互联网机顶盒的视频服务。事情当然不只是“系统维护”这么简单,业内的普遍说法是小米盒子触碰了广电总局对互联网电视产品的监管“红线”,雷军试图用互联网的方法改变电视屏幕的设想就这样触了礁。
尽管小米科技把小米盒子定义为小米手机的一款配件,但其让用户在电视上免费看互联网影视的特性又决定了它本质上就是一个OTTTV(基于开放互联网的视频服务)盒子。而在国内,OTTTV盒子还是一个处于灰色地带的新生事物,因为国内OTT服务是通过公共互联网面向电视机传输的,由国有广播电视机构提供视频内容的可控可管服务,例如国内市场上销售的互联网电视一体机就内置了OTT服务。
事实上,广电总局对于OTT服务有着明文规定,俗称“181号文”规定:互联网电视集成机构所选择合作的互联网电视终端产品,只能唯一连接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终端产品不得有其它访问互联网的通道,不得与网络运营企业的相关管理系统、数据库进行连接。尽管小米盒子并非互联网电视一体机,但将其接入电视以后,它的功能实际上就是一个OTTTV盒子。显然,小米盒子逃不过“181号文”的监管。
本来雷军采用了一个“打擦边球”的做法试图绕过监管问题,但在众目睽睽之下,小米盒子仍难过关。小米盒子的做法是跟拥有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资质的杭州华数合作,同时也与包括PPTV、风行网、搜狐视频、腾讯视频、豆瓣电台及宝开游戏等内容服务商达成合作,这显然是“一脚踏两船”的招数。在用户实际使用小米盒子的过程中,PPTV、风行网、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互联网视频内容其实都绕开了杭州华数的互联网电视集成平台直接到达用户跟前,这明显违反了“181号文”对“唯一”的要求。
对于小米盒子的“触礁”,雷军和小米科技都没有官方回应,外界对其做“盒子”的动机也有诸多猜测。有观点认为小米盒子只是雷军的试水行为,小米电视才是真正的目标,小米盒子的作用是试探广电总局的底线。也有分析认为雷军在小米2代手机刚上市不久就急着推小米盒子,显示基于打破手机业务的天花板:与小米1代上市时相比,四核小米2代价格优势并不明显,目前市面上包括联想K860、华为荣耀2和谷歌LGNexus4在内的四核手机的性价比均不逊色于小米2代;同时,业界对小米手机的供货量及“期货手机”模式也提出越来越多的质疑。
目前,中国将普遍意义上的互联网电视切割成三份,发三种牌照:一个是IPTV,通过电信网接入;一个是数字电视,通过有线数字电视网接入;一个是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电视,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普通网络接入。这三个都有牌照,而且只发给国家广电总局认可的广电机构。截至目前国内共发布了7张互联网电视牌照,分别是央视国际CNTV(中央电视台为申请主体)、杭州华数(浙江、杭州电视台联合申请)、上海文广百视通(上海电视台为申请主体)、南方传媒(广东电视台为申请主体)、湖南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中央人民电台。
按照技术分类,小米盒子等互联网机顶盒属于OTTTV,即开放的互联网视频服务,终端可以是电视机、电脑、机顶盒、PAD、智能手机等。目前国内对厂商提供OTTTV服务有3个基本要求:1.其播出平台,必须由获得牌照之集成服务商(央视、文广、华数)提供;2.其内容来源,必须由获得互联网内容服务牌照的广电播出机构提供;3.电视设备中对播出平台及内容来源的集成要求,即一台电视机只能植入一家集成商的客户端,但同一品牌不同型号可以植入不同的客户端。
