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方
正是我们曾经十分不屑的那些很土、很山寨的自主品牌的存在,才让我们的市场不至于被寡头垄断,因为自主品牌的每一点进步都会逼迫那些主流厂商降低价格、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消费者才能因此受益,在很多领域莫不如此。
在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都羞于承认自己的判断力有问题,我也是这样,而且我一直以拥有超强直觉而自恃。但在某些时候,我很乐意承认自己确实是看走眼了。
多年前第一次参加吉利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时,我一边听台上的慷慨激昂一边在心里暗自摇头,还悄悄对熟识的媒体朋友断言:这样的企业也敢玩汽车?绝对撑不过5年!没想到,如今差不多两个5年过去了,吉利的表现一次次地让我大跌眼镜,人家不但没倒闭,还越活越滋润了,不仅进入中国汽车行业十强,还成了国际化经营的典范。特别是近两年,总有惊艳之举,2010年完成了收购沃尔沃100%股权这样的大手笔,2011年连续拿下EuroNCAP的四星和C-NCAP的五星成绩,EuroNCAP的四星更是创造了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前所未有的最好成绩。我当初的预言与这些年发生的事实相去甚远,如今倒常常被朋友拿来取笑一番,我也再不好意思提什么第六感超强之类的话了,感觉相当灰头土脸。
说实在话,像我这样的自主品牌怀疑者绝对不在少数,我们不是在用理性思考,而是凭一些靠不住的直觉甚至偏见就轻率地下结论。中国的自主品牌差不多都是像吉利这样一直处在质疑声中一路跌跌撞撞而来的。一些消费者对它们将信将疑,政府采购中也少有它们的身影。直到他们通过艰难打拼争得一片天地,赢得市场尊重,人们才开始慢慢改变偏见。事实上,正是我们曾经十分不屑的那些很土、很山寨的自主品牌的存在,才让我们的市场不至于被寡头垄断,因为自主品牌的每一点进步都会逼迫那些主流厂商降低价格、提供更好的服务,作为消费者才能因此受益,在很多领域莫不如此。
自主品牌的存在价值不容置疑,他们的自身努力也是显而易见。然而,从根本上说,自主品牌发展的环境还是相当艰难,为了取得与国际大牌同样的地位他们往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为什么我们身边还是有不少人对自主品牌天生地不信任,常常习惯性地将其山寨化?为什么所有自主品牌都毫无例外地在成长中不断遭遇质疑甚至嘲讽?究其原因,当然有自主品牌自身的问题以及部分国人的洋货崇拜情结等,撇开这些老生常谈,我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很可能根源于我们内心崇拜权威的潜意识,而在现实中,崇拜权威的潜意识又符号化为名牌崇拜、主流崇拜,不知不觉中控制着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使得我们不自觉地对看似非权威的一切产生天然的排斥心理,仿佛这样就能使卑微的我们离权威离主流更近。这种潜意识也许更近似一种奴性,降低了我们对多元化、对新鲜事物的接收能力。
当然,从另外的角度看,批评和质疑并不是坏事,消费者的质疑正是品牌成长最好的动力,对自主品牌更是这样。关键是自主品牌如何对待批评和质疑,是灰心丧气、自暴自弃、消极抵触、我行我素,还是虚心倾听、认真改进、志在高远、脚踏实地。不同的态度一定导致不同的结果,不在质疑中成长,就在质疑中沉沦。说到底,自主品牌的成长的确需要相关政策的扶植,但其前途不能完全寄希望于政府,而是要寄望于市场的支持,其实也就是消费者的信心支持。你越不相信我,我就越要做得更好证明给你看,这才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也是自主品牌应有的风骨。有句名言说得好:在别人的蔑视中获得成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因为这证明你不但战胜了自己也战胜了别人。这句话非常适合送给在艰难中努力成长的自主品牌们。
吉利没有在我等怀疑者的质疑中迷失自己,对此结果我“愿赌服输”,而且十分钦佩吉利的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