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入选理由?坚持“依托柳州、产学互动、以产促学、服务地方”的办学特色,创新文化建设模式、校企合作模式、服务社会模式,完成一次次华丽蜕变,已经成为中国南部一张亮丽的职业教育“文化名片”。
亮??点?深入挖掘校园文化底蕴,打造四张“文化名片”。 一是校园传媒文化名片。学校紧跟文化传播领域的新思维、新方向,创立了《博雅·分享》校园电视栏目,栏目不仅在内容上贴近学生、在思想上引导学生,而且在形式上现代、时尚。二是校园网络文化名片。学校依托网络建立了柳职新闻网、柳职党建与思政专题网、柳职校园文化网、博雅分享专业网等。创新网络党建平台,通过远程传输、视频见面的方式接收新党员,举行网上入党宣誓活动,开创了广西高校视频发展党员的先例。三是校园讲坛文化名片。依托素质教育大讲堂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人文社会科学类讲座,使工科学生兼具人文素质的底蕴,文科学生获得科学精神的熏陶。2011年,“博雅·六艺讲坛”共开设24个主题51场讲座,共有院内外22名专家学者主讲,6000多人次的学生听取了讲座。四是环境文化名片。重点建设校企融合景观板块,在校园内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墙、杰出校友成就展示区、优秀学生作品展示区等,并按企业生产要求加强实训基地文化建设等。
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文化统战进校园。学校以“校中厂”模式为突破口,先后与柳工、柳钢、柳汽、玉柴等企业合作,创建了“植入式工作站”、“厂中校”、“企业全程托管”等校企合作模式。2011年,学校校企合作再添新篇,先后与柳州宾馆、丽晶大酒店开办 “订单班”,与柳州欧锐自动化设备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与桂林福达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共办第三届“福达班”,与广西金创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开办第八期“柳工—柳职院海外售后服务培训班”,与广西华力集团有限公司开办第二届“华力班”。 2010年11月18日,柳州市文化统战进院校示范基地在学校正式挂牌成立。学校借此平台把非公企业打造成为学校的实习基地、科研成果转化基地,同时成为非公企业的人才培养基地、科技创新开发基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体系更加丰富完善。
扎根地方经济社会需求,创新服务模式。学校建立企业服务中心,成立培训部、技术部和产业部。技术部成立了机电技术研究所、软件技术研究所、电子自动化技术研究所和汽车应用技术研究所,配备管理人员,建立制度,落实责任制。中心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技术服务、技术研发团队;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建立培训基地;积极开发服务项目,在技术攻关、技术外包、技术研发方面与企业互通合作。借此平台,学校创立了“一点渗透,多方推进”的整体服务模式、“企业托管”服务模式以及搭建“技师平台”服务模式。多元系统的服务模式吸引了企业,更吸引了众多求学者。2011年,学校继续教育主动融入区域产业,在培训、鉴定、技术、生产等方面提供多样化服务,学校成人高考招生首次突破2000人,创历史新高,实现了广西高职成人高考招生的“六连冠”。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入选理由?立足首都,放眼国际,以培养高端技能人才为己任,创建“产学一体、实境再现、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并在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试验中先行先试,不仅做改革的示范,更做创新的示范。
亮??点?学校提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不仅要做办学体制机制改革的示范,师资队伍建设的示范,管理的示范;更要做校企合作的示范,教学改革的示范,文化建设的示范。学校坚持高端定位,创新出一套“产学一体、实境再现、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文化、大学精神、国际标准深深融入办学之中。
学校提出,校企合作的规范、层次和方法应视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而定,体现区域性特点。要适应首都经济发展,就必须走服务高端产业的发展之路。2011年9月,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在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成立,来自全国各地的190名学生正式踏入这所国际化的职业培训学校。戴姆勒中国汽车学院以培养实用型与技术型复合人才为目标,课程设置参照戴姆勒德国汽车培训专业学校的教学大纲,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同时,为营造最为接近真实工作环境的教学氛围,汽车学院的教室均以戴姆勒独特的企业色调装饰并采用经销商店面的专用工具配合教学。2011年9月,世界顶级汽车品牌捷豹路虎与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在京共同宣布,捷豹路虎在华设立的首个校企合作项目——卓越培训项目正式启动。近90名学生进入专设的“捷豹路虎班”开始学习,毕业后将获得“卓越”体系分级认证,并将为捷豹路虎的售后服务团队优先录用。这标志着中国汽车产业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了国际水准的系统化教育平台。
