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翘楚 谁领风骚(续)

2012-04-29 16:44李烈初
收藏界 2012年3期
关键词:包世臣赵之谦吴昌硕

李烈初

《海派翘楚 谁领风骚—赵之谦、吴让之“海派”考略》一稿,我从起意到脱稿,花了好几年时间。按照胡适“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治学方法,我在脱稿后,仍没停止过寻求佐证。皇天不负有心人,近年又陆续搜集到一些资料,更足证明拙稿立论不诬。兹按资料所得时间前后排列,作为续篇予以披露,望读者能体谅我一片苦心,勿以拉杂多事为嗤,是为万幸!

—题记

(一)吴昌硕赞扬沙孟海“传让翁”

现代著名书法家沙孟海(1900-1992年),原名文若,浙江鄞县人,擅诗文,工书法,篆刻。乙丑年(1925年),沙孟海只有二十六岁,出了本篆刻拓本《兰沙馆印式》。当时,吴昌硕已八十二岁,看了沙孟海的拓本,极为赞许,主动写了首诗送给他:

“浙人不学赵叔,偏师独出殊英雄。

文、何陋习一荡涤,不似之似传让翁。

我思投笔一鏖战,笳鼓不竞还藏锋。

文若先生正之。乙丑四月,老缶(吴昌硕号老缶)读竟书。”(图1)

“赵叔”即赵之谦。“偏师”原指主力军以外的部分军队,此处可作“奇兵”、“异军”解。“文、何”指明朝的文彭、何震。古代以铜、玉为印章,多由工匠刻制。元末明初流行石章,始涌现大量文人篆刻家,而石印边款,始于文、何。“文、何陋习一荡涤”,意为沙孟海的偏师独出,使以文、何为正宗的守旧派受到冲击、涤荡。“让翁”,指宗汉印、皖派印学的吴让之。“投笔”,指不用毛笔,改用刻刀。“笳鼓”,胡笳、战鼓,指军乐。“不竞”,指竞争失败。“藏锋”,锋,刀锋,指刻刀,犹言搁笔、搁刀,自我藏拙。

全诗可译白为:你是浙江人,不摹仿浙江的赵之谦,而异军突起,堪称英雄。敢于冲击正统派的陋习,风格接近崇尚汉印、皖派的吴让之。我也曾操刀篆刻,也思参与印坛鏖战,可惜进军不利,只好搁刀藏拙了。

吴昌硕,作为“海派”诗文、书画、篆刻全面发展的主帅,对后起之秀,如此谦逊,实属难能可贵。吴昌硕对潘天寿、吴之,都作过类似的诗歌,可谓奖掖后进,不遗余力。

(二)赵云壑学“让翁”

我在一个展览会上见到一幅赵云壑的《竹子桃花图轴》(图2),居中画石,右侧画竹子,左侧画桃花,桃花映于右侧竹叶间。左上角题字:“竹欹低翠黛,花笑吐芳容。游冶寻常事,相逢亦应浓。此作略似让翁意。辛酉冬至,云壑。”

赵云壑(1874-1955年),一名起,字子云,苏州人,吴昌硕弟子,作花卉与行书,得吴昌硕嫡传,日本人称之为“缶翁第二”。的确,我见此图时,以为是吴昌硕所画。构图、笔力、赋色、书法,乃至神彩,全似吴昌硕。我所感到奇怪的是,为什么赵云壑不题“略似缶翁意”,而题“略似让翁(吴让之)意”呢?难道他是在向我们透露信息:缶翁也是瓣香让翁的吗?试看,居中画石,将不同花卉相聚一图,力求和谐、美观,不正是吴昌硕常画,而吴让之《岁寒三友图》所已具备的吗?

