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川轩
在这儿,富人爱房,需求汹涌得犹如中秋的钱塘江潮;
房价处高位而不寒,仿佛地产行业的宏观调控从未来过。
年初四,晴,在海宁老家与同学聚会,驱车驶过市政府门前的海州路,“这里的地皮去年拍下,楼面地价每平方米超过5000元,算上建筑成本、财务成本、税费和利润,开盘1平方米可能要到1.5万呢。”一位同学指着市政府东南向的一片空地说。
在海宁市国土资源局网站上,这宗土地交易的信息列示如下:土地面积22807平方米,起拍价2.9亿元,竞得价3.2亿元,容积率2.5-3.0,购买者是海宁市本土最大的地产开发商鸿翔房地产有限公司,成交日期为2011年7月,当时由于调控措施,全国房地产市场已然风声鹤唳。
坚挺不折的、引人咋舌的房价引发的种种感慨,是今年回家过年听到的最强音。
家乡海宁位于浙江省北部,是沪杭线中间的一个县级市,皮革、家纺、精编等轻工业支撑着当地经济,号称浙北第一经济强县(市)。如今,海宁的房价不逊色于包括国内不少省会城市在内的二线城市房价。据官方的“海宁透明售房网”的数据,1月份市区住宅成交均价约为9500元/平方米。
以“海宁新闻”之后广告里的两宗高档楼盘为例,城南新区百合新城的高层公寓房1平方米的均价在1.3万元左右,排屋约2.5万元,别墅则超过3万元;另一处高档楼盘是市政府西侧的“康桥名城”,高层公寓、排屋和别墅的价格和百合新城相当。除了远郊,海宁城区几乎难觅均价在1万元以下的新盘。
陈昌兴是一位私企老板,2008年,他买下百合新城二期的排屋,不过约8000元/平方米,现在这笔投资已经增值200%,而2005年该项目的毛坯房才3500元/平方米。百合新城的开发商是杭州绿城集团,当地人评价它将海宁物业的“品质和价格都提升了一个档次”。
如今,即便市区最远郊的楼盘,都在6000元/平方米以上。袁兴2009年在市区北部购置了一处106平方米的二居室,当时毛坯房3000元/平方米,现在市价在7000元/平方米左右,他很庆幸当时下手没有犹豫,否则,同为小学教师的他和妻子,凭着八九千元的家庭月收入,如今买房就有些吃力了。
除了市区,其他核心镇的房价一样在飙升,海宁西部长安、许村由于高铁通过,又毗邻杭州,当地不少楼盘的房价超过市区均价,甚至早在2009年就有部分楼盘超过万元,其中有不少购房者是外地人,而海宁市区基本上是本地人购房。
2011年的地产调控,海宁的房价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多影响,个别楼盘价格依然在猛涨。陈华2010年年中以9000元/平方米的单价购置了城西“书香苑”的一套单身公寓,这处学位房可以进海宁最好的小学和初中,春节前他打听了一下,中介告诉他可以1.5万元的价格出手。
国家信贷紧缩,本土地产商资金链一样吃紧,部分传出以16%的年利率进行民间融资的消息,但是,至今并未听闻有地产商拖欠账款,春节前该结的账都爽快结清了。“海宁的房地产市场是由鸿翔、绿城、中都、银鑫、吉祥、城投等几家公司主导的,它们都还有钱,谁都没动力主动调,房价不再飙升,但几乎感受不到下调的态势,只是成交清谈了些。”陈华分析说。
海宁透明售房网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市可售商品房约6000套,1月份只成交了115套。
节节上涨的房价,吸引当地不少制造业资本进入地产。卡森国际是当地最大的皮革家具制造商,在海宁中国皮革城的南边,卡森曾经有一大片皮革和皮家居制造园区,2008年时笔者曾经参观过,如今除了总部行政大楼保留外,其他生产设施都已拆迁,变成一个商品房小区。如今,卡森甚至在海南和江苏都有涉足地产业务。
海宁的琳轩生物科技,起家的主业是养生坐垫,2011年也进军养老地产,联合上海的“亲和源”,投资3.9亿元开发会员制养老社区——“海宁琳轩养生村”,选址在市区东郊,满足1500位老年人养老服务的社区正在兴建中。
商品房之外,当地的写字楼市场也方兴未艾,写字楼的价格已经升至8000-10000元/平方米。2011年年中,海宁总部经济区块奠基,规划建设4幢总部大楼,总投资约16亿元,其中两幢为150米以上超高层大楼,其中一栋的业主就是鸿翔。有人估计,鸿翔总部就这么几号人,根本填不满50层总部大楼,其余的写字楼将会用来出租。当地集成环保灶的制造商美大集团已先行一步,以盖总部大楼之名,行开发写字楼之实。据说,城南已经有20-30栋的高层写字楼在规划建设中,似乎用以昭告这个小城的欣欣向荣。
有人揣测,海宁的房子70%是海宁人买的,在皮革城做生意的温州人也属于买房大户,但是炒房团并不多见,一般小区的入住率都在70%以上,投资性购房的比例并不是太高。
海宁人整体较为富裕,2011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3188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17397元,分别高过北京市的32903元和14736元,普通家庭都会有着小几十万元的积蓄,即便如此,多数人无力参与这个市场,只是旁观者。本地人由于在农村有房或者城区有老房,房价不太会影响他们的福利,受损最大的是超过20万的外来务工人员。
袁兴的班上有40%的学生是民工子弟,他说,这些学生家长五六千元的月收入已不可能在当地置业安家,而当地所有制造型企业都在发愁年后劳工数量不足的难题。
有能力购置市区房产的本地人,相当部分属于市区周边乡镇和农村富裕的购房者,其中不少看中的是市区中学师资强劲的教育,学位房尤其紧俏,从陈华的房产可以得到印证。同时,相当部分富裕人群,也乐意在市区为子女购置房产——他们接受高等教育的下一代更愿意在城区住公寓而不是享受乡村自建的别墅生活,当地强劲的民营经济,使得具备这个级别购买力的群体数量非常庞大。
2010年,陈昌兴以每平方米2万元的价格,为儿子在百合新城又购置了一套排屋,除此之外,为儿子和儿媳都购置了豪车。李敏(化名)夫妇也拥有百合新城一套约200万元的高层公寓,房子是他岳父购买的,岳父是公务员,以岳母的名义办了企业,同时,在临近区县开石场的父亲为他添置了一辆50万元左右的宝马。
虽然不用做“房奴”,身为老师的李敏一样压力很大,高房价之后意味着高的维护成本,比如,百合新城每个月物业费就是是2元/平方米,未来装修或者修缮的投入会更大,到时候父辈已经没有义务再提供资助了。
陈昌兴的儿子留学回老家后,曾经在当地一家大型企业做着小白领,月薪四五千元,现在不得不回到父亲的企业,跟着学做生意,因为打工的收入根本不能养活自己。富裕的父辈们置办了昂贵的资产,这些“富二代”们不见得可以安枕无忧,他要证明自己未来依然住得起这么贵的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