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璐
摘要: 本文从语用学出发论述视角转换技巧使用的必要性;分析形象转换、虚实转换、正反转换、语态转换等视角转换手段的应用,对于应用视角转换带来的好处也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即视角转换不仅提高了译语读者对译文的接受性,增强了译文的可读性,而且完整地表达了原文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情感,达到了双赢的效果。
关键词: 英汉翻译视角转换信息传达
1.引言
随着全球化发展,人类古老的交际活动——翻译,正以更加迅猛的势头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人们对翻译渐渐熟悉的同时,越来越感觉到翻译的复杂性。严复在《〈天演论〉译例言》中述及翻译的复杂性:“译事三难:信、达、雅。求其信,已大难矣!顾信矣,不达,虽译,尤不译也,则达尚焉。”(转引自许钧,1999:49)的确,翻译不是简单的语际语码转换,而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跨语言、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只有译者在理解原文信息和作者的交际目的,符合译文读者的文化和认知期待条件之下进行翻译,才能使这种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取得成功。
翻译是复杂的,这不仅因为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思维方式、文化习俗、句型结构、表达习惯等方面存在着纷繁复杂的差异性,而且因为文学翻译包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并注重风格效果。要有效地处理好这些问题,柯平教授认为,译者在不涉及特殊文化背景因素的情况下,可以“重组原语信息的表层形式,从与原语不同或者相反的角度来传达同样的信息”(1993:116)。
2.视角转换在翻译中的具体应用
孙艺风教授在《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中说,“距离和视角是息息相关的,视角的转换可以立即改变距离”(2004:107)。由此可见,视角转换在翻译过程中起着缩短两种语言之间距离的重大作用。从目的语读者角度看,视角转换本着最低限度地减少信息和效果损失的原则,通过对源语句子的某个形象或者表达方式等形象转换、虚实转换、正反转换等方式,增加译文的可读性和流畅性,使译文能够被目的语读者接受。
2.1形象转换
在翻译过程中,为了完成语际交际任务,原文信息和作者交际意图需要准确传达。但是由于两个语言的差异性,同样的形象在不同语言使用者心中留下的概念或者印象可能不同或者完全相反。如果一味按照源语中形象翻译,目的语读者就无法获得准确的原文信息。在这种情况之下,译者可以进行变通,选择一个不同于源语形象的形象,但前提是此形象给目的语读者的感知应该与源语形象给源语读者的感知一致或尽可能接近。
“Their father,already driving out of the town, said that a grocery shop without oil was like a winter without snow, it was not natural. Not natural at all, he laughed to himself. ”“一会,父亲已驾车驶出了这小镇。杂货店没有油,那真像夏天不下雨一样,不正常啊,一点都不正常,父亲暗自苦笑道。”母亲为了偷偷买酒,不惜欺骗家人说杂货店没有油,并且承诺过几天会亲自送油上门,实则是让小店送酒上门。父亲在听闻母亲的解释后,感叹说道:“A grocery shop without oil was like a winter without snow.”这个句子在处理上,不能按照原文的形象直接翻译成“杂货店没有油像冬天不下雪”。因为对于译文读者(中文为母语者),尤其是中国的南方人来说,冬天是温暖的,冬天不下雪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他们无法感知其中的不正常,翻译也就没有将原文的信息和作者的意图有效地传达出去,语际交际的任务也就没有完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形象转换,将“冬天不下雪”转换成“夏天不下雨”,译文读者理解上的偏差就可化解。
2.2虚实转换
虚实转换,是指具体概念概括化或抽象概念具体化,它也是视角转换的一个方面。前文提到,翻译这一语际交流要成功完成,就要将原文信息和作者意图有效表达。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译者对于两种语言的使用特点就要有明确的认识。英语存在很多实词虚意或者虚词实意的现象,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就不能仅限于表层的概念,而应转换视角,译出内在意义。
“There were still ten or twelve houses inhabited in the village, nothing happened that was not noticed...”“村上仍住了十几户人家。因此只要有事发生,邻居都会知道。”原文中“ten or twelve”的翻译就是一个典型的由实到虚转换的例子。是翻译成实实在在的数字“十或者十二”,还是进行虚化,译成“十几户”,要通过上下文判断。主人公对自幼生活的小乡村应该了如指掌,因此不可能是“十或者十二”这样不确定的数字,在此应该是“实词虚意”。译者通过分析可以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在翻译处理时就可通过“虚实转换”准确表达原文信息。
2.3正反转换
翻译成功的标准之一是译文要被目的语读者接受。为做到这一点,译者在翻译时,也要注意目的语的表达特点,使译文符合读者的文化、认知和情感期待。在表达正反概念时,英汉两种语言具有各自独特的表达方式。