如何“实境再现”,学校提出根据专业特点创新实践模式,引入企业文化、标准和规范等。为推进生物技术人才培养更加贴近行业企业需求,学校创建了“生产车间”实境;为助推数控人才培养适应数控技术发展的新趋势,打造“教学工厂”场景;在网络人才培养中,建立“项目工厂”; 在多媒体艺术人才培养中,组建“工作室”;在金融服务人才培养中,引入“营业厅”仿真教学方式。“能力递进”,即学生从进校之后为其建立一个从基础知识到职业素养、创新能力提升的系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方案。为实现“能力递进”,学校系统设计并实施了“1-4-1工学结合教学体系模型”,教育教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有效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 2011年,北京市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试验工作正式启动,学校再次先行先试,率先进行了职业教育分级制度改革探索。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
入选理由?以追求跨越式发展的气魄,在“生产性实训校区”建设中大胆谋求校企合作制度的创新,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逐步推向“深水区”,其经验引发社会强烈关注。
亮??点?建立“联合经营,利益交叉”的运行制度,促使校企合作跳起和谐的“双人舞”。在中山火炬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的协调下,学校与开发区工业开发总公司签订联合办学协议,建成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的“生产性实训校区”。区管委会、学校、工业开发总公司三方代表组成“生产性实训校区管理委员会”,共同选资,共同管理,共享利益,共担风险。各企业的生产利润按不同比例和方式与学校分成。学校研发平台与企业共享,通过 “共享研发资源”方式推进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双方的经济效益。在生产性教学模式下,实训教学融入更多的企业生产元素。开发区管委会出台激励政策,实施“兼职教师政府津贴”制度,鼓励区内各大企业的骨干精英到学校任兼职教师,享受政府津贴。同时通过项目合作与企业进行人才和技术资源互补,让行业企业有利可图。
建立“高端引进,高位嫁接”的准入制度,让合作企业逐步呈现“三重一多”的育人优势。着力引入“重科技含量、重产品质量、重管理水平、实训岗位多”的企业,以及处在产业链上游的优质企业,要求企业与专业对口。在引进企业组建生产线、开辟实训教学课室的同时,还尽可能地组建生产性、工程性的研发室,或直接引入企业的研发机构,增强企业的研发能力,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水平。同时,要求各系(部)和各企业不能各自为政,最大化地发挥实训校区所有资源对人才培养的作用,逐步形成两个中心来统筹调配资源:综合、开放的技能培训和工程性研发中心,统筹技术资源和商业资源。
建立“师生混编,积分考核”的管理制度,让实习实训告别“放羊”现象。学校参照企业生产的组织形式来组织学生实训,推行“企业化”实训模式。在岗位编排上,按照企业生产线上“班长、组长、拉长”的组织将师生混编,多岗轮换。先让教师担任“工头”,通过竞争让学生轮流竞争高一级岗位和“工头”位置。在学生考核上,积分自然生成考核与企业量化考核相结合,高岗高值,多岗累加,根据积分高低评定学生实习成绩的等次。在教师考核上,实行实训指导教师挂牌积分制度。由学生自由选择指导教师,指导教师每多带1个学生,就增加相应分值,并将积分折换成教师的实训工作量,与分配挂钩。。
鄞州职教中心
入选理由?紧密对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在办学中与园区联结要规模、与行业联合要标准、与企业联盟要订单,在校企一体化办学中强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教学范式创新,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成为职业教育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的典型。
亮??点? 创建“三联”模式,探索“专业、就业、产业”三业合一。“三联”即以园区为依托,向园区要规模;以行业为指导,向行业要标准;以企业联盟为基础,向企业要订单。学校根据鄞州已经形成的两园区、两中心、一个商务区的新经济格局,以园区联结为依托,以机电数控、财经商贸两大专业群为双翼,服务园区三大产业,园区发展什么产业,学校就办什么专业。 通过专业教师进协会、行业专家进学校、行业标准进课堂、组建行业职教集团、提供行业培训等形式,实现专业与行业的联动。在与企业的联盟中,瞄准企业管理、生产、人员需求,实现企业岗位与学校毕业生的对接,实现企业资源与教学资源的转换。2011年12月,学校与乐盛文化签约,提出拓展“三联”模式,探索专业、就业、产业“三业合一”的校企深度融合模式。
执行企业咨询制度,在专业层面探索校企一体化。建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执行企业咨询制度,是学校在实践“三联”办学模式时最重要的制度性举措。专业指导委员会由企业管理者、一线技术人员、教学骨干组成,实行例会制度,全方位向学校提供管理制度、实训项目以及教学过程等的指导意见。管理制度咨询包括生产管理体制、组织机构、运行机制、技术规程、质量管理标准、安全操作规程、文化建设等方面;实训项目咨询即通过校企双方的互访,共同探讨实训项目的可行性,确定生产项目,核定实训要求,明确利益分成;教学过程咨询包括专业设置、课程研发、工艺流程、技能培训方法等。企业咨询制度既平衡了校企双方的利益,又保证了学校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全方位接轨。2011年,学校在动漫专业又提出“学生实训室与企业工作室兼用、学生实习与企业生产一体、专业带头人与公司负责人互通、毕业证书与专业资质证书共同考取”的人才培养范式,以此实现校企合作落实于专业层面上的一体化深度融合。
创建“梯度产品”项目教学范式,实施“0.5”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对企业产品按三条标准选择:产品量大,有足量的产品可供学生实训;在行业内是典型产品;产品包括相应阶段学生学习的工艺要求。学校按工艺复杂程度由易至难选择一系列用于学生实训的产品,一个梯度产品的实训一般都涵盖本专业完整的技能实训体系。为避免订单培养周期过长,不能满足企业转型和产品快速变更对人才类型需求情况的出现,学校因势而变,在4年前开始推行0.5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即在学生入学的第4学期,接受企业的邀约,面向年级段公开报名组建企业班,如汇港班、港务局班、欧琳班等。2011年,学校又在轻轨专业推行“双元制”教学模式,在财会专业实施“流程式”教学模式。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
