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后”高官分析

2012-04-29 00:44:03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人民论坛 2012年25期
关键词:省部级高官群体

当前,全国新一届省级党委领导班子换届完成。此轮人事调整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不少“60后”官员迈入省部级领导干部行列,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据不完全统计,现任“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共有161位,其中1960年(含)后出生的省级常委118位。

这些“60后”高官年轻务实、政绩斐然,且富有个人魅力,被称为“青年政治家”。社会各界对这一群体关注度颇高,对一些“60后”高官的报道也时常见诸报端,但目前尚缺乏对这一群体系统全面的分析。

时代总是会给身处其中的人物赋予特定的印记。与“40后”、“50后”,以及“70后”、“80后”相比,“60后”显然有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普通人如此,领导干部更是如此。《生于60年代》一书曾如此描绘着这一代人,“在嗷嗷待哺的时候,迎来了文革;在接受知识的时候,迎来了科学的春天;在逐步建立世界观的时候,迎来了思想解放……”那么,这个时代赋予了“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群体怎样的印记呢?他们的成长路径有何不同?他们的性格特征、执政特点如何?他们有怎样的领导风格?

党派、学历、经历、籍贯是影响“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成长升迁的四大因素。据现有的公开资料统计得出,八成以上“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为中共党员、近九成“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具有研究生学历、多数“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有交叉任职经历。

在执政特点上,这一批“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具有“懂经济、高知化、专家型”的特点,有的曾是各自领域有成就的专家,有的曾长期担任大型国有企业的高级管理职位。他们大都有较长时间的基层工作经历,又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组织领导社会化大生产的丰富管理经验,学习研究能力和适应能力强,思维活跃,活力四射,敢闯敢干,富有开拓创新精神,容易理解和接受新事物、新思想、新观念,国际视野开阔。

在领导风格上,这些“60后”高官更加注重民生,更加亲民务实,且具有包容性较强、注重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等特点。

虽然今日的“60后”高官具有很多优势,但在个别方面也有不足。比如有的人专业能力和业务素质较强,但是理想信念、宗旨意识等有待进一步提升、加强、锤炼;有的长期工作、生活于城市或发达地区,未经艰苦环境的历练,对贫困地区的问题和底层百姓的疾苦体验不够,等等。

渐任要职的“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正在成为中国政坛的“中坚力量”。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维护和巩固,都与“60后”省部级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紧密相关。相信随着这一群体的成长,中国改革创新、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将呈现新的气象。

——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

猜你喜欢
省部级高官群体
淮委党组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治淮(2022年8期)2022-09-03 03:42:42
云南警官学院完成四项省部级厅级等科研项目课题结项
通过自然感染获得群体免疫有多可怕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群体失语”需要警惕——“为官不言”也是腐败
当代陕西(2019年6期)2019-04-17 05:04:02
10《百骏图》:清廷洋高官的中西绘画大融合范本
艺术品鉴(2017年11期)2017-04-23 05:17:14
上半年230名省部级官员履新
韩国高官配偶套上了“紧箍咒”
2015年河北省地矿局获省部级科技奖项目
河北地质(2016年1期)2016-03-20 13:51:57
国外高官的财产公示
关爱特殊群体不畏难
中国火炬(2012年8期)2012-07-25 09:2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