显然,在互联网视频内容进入电视屏幕这件事情上,牌照是绕不过去的。而牌照所代表的就是一个播控平台,实现播出的视频内容可控的目的。一家既从事互联网视频服务,也提供OTTTV盒子服务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在互联网电视服务上,播控平台的角色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硬件必须接入一个具有合法资质的播控平台,前述多家具有播控平台资质的企业本身也有提供互联网视频服务,那么,硬件企业可以选择既使用其播控平台,也使用其内容服务,实现一站式合作;硬件企业也可以选择跟其他互联网视频内容供应方合作,前提是后者也同样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内容牌照,然后将后者的互联网视频内容接入播控平台,接收播控平台的统一管理,这种情况下,播控平台就是一道门槛。
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视频互联网机顶盒(OTT 盒子)销量达100多万台,业内估计今年每个月达到1000万台。但深圳10:402012/11/28一机顶盒生产商相关负责人称,按照目前的情况,预计2012年国内OTT盒子的销量只有约380万台,其中80万台是安卓平台、300万台是Linux平台。事实上,小米并非是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此前盛大互动娱乐有限公司也曾推出过“盛大盒子”,但在带宽和政策的双重限制之下失败了。
此外,市场竞争无序也是困扰互联网“盒子”们的一大因素。业内人士认为,困扰OTT行业的最大问题是目前尚未找到盈利的商业模式,又没有好的用户体验。未来,内容运营商都必须找牌照商才能分发内容,盒子由运营商集中采购,送给消费者。消费者购买一年宽带费,免费获得盒子。预计2015年,OTT盒子的销量才会超过IPTV盒子,成为仅次于有线电视的第二大服务商。只有达到一定数量,才会降低成本,实施内容付费、上传广告,从而实现盈利。
在小米盒子宣布暂停视频服务的隔天乐视TV就发布了一条关于牌照的微博,乐视方面表示有牌照的盒子才是好盒子,并意有所指的说好盒子‘不会“系统维护”,也不会“暂停所有视频内容服务”,并强调乐视tv是有广电牌照合作方的盒子。
乐视是国内第一家进军OTT机顶盒的互联网公司,为了保险乐视一开始就选择了站队在广电一侧。今年1月,乐视就与CNTV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依靠着CNTV这颗牌照大树,乐视再也不用担心违法的问题。与CNTV绑定之后,乐视将自己的所有内容放到CNTV的播控平台,大力支持广电可管可控的政策。果然有牌照的盒子才是好盒子,小米暂停视频服务了,乐视TV却一路顺风顺水。目前乐视正准备发布器最新的互联网机顶盒C1,据记者得到的消息,预计乐视C1机顶盒会在12月上旬发布。
在中国发展互联网电视,政策是绕不开的一环,乐视深谙中国广电行业的原则,坚持走正道。“海量内容,真的高清!内容来源,真有保障!”乐视TV微博上的宣言正说明了目前中国发展机顶盒的方向,难怪乎乐视TV能在众多盒子中笑看风云。小米与乐视,没拍照和有牌照,结局却截然不同。
另外,国内近期比较热的是同洲机顶盒,据悉,同洲将在12月5日发布其全新的多屏互动战略产品,包括以机顶盒飞BOX为核心的手机飞Phone、飞PAD等机顶盒互动周边产品。同洲在如此风口浪尖的情势下发布机顶盒,是否会陷入小米盒子“封杀门”的困境中去呢?
据相关业内人士猜测,同洲机顶盒将会有如下三种命运:1.同洲机顶盒将会重蹈小米机顶盒的覆辙,触犯广电总局相关政策,被广电封杀在摇篮之中;2.同洲将绑定某广电授权牌照运营商,以合法、正规的形式进行联合推广;3.此次即将发布的机顶盒仅仅是同洲原有广电版机顶盒产品的新款,只是附加了一些周边操作配件;
同洲电子是国内最早的机顶盒厂商,目前在国内覆盖8000万以上的广电用户,是中国机顶盒龙头企业。无论从技术端到产品端,还是后面的服务水平,同洲应该是机顶盒这一领域根基最深、积累最厚的。在此之前,同洲就已经发布过多款针对广电体系内各运营商定制的机顶盒产品,结合上面所述,同洲此次大张旗鼓的发布全新机顶盒,前途究竟会怎样,还得等到12月5日之后才能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