入选理由? 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唯一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办学模式改革试点单位,被教育部批准为开展培养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工作单位。走出了一条会通中外、砺志敦材的应用型外语人才培养之路,成为引领吉林省乃至全国应用型民办高校发展的一面旗帜。
亮??点?突出“外语+精准+专业”应用型才培养模式。学校建校伊始就提出了 “精通外语,谙熟管理,懂一或两门专业,听说能力强,计算机操作熟练,礼仪知识好,公关意识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复合型、外向型高级外语外事人才”的培养目标,各专业依此创立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小语种+英语”人才培养模式、“外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等。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突破传统的以课程安排为主的人才培养方式,科学设计学生从入校开始到大四的全过程综合素质培养方案,其中对学生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提出明确要求。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实施礼仪教育、就业教育,最后一学年实施综合技能的整体训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人格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实施 “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住宿”的管理模式。学校坚持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建立“德育教师、心理辅导和学生管理”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住宿”的管理模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学校集全员力量抓学风建设,通过抓好军训、入学教育、上课、自习、考试、社会实践、教学实践、论文指导、毕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环节,促进学风建设,既抓专业课程学习的学风,也抓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学风。同时,建立德育为首、自我管理的综合测评标准,以此检验学生的知能、素养水平。
创建“地球村”实践教学模式。2011年6月,学校大型语言实践教学基地“地球村”正式揭牌。2011年11月,学校开展了“地球村主题日”实践教学活动,主要有“韩国村主题日”、“日本馆主题日”、“德国村主题日”等,生动展示了这些国家独特的方言以及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地球村”项目的实施,为构建“文化熏陶+语言实践+综合运用”的多层次化、多模块化实践教学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邢台技师学院
入选理由?以创先争优的姿态,整合资源,拓展规模,打造硬实力,强化软实力,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其创新发展模式在全国职业教育界引起震动。
亮??点?2011年,学校成功争取到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人社部三部委的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项目、国家中职学校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和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建设项目3个项目,获得资金支持2500万元,成为全国一年同时实施三个项目的唯一一所技工院校。
整合资源,拓展规模,打造硬实力。学校着眼邢台职业教育小而全、资源重置浪费和政府资金投入困难的现状,坚持“市场化运作、低成本扩张、跨越式发展”的办学路子,两次整合蓄积力量,赢得市委、市政府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直接促进和启动了邢台技师学院、市经贸学校和市职教中心三所学校的第三次资源整合。在整合过程中,以稳定主体为原则,进行政策整合、办学经验整合、人力资源整合、经费和资产整合,同时整合企业和社会需求,集中财力、智力和资产,利用综合资源、采取综合措施,保证学校运转顺畅、协调发展。短短几个月,实现了三校全面融合。
协调联动,增强内涵,强化软实力。与天津市滨海新区人社局签订校企合作战略备忘录,推进技能人才培养计划与重点项目用工计划相协调的长效机制,与市政府重点项目办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发挥技能人才同步培养机制的作用。2011年,新开拓订单企业22家,与邢台50强、世界500强中的13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构建以“工学结合的一体化教学、企业通用职业素质和企业化学生管理”为核心的准员工教育体系,以校企合作为途径进行“市场撞击式改革”,指导一体化教改和专业设置,教学质量大幅提升。资源整合后,将管理重心向教学、管理一线倾斜,进一步向处室、系部放权,强化二级部门一把手负责制、责任追究制,充分调动处室、系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参照企业管理方式,活化奖金,拉开档次,奖勤罚懒,极大地调动了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高端引领,拓宽培训,扩大影响力。坚持高端引领,与企业联合培训在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着力开拓企业高端研修技能培训。