(三)包世臣盛赞吴让之

包世臣(1775-1855年)的书法、篆刻得邓石如(1739-1805年)嫡传;吴让之(1799-1870年)又得包世臣嫡传。包世臣有代表作《艺舟双楫》,其中,刊有一封题为《与吴熙载书》的长信。此信真迹(图3)原归曾任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收藏。最近,此信出现于拍卖市场,我曾将图片与1935年商务印书馆本《艺舟双楫》(图4)对照,仅个别字句略有出入,当是包世臣刊书时将原稿略加润色所致。

此信主要内容是说明书法中的“裹笔”。吴让之向包世臣请教“裹笔”,包认为“近人可与言此者希矣”!就作了详细的答复。所谓“裹笔”,是指:“专借他画(划)以作此画之势,借他字以成此字之体。健者为短长排阖之雄,弱者为便僻侧媚而已。”即前后笔划、字体间的带动、映衬、包容。包世臣从“二王”开始,略述历代大书家是否能用“裹笔”。自称:“仆(我)学裹笔,廿年而后得;……又十年,乃见裹笔与用逆相近,而实悬殊也。”

包世臣虽比吴让之年长二十四岁,但对吴颇为赞许,乃传“裹笔”之秘。他在信末写:“足下资性卓绝,而自力不倦,自能悟入单微(妙旨),故以(裹笔)相授。然不龟手药虽出江头人,执之赏,是足下才力自致。非聚族而谋者,所敢与其巧也。有暇望过我面悉。”这里引用了《庄子》里的一个故事:宋国江边人能制冬天“(漂洗丝绵)”而“不龟手(双手不会冻裂)”的药,有客愿以百金买此药方。江边人聚族商议后决定卖给他。他至吴国献方,使吴国冬日作战大胜越人,遂得封地厚赏。包世臣的用意是:我虽传你书法秘诀,但能否成为书法大师,仍仗自己努力。

这封信不但艺术性高,文史意义重,更是吴让之得邓、包嫡传的重要证明。就书法成就而论,吴让之实胜过包世臣,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四)吴昌硕学“吾家让翁”

我想找吴昌硕模仿吴让之的物证,终于让我找到了吴昌硕的《春风贵寿图》(图5)。上半幅画大红牡丹,下半幅画两丛水仙。牡丹象征富贵,水仙象征“群仙祝寿”。两种花同见于春风骀宕中,故称《春风贵寿图》。两种不同的花,以大小三堆石头隔开。全图显得构图紧凑,笔力雄劲,色彩鲜艳,确是杰作。

吴昌硕自题:“春风贵寿。吾家让翁法,只欠一厚字,此衰年进步之不易也。八十一叟吴昌硕老缶。”吴昌硕姓吴,吴让之也姓吴,我国习惯称同姓为“五百年前是一家”,故吴昌硕称吴让之为“吾家让翁”。题字很简略,试予演绎为白话:我的这幅画,是模仿吴让之的,对比之下,我的画没有让翁的厚重。我很想达到让翁浑厚酣畅的境界,可惜年纪大了,要进一步也是不容易的了。

此画作于1924年,吴昌硕已八十一岁。从书画看,没有什么衰颓之态。但过了三年,即因中风而逝,曷胜浩叹。

(五)喜读刘芳如大作

我在臺北故宫博物院1993年出版的119期《故宫文物月刊》中,读到一篇刘芳如先生的《近代绘画在中国》:“国学革新的契机,大抵以上海、北平(北京)、广州等地为据点,并各自从传统出发,力图创变出独特的个人风貌。

上海为清末东南沿海的最大都会,江浙一带画家多汇集于此鬻画,著名画家如吴熙载、张熊、虚谷、蒲华、钱慧安、任伯年、吴昌硕、王震等人,风格遥接清中叶的扬州画派,擅长运用狂狷的笔调,刻画写意人物及花卉,并时而融金石、书画于一炉,开创清末最具代表性的金石画派。”

此文所指“海派”以吴熙载(吴让之)为首,未提及赵之谦,与拙著《海派翘楚 谁领风骚—赵之谦、吴让之“海派”考略》一文的浅见不谋而合。

此文意赅言简,但附图较多,且有较详说明。全文第一幅便是吴让之的花卉轴(图6),除简介吴让之历史外,写道:

