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西峡:秀美山川披绿被 特色农业富农家

2012-04-29 15:34卢新松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2年28期
关键词:西峡猕猴桃食用菌

卢新松

仲夏时节,记者来到河南西峡采访,欣赏的不是“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的美妙情景,也非“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的夏日风光,而是一幕幕特色农业致富农家的动人场景。枝繁叶茂果实累累的万亩猕猴桃园、年产量1.7万吨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占有全国70%份额的山茱萸药材供应,让昔日靠种植传统农作物仅够维持生计的西峡农民,收入连年递增,生活日新月异,过上了新型农民的幸福日子。丁河镇简村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社员李保成动情地告诉记者,他于2006年承包的12亩猕猴桃,在2009年就进入了盛果期,2010年亩均效益达到9000元,年纯收入10多万元,比城里人的收入还要高出许多。还有种植食用菌和山茱萸的,比他收入高的比比皆是,这都是托了党的惠农政策的福。如今的果农连正常走路的时候脚下都带着几分弹性。

西峡是豫西南边陲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总面积3454平方公里,为河南省第二大区域大县。辖4乡12镇3个办事处,299个行政村,总人口43万。由于其地处豫鄂陕三省交汇带,八百里伏牛山腹地,又位于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分界线和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以及长江、黄河分水线上,特殊的地理结构和气候,使这里特别适宜发展种植业。为此,2000年的时候,政府号召鼓励农民从种植猕猴桃开始,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据李保成介绍,刚开始运作种植猕猴桃时,很多群众不愿意接受,害怕市场行情运行不好,产品卖不出去,因为本身整个西峡山区的野生猕猴桃就比较多。为了响应政府号召,同时也为了带动群众,他自己率先开始承包种植。后来经过科学管理和施肥,再加上政府在果实成熟期的适当补助,以及使用了西峡白羽科技服务站农业技术顾问燕栓成经过反复试验后推广的生命素,他承包的果树在第四年就开始结果了。由于人工培育的科技含量因素,产出的果实无论果肉质量和口感都比野生的要好,所以销路一年比一年广阔,经济效益成倍增长。本村群众看他尝到了甜头,于是就陆续主动要求种植。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李保成和所在村庄的带动下,自2005年开始,猕猴桃种植在西峡县遍地开花。截至目前,全县已建成东至孔沟河,南至丁河,西至云华蝙蝠洞,北至宛坪高速,涉及前营、白河、曹岗、黄狮、孔沟5个行政村64个村民小组种植1.15万亩的猕猴桃生态示范园区,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同时,食用菌和山茱萸的种植在西峡也同步展开,并成立了多个专业合作社,有力地夯实了靠特色农业强村富民的基础。

为使农民的特色种植有可靠的技术保障,他们采用了“公司+基地+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理事长负全责,技术人员各负其责,结合特色种植的生长特性,做到定期培训、指导,统一组织原辅材料的购进及运作,定期印发有关材料,让种植户及时增长科学知识,做到合理施肥、套袋、食用菌保鲜等,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上门服务。

对于农户普遍关心的销售问题,他们则采取“客商+合作社+社员”的模式,切实做到社员的销售价格要高于市场价0.6~1元/公斤,客商每吨另外给予专业合作社100元的服务费,这样既增加了社员收入,又为合作社增加了经济积累。另外就是二次分红,合作社的收入用于合作社的成员分红及周转资金,此模式得到了入社会员的积极响应。

特色农业要持续发展,离不开基础保障和全力服务。为此,西峡在对外积极招商的同时,还大力推进保鲜冷库建设,如此一来,便拉长了产业链条,既错开了销售高峰,又增加了群众收入。在服务方面,他们积极推广新技术、新产品,为果农办理销售许可证,开办农资超市,这样既减少了社员投入,又增加了合作社收入。同时他们还狠抓路网、林网、水网、电网建设,硬化生产道路36公里,绿化环线道路22公里,打机井72眼,修灌溉渠80公里,实施节水灌溉技术4000亩,从而达到了引水自流灌溉与抽水节水灌溉相结合、田间规范套种与路网、林网交相辉映的生产格局。

政府强力支持,农户踊跃参与,特色种植如今在西峡不断壮大,致富的农民连年增多,合作社也发展得如火如荼。丁河是西峡区域内的一个乡镇,距县城17公里,辖29个行政村,共有3.6万人,区域面积4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万亩,山坡林地面积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7.6%,是全省区域内面积大镇和生态大镇。依靠自然优势,全镇80%以上农民从事特色产业,农民收入的80%也来源于此。通过发展,如今人工种植猕猴桃面积达1.3万亩,挂果面积达到6580亩,年产商品果1.2万吨,野生嫁接3万亩,建成猕猴桃专业村16个;年种植袋料香菇1500万袋,年产鲜菇5000吨以上,建成了全国规模较大的鲜香菇交易批发市场1个,建成食用菌专业村27个,并建成了120余座总库量超2.5万吨的豫西南最大的保鲜冷库群;建成中药材基地3万亩,成功迎接了中国·西峡香菇、中国·西峡猕猴桃产业高层论坛及产销见面会领导专家的实地观摩,并先后荣获全国无公害果蔬生产基地、全国优秀食用菌生产基地、全国新农村建设小蘑菇行动百强村镇、河南省科普工作示范镇和南阳市50强等乡镇荣誉称号。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该镇先后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32个,其中菌果专业合作社17个、猕猴桃专业合作社3个。各合作社立足本地实际,以服务为宗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广大社员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信息、技术、物资、销售等服务,为特色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了服务和支撑作用。

从丁河镇走访出来,在村民的引领下,我们又来到位于县城西北8公里处的黄狮村猕猴桃示范园。刚出县城便闻到瓜果飘香,行走不远,一片绿色的海洋尽收眼底。经了解得知,黄狮村有18个村民小组、728户、2620人,共有耕地3500亩。自2000年以来,该村陆续发展猕猴桃种植,目前全村发展猕猴桃面积达到3390亩,占耕地面积的96%,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为使配套到位促效益,该村还硬化生产道路18公里,绿化环线道路12公里,打机井30眼,修渠灌溉16公里,实施节水灌溉技术1000亩,极大地方便了农户生产,提高了人们的种植积极性。

漫山遍野披绿被,田间地头笑声扬。猕猴桃、食用菌、山茱萸三大支柱产业扮靓了西峡的秀美山川,富裕了勤劳的西峡农民。截至目前,西峡已发展猕猴桃面积10万亩,年产量10万吨,均居全国第二;食用菌年产量1.7万吨,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山茱萸年产量1600吨,占全国的70%。全县生产总值168亿元,依靠特色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7789元,一跃跨入全省先进行列。一业旺带动百业兴,由于特色农业的快速有序发展,西峡的其他产业也突飞猛进,形成了中药制药、农副产品加工等多项支柱产业,另外还创建了南阳市五星级小城镇4个、四星级小城镇3个、三星级小城镇1个、二星级小城镇3个、一星级小城镇4个,创建南阳市50强镇7个。为此,西峡在2011年前后,荣获“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国家园林县城”、“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全国可持续发展生态示范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集体”、“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等国家级荣誉;获得“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等省级荣誉。

猜你喜欢
西峡猕猴桃食用菌
摘猕猴桃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提取猕猴桃的DNA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摘猕猴桃
河南西峡猕猴桃果园花果管理技术
养个猕猴桃
西峡你可能与侏罗纪邂逅的地方
食用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