依托企业家培训中心、企业技师工作站,为企业培养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提高企业高技能人才的技能水平,将在职职工培训工作延伸为终身培训工程;按照当地企业对不同工种、不同层次的用工需求,兼顾中级技工、劳动预备制和短期岗前培训,开发弹性学制校企联合培养,为企业提供多层次技能人才服务;与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办、民政局、安监局、供电局、司法局等部门、行业合作开展多层次、全社会培训;依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和邢台市考务中心,承办各级各类技能鉴定和社会化考试工作。2011年,学校职业培训年培训量达2万人次。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入选理由?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命题。学校始终高举职业教育发展大旗,遵循“实践本位”,在探索专科层次高职教育、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工程硕士教育有效衔接方面先行先试,在同类院校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亮??点?引进CDIO工程教育理念,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KSR-CDIO工程教育模式。学校以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测控技术与仪器三个专业为试点,开展了基于能力本位的KSR-CDIO工程教育改革。学校按照学科交叉渗透、理论实践融合、资源优化共享的实践教学理念,建立了“基础—提高—创新”三阶段实验教学体系,将实践教学分为三级具有不同内涵和训练要求的项目。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取得较好效果。第一期试点班目前刚三年级,就已分别取得全国大学生机器人比赛一等奖、上海市和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先行先试,实现专业硕士培养的突破。学校紧紧围绕“实践本位”办学理念和培养知识型高技能创新人才的目标,进行应用型本科教育与工程硕士教育有效衔接的探索。2009年4月,学校被上海市教委列为工程硕士立项建设单位,开始探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2011年10月,学校正式获得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同时,学校又面向上海先进制造业的发展,开展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试点,使人才培养更好地对接上海城市发展战略。
丰富教育培训项目,人才培养具备国际视野。2010年,学校留学生教育取得突破,获得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资格。2011年首批留学生进校学习。目前,学校正按照“树品牌、高标准、有亮点”的总体要求深入推进留学生教育工作。学校还将建设一个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专业水准的高技能创新人才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中德应用科技学院,通过与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等的广泛合作,探索德国应用型科技大学的教育模式及其在中国的本土化实践,使人才培养达到国际化标准。
淄博职业学院
入选理由?秉承“只有拼搏才是人生价值的最好体验”校训,以一种拼搏的姿态和改革的锐气,围绕“质量立校”战略和“服务教育教学主战场”的要求,不断进行管理机制和教学机制创新,使学院走上一条超常规发展之路,办学成绩蜚然。
亮??点? 以管理求效益,创新管理机制。学校引进绩效考核理念,建立职责清晰、程序规范、标准明确、工作到位、反馈畅通的工作标准和严格的考核制度,以此督促各项工作开展,使师生协同作战能力不断提升,团队文化日渐浓郁。以服务学生需要为出发点,构建了以“全员竞聘、三级预算、全时段覆盖、教育教学一体化、绩效考核”为一体的运行机制,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文化。学校将学生在校时间划分为上课、课外活动、晚自习等8个时段,每个时段都确定相应责任人,学生工作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24小时“无缝隙”覆盖,能在第一时间解决各类突发事件,消除和化解各种隐患。2011年,学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称号,被评为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荣获“全国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成果展示”一等奖。
以服务学生为中心,创新教学机制。坚持一切以学生为中心的治校理念,在全时段覆盖下建立了教育教学部人才培养机制,以专业再造管理服务机构,专门建立了三级预算机制,将财权下放到教育教学部,发挥了教育教学主战场的作用。在教学部人才培养机制下,学校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目标,以考试模式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内涵建设。2011年, 临床医学专业以《诊断学》为试点,由模拟门诊取代试卷,即设置临床门诊真实情境,由学生分别进行病人、医生、检验医师的角色扮演,随机抽取常见疾病,进行疾病诊疗全过程演绎,由主考教师进行即时评估。会计学院采用企业参与的方式,由企业与学院教师组成命题小组,结合会计职业资格考试,设计并实施了17门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及主干课程的考试模式改革方案。学生毕业设计由企业参与命题,校企双方组成答辩组,共同组织毕业生的毕业设计指导及答辩。对在企业进行顶岗实习的毕业生,则根据企业工作安排的需要,适时在企业组织答辩。