“本幅以没骨画法写夹竹桃。出枝由右下而上,布局偏重于右方,而款题一行置于左上,以便平衡。点花用粉红,叶则墨加花青,复以墨线勾筋,色彩之互补运用颇为恰当。

本幅为林宗毅先生捐赠。

款:徐崇嗣画本每有此意。让之。钤印一:熙载之印。

签题:吴让之花卉图。钤印一:定静堂印。

收藏印记:张午桥珍藏印、台员林氏定静堂所藏书画。”

我觉得这幅画的题词很有意思:五代十国时,蜀国的著名画家黄筌,画花卉先以淡墨勾勒轮廓,然后施以浓艳色彩;而南唐的著名画家徐熙,画花卉粗笔浓墨,略施淡彩。两家号称“徐、黄异体”。徐崇嗣是徐熙的孙子,不单重墨彩,更以彩色渍染,谓之“没骨法”,似为后世小写意画之祖。吴让之寻本探源,直接徐崇嗣,目的在于创作笔精墨妙,赋彩鲜活,形神兼备,雅俗共赏,不逊前人,无愧后世的新花卉画。

(六)《吴让之花卉册》

早在2007年,杭州拍卖市场出现过一本《吴让之花卉册》。我迟至2011年才从拍卖图录上看到这本画册,仍为之欣喜不已。

这是一本绢本八开画册,所画为白牡丹、金桂(图7)、黄菊、白芙蓉、芍药、柳枝鸣蝉(图8)、兰花、梅花(图9)。仅梅花一开落上下款为:“峄山先生雅正,让之吴熙载。”其余各开盖有“攘之”等章。此册尚用“吴熙载”款,其创作时间当在同治以前。

此册于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年)归杭州杜剑青,他于民国十四年(1925年)题跋(图10)。

杜剑青不愧为著名收藏家,短短一跋,对《吴让之花卉册》的评价,恰到好处。他在指出吴让之的个人风格后,又指出了当时花卉画的时代风格,还进一步指出当时花卉画家大多模仿上辈花卉画家张桂岩。张桂岩即张赐宁(1743-?年),字坤一,号桂岩,沧州人,曾官通州州判,受纪晓岚契重。工画,擅山水、花卉。晚年寓居扬州,与罗聘齐名,著有《十三峰诗草》。杜剑青提到模仿张桂岩的有吴让之及“赵之谦辈”,未提到吴昌硕。其实,吴昌硕题画中多次提到自己“仿张十三峰”。古代称呼前辈,往往不用姓名,而用字号、排行、籍贯、官衔。此则以所著《十三峰诗草》也是一法。

杜剑青说,西泠印社1922年影印出版过他所藏的两件吴让之画作。当年,京沪杭一带大出版社,影印出版过很多名家画作。开本较大,页数不多,继往用缎带装订。百年沧桑,现在已很难寻觅了。

(七)《国宝大观》赞让翁

到处找有关吴让之的资料,在自己眼皮底下,即发现梁白泉主编的《国宝大观》中,有一篇符骥良撰写的《吴熙载震无咎斋印》,称赞吴让之“善作四体书,作品精美。写意花卉用陈白阳法,同样潇洒浑朴,自成一家,是晚清有杰出成就的艺术家。”十五岁学刻印,师事包世臣后,始见到邓石如印作,遂尽弃所学,致力邓印,使邓印发扬光大。赵之谦有诗:“圆朱文印始赵宋,怀宁布衣(指邓石如)人所师。一灯不灭传薪火,赖有扬州吴让之。”吴昌硕说:“让翁平生因膺服完白(邓石如),而于秦汉玺印探讨极深,故刀法圆转,无纤曼之习。气象骏迈,质而不滞。余尝语人:学完白不若取径让翁。”

