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教学语言是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符合教育教学需要、遵循语言规律的职业语言。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说明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课堂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交流,“都必须以语言为凭借。教师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精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把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并开启心智,陶冶情操,获得精神上的满足,从而更好地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初中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引导学生感悟人生的意义,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基本的善恶、是非观念,学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的课程,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思想品德教师运用教学语言时必须注意真善美的结合,建构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与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社会生活的有机联系,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远离假恶丑。
一、真是思想品德教师教学语言的灵魂
1.语言要准确简炼
语言要科学与准确,严谨和规范,使学生得到科学的信息,这是思想品德教师教学最基本的要求。思想品德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观点和社会科学基础知识,对学生较系统地进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思想教育的一门课程。它的基本概念、原理、观点很多,都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性,有时往往一字之差,会有不同的含义。如:生产与生产力、罚款与罚金、刑罚与刑法等,因此,每句教学语言都不能有半点的模棱两可和含糊不清。简炼就是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少说废话,用较少的语句表达更丰富的内容,提高语言的质量。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要提纲挈领和简明扼要地表达基本原理、主要观点、重点、难点。学生已知的或不重要的要少说或不说,点到为止;学生不了解的或重要的,要多说或详说,并要说得恰到好处。有详有略,详略得体。腾出一定的课时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和练习,减轻作业负担,提高学习效率。
2.语言要具有逻辑性
语言要有逻辑性指课堂教学语言要前后一贯,上下承接,顺理成章,合乎思维的逻辑结构、规则和规律。思想品德教材中,有些概念、观点,论述起来比较复杂,三言两语说不清楚。所以通常把要说明的观点分解成几个相互关联的层次,然后逐层进行分析和阐述。教师在教学中,要沿着学生逻辑思维的常规顺序,一层一层地展开说理,一步一步地进行分析,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层递进,逐步深入。这样,说理充分,论证周密,既可以全面阐发概念、论点的丰富内涵,又可以深刻地揭示概念、论点的理论深度。
3.语言所例举的事例、数据要真实
现行初中思想品德教材通篇列有大量充分佐证的材料和数据,这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近几年招考试卷中有各种材料型的题目,这些都告诉我们平时教学中要把材料数据的教学摆在重要的位置上,不可一言带过,首先就要把书本中的材料和数据运用好。但我们都知道,课本中的材料及数据具有相对的滞后性,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要善于搜集和利用好国内外的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重要事件及相关数据。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来源渠道广泛,信息内容良莠不齐,有些“事实”不一定是事实,有些认识观点尚有很大争议,有些数据经不住推敲等,这就要求思想品德教师选用权威媒体刊登的信息,如《半月谈》、《时事》、《参考消息》等。
二、善是思想品德教师教学语言通向学生心灵的钥匙
1.语言要亲和友善
“感人心者,莫乎情”。亲切、感人的教学语言能使学生保持积极舒畅的学习心境,唤起学生的热情,从而产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思想品德教师在教学中,无论传授知识,还是对待学生,语言都应亲切,富有情感,做到多鼓励,少指责;多肯定,少否定;多进行正面引导,少板起面孔训人
2.语言要赋理于情
思想品德课基本上是诉之于“理性”的,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是讲“大道理”的。思想品德教师不应就理说理,而要巧妙地把深刻的道理寄寓于情意洋溢的语言之中。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以“情语”表达“理语”,这种“理”,更能使人心悦诚服,感人肺腑。因而,教师在课堂上要紧紧围绕教材,机智地随境生情,以脉脉含情的语言,去叩开学生的心扉,使思想品德上的道理有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着学生,使学生对你讲述的一切乐于接受。如讲授“我爱我家”时,可设置“我和我的家”、“真情故事”、“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等环节让学生感受、表达对父母、家的爱。
3.语言必须坚持以正面教育为主
正面教育就是对学生进行符合执政党、政府施政需要以及符合伦理道德、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文化需要的政治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在教学中,要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准确把握课程目标,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
思想品德课不能变成脱离实际的空洞说教,必须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对各种社会热门话题,如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必坚持正面教育,正确引导的原则。对一些比较棘手,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易于引起学生产生疑惑的与教材理论知识相碰撞的社会热门话题,也不能回避,必须加强正面引导。
三、美是思想品德教师教学语言的最高境界
1.语言要讲究形象美
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思想品德和语文不同,语文教材里有不少课文是文学作品,它们本身就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而思想品德课几乎全是抽象性的说明和理论性的阐述。这样,思想品德教师对形象语言的掌握就必须根据具体的课文章节内在蕴含的实际情况,把教材的理性语言熔铸提炼,使概念性的语句化为形象鲜明的画面,创造出特定的情境,并诱导学生进入这一情境,让他们流连其中,吮吸知识的花蜜。如讲授法律有关知识时,可引用相关案例作为背景材料,教授我国的基本国情时,可引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时事信息作例证等。
2.语言要讲究激情美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性的话语比单纯的理论性话语,更能收到好的教育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中,语言要富有激情,自身激昂的情绪感染学生,使自己的教学语言煽起学生的思维热情,起到“扇子”作用。教师教学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需要,使课堂教学语言具有张弛有致的抑扬美,缓急相间的节奏美。急时,使学生情绪亢奋,触发思维,加深理解;缓时,使学生有较充裕的时间去思考、判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整个课堂气氛活而不乱,井然有序而不致沉闷。
3.语言要讲究幽默美
英国学者鲍门说过:“理想的教师应当达到艺术化的教学水平,善于利用幽默来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更好。”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教师恰当地运用丰富的比喻、富有哲理的笑话、诙谐的寓言等都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由沉闷变成活跃,激发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在笑中理解幽默中所蕴涵的深刻知识。如用“卖拐”这个小品来反映社会不法经营的奸诈,用“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来表达对生活要不怕挫折、保持乐观等。
4.语言要讲究文学艺术美
思想品德课堂既是知识的培养,又应是情操、素养的养成。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引用一些名人名句、名曲、成语、典故,使语言丰富多彩。一是引用诗词。我国古今诗词、谚语等本身含有丰富的政治信息,如果思想品德教师在课堂上适当地运用这些含有政治信息的诗词和谚语,不但学生爱听,而且可以使课堂气氛活跃,课堂增彩添色,学生学习兴趣大增,学习思想品德的积极性得以大大提高。如讲到违法行为必受惩时,引用“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讲到一般违法与犯罪联系时,引用“从小偷钉,长大偷金。”等。二是引用歌曲。好的歌曲,不仅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能陶冶人的情操,使人展开丰富的想象。在思想品德课中运用歌曲进行教学,对于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有着积极作用。如讲到父母的爱时,可引用歌曲《烛光里的妈妈》,讲到社会需要爱时,可引用歌曲《爱的奉献》,讲到爱国时,可引用歌曲《我的祖国》、《春天的故事》等。
教学语言的追求是无止境的,思想品德教师一方面必须不断学习,拓展自己的语言素养;另一方面要加强语言的加工和锤炼,以使自己的教学语言日臻科学和艺术。
(张建,南京市浦口区教育局教科室,21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