管理文化的创新和教学改革的深入,使得学校在各类高水平成果评选和技能大赛上捷报频传。2011年工商管理学院大力推进“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积极参加全国高校师生专业领域技能竞赛,并一举斩获国家级竞赛7个不同类别的“最佳院校组织奖”。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入选理由?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积极发挥联合优势,切实加强基础建设,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出“小学院、大学校”办学模式,在开展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方面成效显著。
亮??点?围绕专业建设主线深化改革,突出五年制高职教育特色。建立和完善对接产业、企业、岗位的专业开发建设和动态调整运行机制,组织有关专家按照“坚持标准、优化结构、体现特色”的要求,对申报新专业的材料进行论证审核,着重审核专业调研是否周到、细致、精确、科学,特别关注申报专业是否具有五年制高职的独特优势,如是否是技能要求反复训练、培养时间要求较长、复合性教学内容较多的专业。学校与省教育评估院参照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制定了五年制高职专业建设水平评估指标体系。由省教育评估院组织行业和高职院校专家对学校各分院设置的所有五年制高职专业进行材料评审和现场考察,保证了五年制高职专业设置的规范性、科学性。2011年,学校共新增专业点32个,新增专业方向9个,目前学校共有16大类,140个专业,487个专业点。
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突出五年制高职教学特色。学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建立了“3+1+0.5”、“2+2+1”、“3.5+0.5+1”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如护理专业根据校院合作情况,实施“3.5+1+0.5”人才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进行理论、实践学习3.5年后,到医院进行1年的护理工作实践,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爱岗敬业精神,岗位实习后,再回校进行半年有针对性的补习。在课程开发中,统筹考虑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课程内容和课程编排,系统设计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妥善处理各门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渗透和相互融合,充分发挥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强和受教育时间长的优势和特点,构建多元化专业课程模块。如机电一体化专业,构建并实施了以职业活动为基础,以技术体系为主线,多元整合的综合化模块课程体系,会计专业构建并实施了以职业集群课程模式为基础的两个链路课程系统。 在实践教学管理上,以跟岗训练为抓手,构建了以职业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专业实践课程贯穿10个学期,并采用总时控制,灵活分段,基本技能、综合技能、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有序推进的“5122”、“四阶递进”等实践教学体系。
创新管理体制,突出“资源共享、成本分摊”管理特色。由于分院众多,在2011年制定并执行了苏南地区学校录取最低控制线须达中考总分70%以上、苏中65%以上、苏北不得低于60%的新规定,不但较好地实现了招生录取公开、公平、公正,生源质量也进一步提高。为适应规模办学,学校建立了校系二级管理体制,变职能处室为主体的管理模式为以二级系为主体的管理模式,将责任落实到系部。每年选择专题对分院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进行检查指导,推进各分院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同时,搭建专业协作交流平台,对于凡有三所分院举办的专业都成立专业协作委员会,集聚成员研究专业建设中的热点问题,协作解决难点问题。学校还积极开展同课异构、教学设计评选、教学案例评审、专业负责人说专业、课程负责人说课程、专业教师说课改和骨干、青年教师专题培训等活动,促进教师在教学思想、观念、方式和方法等方面的转变与提升,缓解学校优质教学资源不均衡问题,缩小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之间教学质量差距。根据专业实训学生的需求量,采取“资源共享、成本分摊”的共享运行机制,使协作双方在设备、师资、技术上实现校际开放共享,解决了有关分院在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形成的同一地区重复建设、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
入选理由?始终围绕“国家利益至上”的军工文化核心价值观,着力构建以军工文化为特征的高职校园文化特色体系,军工文化成为彰显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亮??点?2010“回响中国”腾讯网教育年度总评榜,以排序第二高票当选“中国十大最具就业力高职院校”。2011年5月10日,被教育部评为 “2010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同年,学校因以军工精神为灵魂的校园文化建设成效突出,被评为“2011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 三大荣誉反映了学校良好的社会声誉和较高的人才培养质量,而军工文化成为彰显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内容。
校园景观凸显军工文化特征。建校以来,学校有规划地建设、绿化、美化、亮化校园,将特色军工校园文化建设与学校整体建设结合起来。学校全貌整体构图的船体造型,校园内的领航舵、军用锚、求实桥、进取桥、扬帆雕塑、各类船舰模型等环境景观和文化标识,一花一草,或桥或路,营造了浓厚的校园军工文化氛围。
