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就业 服务农村 尽显行业社会责任

2012-04-29 16:29明星
中关村 2012年3期
关键词:中关村软件人才

明星

“与其他地区开展的就业帮扶项目不同,就业希望工程,首先要保证企业能够招到人,还要让学生到企业就业。如果不就业,这件事情就不算完。”

近几年来,在中关村软件行业党委指导下,北京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为企业与高校毕业生对接、企业深入扎进新农村,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不仅为学生解决了就业问题、为企业培养人才提供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同时,也凝聚了中关村的科技力量,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企业与毕业生结对子

据调查统计,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到660万人,较2010年增加了4.8%。众多学子在踏出校门前,就已经感受到实实在在的现实压力,心头就笼上一层就业阴影。

为缓解企业招人难和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海淀区社会办和中关村软件行业党委的指导下,党员们提出“一对一就业帮扶”的理念。具体帮扶工作包括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组织实习见习和培训、对困难家庭毕业生给予就业援助等,直到帮助学生就业为止。

中关村软件行业党委副书记、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秘书长张国庆对记者谈到,“2009年,是大学生就业最难的一年。为帮助国家缓解就业压力,中关村软件行业党委联合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创办了以帮扶大学生就业为目的的就业希望工程。”

迄今为止,这一帮扶工程已走过三个春秋。

2011年3月6日,由中关村软件行业党委、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发起的“2011年度就业希望工程项目”正式启动。一年来,帮扶项目进展顺利,在就业希望工程基地学院、基地企业行业导师建设、贫困大学生信用就业培养方面均取得很大进展,尤其在行业导师与贫困大学生建立一对一帮扶对子,指导贫困大学生实习、就业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强化就业服务,鼓励中关村软件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一直是就业希望工程的工作宗旨。工程广泛征聘并认证了东软集团、用友软件、爱国者、慧点科技等中关村软件企业的行业导师401名,行业导师的担任者包括企业老总、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等。收到企业针对贫困大学生定制的实习生订单102份,实习生招聘范围涉及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等40所北京高校。截止目前,就业希望工程共提供实习和就业岗位688个,涵盖软件开发、测试、实施、网站维护、网站编辑、技术支持等多类型岗位。

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诸多原因中,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是相对滞后的就业制度建设。大学生毕业后,由于缺少有效的机构,去指导、协调和服务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衔接,导致对人才的需求信息无法顺利传达给大学生。

张国庆指出:“与其它地区开展的就业帮扶项目不同,就业希望工程,首先要保证企业能够招到人,还要让学生到企业就业。如果不就业,这件事情就不算完。”就业希望工程计划每年帮扶400名大学生,同时对参与此项目的企业进行遴选,确定其有能力并有意愿帮扶大学生解决就业难题。

为预防腐败风险, 促进廉洁从业,避免利用职权不当得利;预防内盗风险, 保护知识产权,避免离职带走单位资源;预防断离风险, 促进稳定从业,避免离职中断业务损失;预防内训风险,促进诚信从业,避免单位白白内训投入,中关村软件行业党委指导软件协会研发出了“可信中关村系列人才信用产品”,核心是《人才信用证》,包括《可信人才》、《可信实习生》和《可信先锋》,此举旨在规范用人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和服务,促进员工和企业互爱共赢、互助合作、互促互补、相辅相成、共同发展。

中关村软件行业党委对可信人才的呼吁,得到了中关村园区领导的认可。“人才信用”已被列入《中关村国家自主示范区条例》,其中第40条明确规定“鼓励协会等社会组织在示范区开展人才信用评价和管理,建立人才信用记录,推广使用人才信用报告等信用产品”。

经过行业党委及协会认证的学院拥有中关村可信简历库认证权,可将在校求职优秀贫困大学生的可信简历上传至可信简历库,经过协会认证的可信用人单位可通过网络平台直接查阅相应岗位求职学生简历,以最快捷的方式,解决就业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从而拓宽贫困大学生就业途经。

“当然,选择帮扶学生的标准有一个重要前提,他必须有意愿留在中关村,或者至少未来有意向在北京的软件企业里就业。”

中关村牵手新农村

近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9个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向全社会发布。文件强调,国家未来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建设。

农业信息化是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服务实现小农户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紧迫任务。

张国庆谈到,“因为信息不对称,市场供求的偏差导致农产品价格上不去,导致农民虽然增产却不增收。去年年底,农民土豆产量增加导致商品滞销的报道屡见报端。由于农村生产周期长,农民往往根据去年卖的情况,决定今年大规模种植什么品种,这就导致信息偏差往往要耽误一年的时间。这对本来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关系着一家人的生计问题。”

早在2007年,中关村就牵手新农村,用中关村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基层的新农村建设信息服务平台——“中国两村工程”。

“两村工程的核心目的是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的上网问题。随着农村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很多村已经具备了上网的条件,但是到了农户那里,上网能力并不高。我们的目标是一个村至少有一个工作室、一台电脑,到了收获季节,村民们可以把他们的供求信息,提前发布出来。”

“中国两村工程”由红色中关村委员会、中关村国际孵化软件协会等机构发起,在何恩培、于滨、田伟成等人的倡议和带领下,中关村软件行业的党员们自发地组织起来,让“三农”信息进入因特网,将农村资源和农民的需求向全国和世界发布,推动农村进入现代农业信息化的步伐,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每个村的村长就是这个村的信息源,负责收集并审核信息,再由本村专门的网络维护人员发布在网上。信息在自下而上的过程中,要经过层层筛选,这样跨区域的有效信息就集中放在镇平台上,供县平台挑选。并以此类推,向上跨越六级平台,全国的供求信息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看到。”

“我们把中关村企业里面的技术人员、企业家还有科技人员,下派到村里,担任科技副镇长、科技副村长或名誉村支书等职,负责企业和这个村子对接,义务为农村科技指导。”

在延庆四海镇,下派的18位名誉村支书,一方面为村民提供技术指导,一方面还发起了结对子活动,每年组织活动,创造机会让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之间互相学习。有些企业在当地投资,与对接的农村成立了合作企业。到水果成熟的季节,企业会在网站发起采摘活动,让滞销的农产品重新变得畅销。

村民把自己、把自己的乡村引进网络世界,学会了上网推销村镇的农产品,上网盘活村镇的资源,上网为村镇招商引资,上网宣传村镇文化。同时,通过展现村、镇文化宣传的成果,打造了村、镇的新农村品牌。

“截至目前,网站给每个村带来的收益都有几十万左右,既促进了农民增收,又保持了农村产业链信息畅通。与网站有实质性对接的村子有600多个,分布在吉林、内蒙古、河北、湖北、北京等多个省市。”

猜你喜欢
中关村软件人才
人才云
禅宗软件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软件对对碰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
谈软件的破解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