符文指出吴让之所刻的“震无咎斋”印(图11),整体疏密恰当,笔划流畅,“婀娜俊美可说空前。”按:“震无咎”,见《易经》。清江阴缪庭桂有震无咎斋。

符文提到,吴让之虚心好学,拜小于他十岁的画家郑箕为师,学画写意花卉。画作上每有“晚学生”、“晚学居士”的印章。

郑箕(1809-1879年),字芹圃,江都(今扬州)人。本儒家子,后习绘事,自谓得张赐宁传。可见吴让之是通过郑箕学张赐宁,正如他通过包世臣学邓石如。郑箕画少见,画史译他“所作荷柳,绰有遗意,他作未能称是。”则晚学生也是青出于蓝。

一般讲,晚年学画,会有质朴、生硬的痕迹。但吴让之的画,流畅自然,生机勃勃。足见艺术是共通的,诗、书、画、印是相辅相成的,更足说明吴让之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名是“晚学生”,实是天才生。

(八)印章要不要避讳?

我看书画不大看印章,总觉得书画对头了,印章也就关系不大了。最近,我看了看吴让之书画上的印章,不由大吃一惊。因为,在我所藏吴让之《枇杷图》上,落款“让之撫之”(图12),下钤印为阳文“攘之”、“熙载”;《岁寒三友图》上,落款“吴让之写生”(图13),下钤印为阴文“吴熙载印”。吴让之为了避同治皇帝载淳的讳,不用“熙载”的名字,改以字“让之”为名。作于同治甲子年的《岁寒三友图》,落款“吴让之”,是最标准的。写名不用“熙载”,何以盖印还用“熙载”呢?是不是写名要避讳,印章可以不避讳呢?是不是刻于同治以前的印章允许继续使用呢?为了弄清问题,我从《清史稿·礼》查起,查了很多资料,都查不到“避讳细则”之类的文字,始终解决不了自己的疑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把它写出来,求教于海内方家。

画史称吴让之又作“攘之”,但从吴让之传世书画中,未见署名“攘之”,而所用印章中,却多“攘之”而少“让之”。这是什么缘故呢?“让”是儒家传统思想五德“温、良、恭、俭、让”之一,吴让之取名当取“让之”。不过,按古人训注,“攘”是古“让”字,两字相通。在篆刻印章时,或“攘”比“让”易于取势,即用“攘”字。或许,吴让之作画、刻印,多有上紧下松的习惯,因而“让”多刻作“攘”。

(九)小结

“赵之谦是‘海派领军人物”的说法,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后。众所周知,由于政治的原因,海峡两岸学术界曾长期缺乏交流。因此,台湾的林芳如先生介绍“海派”大师,就以吴让之为首,没有赵之谦。

一种学说深入人心后,要想改变,十分困难,这就是我不得不多方寻找佐证的原因和动力。寻来寻去,寻到一些,肯定还有很多,只有等日后偶或见到了。

吴让之以其真才实学,颇受同代人尊重。著名肖像画家万岚(?-1860年),曾为壮年的吴让之画过像(图14),眉清目秀,意气风发。由于命运多舛,儿女不孝,晚年的吴让之颇为穷困。杭州著名收藏家魏锡曾(?-1882年)嗜印成癖,自称“印奴”。他收得唐人写经四种,装订成册,要请刻印大师吴让之为之题字。同治二年(1863年),他特地跑到泰州去找吴让之,最后在一个冷落的小庙里找到了穷困的吴让之。吴为他题写:“唐贤写经遗墨,稼孙(魏锡曾)先生藏,吴让之题。”这特地注明一句“此吴江徐君所藏澄心堂纸也”。

人之穷也,名也随之。可怜的吴让之,应该还他一个应有的地位了。(责编:李禹默)

猜你喜欢
包世臣赵之谦吴昌硕
赵之谦咸丰时期自用印七方考略
舟泊石门忆事有作·其一
花卉的宠儿——吴昌硕
包世臣碑帖理论的重新审视
——以《艺舟双楫》为中心
一代绘画大师吴昌硕
吴昌硕石鼓文风格成因及影响
包世臣《答三子问》中察拟观的审美价值
赵之谦:用篆刻记录刻骨铭心的爱
赵之谦书法篆刻专题
用劲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