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俊成 严金岗
[摘要] 目的 评估MRI动态增强扫描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鉴别及诊断价值。 方法 选择经FNC证实的甲状腺纤维腺瘤患者32例,甲状腺癌患者30例,均进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比较不同病变的影像学特点,测量感兴趣区及周边组织信号值,比较不同病灶在不同时间的强化值,绘制TIC曲线,比较不同结节的TIC差异。 结果 平扫甲状腺腺瘤表现为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甲状腺癌表现为T1WI不均匀低信号,T2WI多为不规则高信号,增强扫描均见不同程度强化,MRI增强扫描甲状腺癌1、2 min强化率高于甲状腺腺瘤,TIC曲线甲状腺癌同甲状腺腺瘤存在明显差异,MRI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腺瘤的诊断率高于MRI平扫。 结论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MRI动态增强扫描均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TIC也存在显著的差异,MRI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甲状腺结节的鉴别及定性诊断。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MRI;动态增强扫描;TIC;定性诊断
[中图分类号] R736.1[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3-9701(2012)29-0097-03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的甲状腺疾病,结节的定性诊断是甲状腺结节治疗的关键问题,一直以来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依据FNC检查,近年来伴随影像技术的发展,采用影像学手段对甲状腺结节定性诊断的准确率不断提高,MRI是较为精确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提供受检部位的组织形态特征、生化代谢及血流状态等信息[1]。我院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结节性疾病进行定性诊断,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月经FNC病理诊断明确的甲状腺纤维腺瘤患者32例,其中女30例,男2例,年龄29~68岁,平均(47±11.6)岁;选择甲状腺癌患者30例,其中女29例,男1例,年龄33~70岁,平均(48±14.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扫描方法
患者MRI扫描均使用西门子1.5T磁共振机及成像系统,扫描采用头颈联合表面线圈,自回旋波及快速回旋波扫描,水平、矢状位及冠状位扫描,平扫横断位采用自旋回波序
列T1WI和T2WI,参数设置,层厚2 mm,矩阵:256×144,FOV:80~220 mm;横轴位SE T1W1 TR,400 ms,FSE T2WI TR/IE 300 ms,动态增强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层厚2 mm,持续扫描8~10个动态,时间约8~10 min,钆苯酸葡胺(通用电气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用量(0.1~0.15) mmol/kg。采用静脉团注后1、2、4、8 min进行扫描。
1.3 影像处理
数据采集完毕后输入后工作站进行图像处理,依据强化时间及感兴趣区影像强度绘制TIC曲线,TIC曲线形态按Buadu标准分为Ⅰ、Ⅱ、Ⅲ、Ⅳ四种类型[2],Ⅰ型为速升速降型,Ⅱ型为速升缓降型,Ⅲ型为缓慢上升型,Ⅳ型为轻微增强型。强化率(E)=[(增强后的信号强度值-增强前的信号强度值)/增强前的信号强度值]×100%[3]。
1.4 影像学诊断
图像及TIC曲线由两位副高级以上职称影像学诊断医师进行诊断,诊断意见不一致时科室集体讨论决定最终诊断,诊断率=(阅片诊断例数/病理诊断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5统计学软件,数据记录为[n(%)],计量资料不同时点进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 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RI平扫及动态扫描甲状腺良恶性病变的影像学特点
3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中27例为单发病灶,5例为多发病灶,病灶形态规则,边缘清晰,病灶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病灶较大者周围可见明显包膜,增强扫描T1WI上显示稍低信号,增强扫描可见腺体强化,包膜轻度强化,见图1。30例甲状腺癌MRI扫描可见病灶单发,肿物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T1WI上显示不均匀低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多为不规则高信号,部分肿物中心T1WI呈现低信号,T2WI呈现高信号,部分病灶可见T1WI及T2WI均为低信号的钙化病灶。增强扫描可见肿瘤呈不均强化,与周围组织的界限不清晰,无明显包膜形成,或可见周围血管僵硬、管腔不规则及周围环形强化或不规则强化影,见图2。
2.2 MRI动态增强扫描甲状腺良恶性病变强化率
两组患者MRI增强扫描结果显示,两组病变最大强化率无显著差异,MRI动态增强扫描甲状腺癌的第1分钟和第2分钟的强化率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MRI动态增强扫描甲状腺良恶性病变强化率比较(x±s)
2.3 TIC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差异
甲状腺腺瘤TIC以Ⅰ、Ⅱ型曲线为主,未见Ⅳ型曲线,甲状腺癌以Ⅲ、Ⅳ型曲线为主,未见Ⅰ型曲线,见表2。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TIC曲线类型存在明显差异(图3、4)。
2.4 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率