“They had been brought up to depend on no one around them,but it was only in recent years that the hostility between their father and the rest of the village had grown so intense that there was almost no contact with the neighbors.”“虽然他们从小到大灌输了独立自主的思想,但是他们和邻居几乎断绝联系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因为父亲和邻里的关系变得异常恶劣。”在原文“depend on no one”和“no contact with the neighbors”都有否定词“no”。初译的“不依赖任何人”和改译的“独立自主”,虽然两者在意义上等同,但是后者因为没有弱化语义的否定词,表达更加直白,意义更加强烈。同样,“断绝联系”比“没有接触”具有肯定的动词短语表达比否定表达的感情色彩更加强烈。译文在经过正反视角转换之后,不仅译出原文的意思,而且传达了原文的语气效果,更符合译文读者的表达习惯。
2.4词性转换
翻译的过程,不是机械性地逐词逐句两种语言一对一转换的过程。为了提高译文对目的语读者的接受程度,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的语的需要,在忠实原文的前提下,可以将源语词性作适当调整和转换,使之更加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增强译文的可读性。
“Her parting was abrupt, as though she felt that he would argue with her if she stayed a moment longer.”“她急忙离去,似乎只要她多逗留一会,米克尔就会与之辩驳。”“her parting”为名词短语,“abrupt”为形容词。初译“她的离开是突然的”,句子带有明显的翻译腔。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将词性转换,名词变动词,形容词变副词,译成“她急忙离去”。这样的句子既符合中文的表达习惯,又完全表达和体现出了母亲急于甩开大儿子米克尔买酒的急迫性。
2.5语态转换
英汉两种语言的差异不仅体现在意义层面上,更体现在结构上。英语句子结构严谨,主语突出,不管是“形式主语”还是“真正主语”,不管是“人”或“物”,动作的“施行者”还是“受动者”,主语都必须在那儿,重“形合”;而汉语重“意合”,时常还可省略主语。为了避免英汉翻译的过程中的翻译腔,可以将英文的主语进行转换或省略或者将句子的语态进行转换。如:
“On Saturday, he would be taken to La Seu for a special haircut and be gone by Tuesday to do his military service. ”“那是因为周六他去拉塞尤理发后,下周二就要开始两年的兵役生活了。”原文是一个典型的被动句,但是若译文也译成一个被动句“他将被带到……”,句子的表达就不太符合中文表达习惯。在翻译过程中不能机械地对等翻译,为了保持表达的自然流畅可以将被动改成主动,这并不影响对原文的感知。
3.结语
英汉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他们的生存、教育、职业和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差异性,不仅造就了风格迥异的英汉语言,还使得两种语言的使用者在认知上出现了不一致甚至不平衡的现象。在英汉翻译中,译者应该尊重译文读者的感情和期待。但是如果译者不顾源语和译入语在结构和表达上的差异,不顾译文读者的期待,一股脑儿将原文的所有信息直译出来,那么不仅会影响到译文可读性和流畅性,而且由于英汉两种语言使用者在认知上的不平衡,甚至可能导致译文的不可理解,以及原文意义的缺失,最终使得译文读者“对原作意欲传达的含义不解、异解或曲解”(何自然、陈新仁,2004:203)。
翻译不是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简单转换,而是一个动态、复杂的过程。为满足译文读者的期待,翻译也应该在动态的视角转换中完成。可以通过形象转换,把源语中译语读者不熟悉或者造成误解的形象替换成易于译语读者接受的形象,纵然形象不同,也能做到“达意”的同时“传神”;可以通过虚实转换,将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差别给翻译带来的损失降低,使译文产生同样的效果;可以通过正反转换——正话反译或反话正译、主语转换、语态转换等,克服直译带来的冗长呆板的弱点,增强译文的紧凑性、精炼性、可读性和流畅性,从而使译文更能被读者接受。
参考文献:
[1]方铭.翻译中的视角转化及文化因素——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评价.外国语言文学研究,2007,(1):19-22.
[2]何自然,陈新仁.当代语用学.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2004.
[3]柯平.英汉与汉英翻译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4]孙艺风.视角阐释文化——文学翻译与翻译理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5]许钧.译学探索的百年回顾与展望——评《论信达雅——严复翻译理论研究》.中国翻译,1999,(4):47-49.
[6]许钧.文学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翻译对话录.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