专业教学紧随军工行业发展。学校长期以来承担为船舶军工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现开设有船舶建造、焊接技术、船机修造、船舶动力与装备技术、轮机工程技术、船舶检验、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船舶电子与通信技术、船舶电气自动化技术等54个专业,其中5个国家示范专业,8个国防军工特有专业,7个省高校特色专业,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以船舶工程、先进制造等为主要特色,多门类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在服务船舶军工行业的能力上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学校在近百家军工企业建立了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生产组织模式相一致的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实现教学环境的职场化、军事化。
教育管理紧扣军工文化精髓。立足军工精神教育,打造一系列产生深远影响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品。坚持近30年的“三全育人”奖项是学校师德师风教育的品牌,也是全校教师努力的最高荣誉,对于营造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优良教风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坚持15年的“党风廉政建设月”活动,传播了廉政文化意识,培育了廉洁自律理念,打造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党员干部队伍;坚持15年的“青年志愿者奉献月”活动,以“服务社会,完善自我”为宗旨,其活动无论在内容、创新、质量、地域上都取得了突破和提高。学校建立了规范有序的素质教育公选课程体系,思想品德课项目化、社会实践活动课程化、整体性教育经常化、针对性教育层次化,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日常管理中,把军训时对学生的要求贯穿于学生从教室到宿舍,从着装到物品摆放,从晨练到晚修的校园生活全过程。通过国防教育课、军事教育讲座、国防教育日主题活动等一系列教育载体,让学生亲近军工、学习军工、感悟军工,把军工精神融入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中。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柳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占地面积75.3万平米。设有机电工程系、电子电气工程系、汽车与环境工程系等8个教学系部,开设48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学生1万余人。教职工686人,其中专任教师456人。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日制在校生12612人,教职工1178人。开设机械与数控、汽车与交通、自控与电气、电子与信息、食品与生物、艺术与设计、经济与管理7大类48个专业。
中山火炬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2004年4月,直属中山市人民政府,并由市政府委托中山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现有教职工460余人,专任教师340人,兼职教师260余人。在校全日制专科学生7042人。
鄞州职教中心创办于1980年,前身为鄞县中等专业学校、鄞县技工学校。校园占地45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在职教师292人,在校生6000人。设有机电、经贸、计算机三大类17个专业。
吉林华桥外国语学院创办于1995年。占地面积70.3万平方米。专任教师456人,其中外籍专家50人。有英语、翻译、日语、德语、法语、韩国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等25个本科专业。
邢台技师学院于2006年9月挂牌成立。拥有教职工819人,总占地面积570亩。在校注册生16000人,年社会就业创业职业培训20000人次。开设50多个专业。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成立于1960 年,前身为上海市业余工业大学。占地800亩。下设8个学院、2个部(思想理论教学部、体育部)、2个中心(实验实训中心、分析测试中心)、10个研究所。现有工、经、管、文、理5个门类,14个学科,29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6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0人。
淄博职业学院是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校。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占地面积2060亩,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其中实训实习场所面积83570平方米。教职工14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设有工、商、医、艺、外语、社会事业等71个专业。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于2003年6月正式成立,实行“小学院、大学校”的办学模式,下设42个分院。共占地面积1万余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7亿多元。设置16大类、140个五年制高职专业,教职工总数达10700人,在校生近20万人。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其前身九江船舶工业学校。创建于1960年,先后隶属于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第三机械工业部、第六机械工业部、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设有55个专业。专任教师576名,全日制在校生15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