MRI平扫对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的诊断率分别为68.8%及60.0%,MRI动态增强扫描对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的诊断率分别为96.9%及93.3%,MRI动态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癌及甲状腺腺瘤的诊断率高于MRI平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3 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对甲状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率比较[n(%)]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的甲状腺病变,大宗的病例报道结果显示,术前影像学能够定性诊断的比例约为70%,提高影像学的诊断率对于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检查方法较多,如彩色多普勒超声、放射性核素扫描及MRI扫描等,CT及MRI检查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阅读的影像学资料,是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3],CT检查近年发展较快,甲状腺结节的MRI检查由于技术条件等原因限制,临床应用相对较少,限制了其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价值的发展。MRI的成像原理与CT、放射性核素扫描等不同,MRI信号的强弱有赖于局部组织氢离子的分布及有序排列,能够反映受检部位的细胞的功能状态、水分子的微光活动以及局部微循环的通透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肿瘤组织的生长及凋亡情况、病灶的组织特点及分布等[4]。
在对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的MRI动态增强扫描中发现,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MRI平扫及增强扫描上均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5],甲状腺腺瘤在平扫上病灶形态规则,边缘清晰,病灶T1WI呈等或低信号,T2WI多呈高信号,病灶的信号强度较为均匀,而且在病灶周围可以见到T1WI低信号的纤维包膜,甲状腺癌MRI扫描肿物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T1WI上显示不均匀低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多为不规则高信号,部分肿物中心T1WI呈现低信号,T2WI呈现高信号,在甲状腺癌中,T1WI及T2WI的信号强度不均匀,其同甲状腺癌病灶的内部肿瘤组织的增生状态及肿瘤组织的液化坏死有关[6]。在强化扫描时,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均获得不同程度的强化,甲状腺腺癌的强化程度明显高于甲状腺腺瘤。MRI的强化剂为GD-DTPA,其强化的程度及速度取决于病灶部位的微血管密度及组织细胞的渗透情况[7]。在微血管密度高及组织细胞渗透性高的情况下容易获得快速强化。在TIC曲线的比较也证实,甲状腺腺瘤TIC曲线以Ⅰ型、Ⅱ型为主,甲状腺癌TIC曲线以Ⅲ型为主,两者曲线比较存在明显差异[8],甲状腺癌的TIC曲线类型说明甲状腺癌组织的微血管密度较高,对比剂快速进入肿瘤组后微静脉能够快速排出,进入组织间隙的对比剂较少,因此表现为速升、速降或快降型曲线,而甲状腺腺瘤组织的微血管密度稀少,造影剂进入组织后能够在组织间隙滞留,是TIC曲线缓慢下降的主要原因。在对MRI动态增强扫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效果评估中发现,MRI动态增强扫描对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癌的诊断率均高于MRI平扫,具有理想的诊断效果,研究结果说明,甲状腺良恶性结节在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上具有特征性的影像学特点,MRI平扫结合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甲状腺结节的定性诊断。
[参考文献]
[1]徐光炎,金琼英,沈巨峰,等. MRI 动态增强联合DWI对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J].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2,18(2):130-133.
[2]Buadu LD,Murakami J,Murayama S,et al. Thyroid lesions:Correlation of contrast medium enhancement patterns on MR images with histopathologic findings and tumor angiogenesis[J]. Radiology,1996,200(74):639-649.
[3]翁卿吉,金赞辉,李建一. 甲状腺肿瘤MRI动态增强模式研究[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8(8):132-133.
[4]叶叔文,吴建超,林黎明,等. 甲状腺癌的CT和MR诊断[J]. 浙江临床医学,2007,9(5):711.
[5]刘安龙. 动态增强 MRI 在诊断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评价[J].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7):2242-2243.
[6]靳勇,强金伟,冯琴,等. 甲状腺结节的MR扩散加权成像与病理对照[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2,28(2):256-260.
[7]蒋春,冯琴强,金伟,等. 甲状腺结节的磁共振灌注成像诊断[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2011,17(1):18-22.
[8]李若坤,强金伟,刘伟,等. 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 放射学实践,2009,24,(7):719-722.
[9]冯琴,强金伟,史继敏,等. 甲状腺结节的MR灌注加权成像与血管生成相对照[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1,27(5):930-934.
(收稿日期:201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