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路
《南方周末》曾经刊登过《穷孩子没有春天》的专题,抛出了“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的疑问,当下教育不公平畸象赫然眼前,对此我有一种说不出的难受。真的,这些只有身在其中的人才能感受,其他评论公允与否全是浮云。
和高校的城市孩子一样,我也是五谷不分的娃,却有着不一样的成长轨迹。从最普通的公立小学、公立中学到所谓的一线高校,一路走来我看到的、感受到的却格外不同。
出身在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是沉默而勤劳的体力劳动者,从小按区域划分就近入学,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都是近在家门口的普通学校。同学们的背景来历也差不多,很多父母是厂里的同事或街坊邻居,彼此熟悉得很,一切都很自然。
小学和初中的规模都很小,招生范围仅限于周边几条街。因为处于老城区中心,学校历史都很悠久了,爷爷和爸爸都是我的校友。小升初除了个别同学去了私立学校,大部分都直接划地区均匀分布到周围两所实力差不多的公立初中,期间家长可能略微考虑下哪边风气更好(后来证明两边都不好)。学校在我的记忆里总是小小的,干净的,我当时并不知道“师资薄弱”“理念守旧”是什么概念,就这么在玩泥巴、丢沙包的顽童岁月中长成人模狗样了。
我所在的城市只有一所人皆向往的重点高中,但是入学名额往往被几所有名的私立初中瓜分,如我所在的普通中学除却每年固定有的几个保送名额,能过中考分数线进来的屈指可数。当我听说小学半个班级不约而同在中专技校再次聚集,“3+2”成了同学们共同的未来时,我很幸运地被保送了。
高一是我彻底改变的一年。学校不再是走几步就能到的,住宿意味着要和别人共用空间,我甚至连食堂都是第一次见(简直太可笑了)。最关键的是,我发现这里的同学不一样了。他们大多数来自两所私立初中,成绩好,见识广,能力强,对于住校也是习以为常。那段时间我突然变得特别内向,我没有熟悉的伙伴,出于保护微弱的自尊,我不敢轻易和别人交谈,怕被看出窘迫,整日埋头于学习,借此忽略内心的惶恐,但是成绩也不好,这更让我变得自闭起来。也正是这一年的交流恐惧和自尊受挫,令我由一个外向的人变得少言寡语起来。
高中以后,我很少和以前的同学接触了,一是没时间,二是不可避免地感到有隔阂了。伙伴出现了让我不太习惯的打扮和谈吐,我们聚在一起时关注的东西也不同了,很多东西变质了以后就会让人不适,原本想从伙伴身上找到些慰藉,却换来更多的不理解,这无疑让我更加无处寄托了。
于是我更专心埋头于学习和阅读,外界一概不理。高二之后成绩好转,也适应了独立生活,状况渐渐好起来了。偶尔会参加一些活动,但都浅尝辄止,只是小小地满足一下被人关注的虚荣心而已,不然我可能真的变成可怕的自闭症少女了。出于自尊心,对大多数人我还是保持沉默。以至于写毕业同学录时,很多人都坦言他们觉得我独来独往,清高孤傲,成绩好但内心冷漠,拒绝男生面不改色,大家都出于害怕不敢和我交流。我觉得很好笑,只是不想显出窘迫而逃避热闹,竟成了别人眼中的冷面人,这算嘲讽还是赞扬呢。不管怎样,我也渐渐接受了自己这样的性格和别人这样的评价,至少这样不用担心小小的自尊受挫,只有少数几个闺蜜知道我的鬼马心理,我也心安理得地继续高中生活了。
这三年作为一个高难度跳板,让我有惊无险地走进复旦,预料到也发现了这是另一个高出我好多好多的世界。这里的人,大都来自全省乃至全国有名的中学,接受最好的教育和培养,有更强悍的气质和能力,更长远的见地和抱负,当然也有更好的出身和地位。通常的地域偏见会让人以为东部以外还有点落后,但他们都是来自每个地区最精英的部分,掩盖掉了那些我们原以为的窘迫和不堪。和他们相处很愉快,我们有相似的爱好,对社会的看法和张扬的理想,除了不能自己选择的社会背景。我能找到一些好朋友,过着愉快的大学生活,却依旧保持着面对大多数人的少言寡语,以维护小小的敏感的自尊心。照例活动浅尝辄止,情感不愿深入,害怕露出哪怕一丝窘迫。在大多数奔放开朗的同龄人面前,别人依旧会以为我是一个性格有点孤僻的人。如此也就够了。
大学一个好朋友有天晚上突然向我求救。他觉得自己走出西部小城很不容易,想有全新的生活,有女友有乐队有出国机会,但每次想到勤勤恳恳的老父母便内心愧疚,觉得自己很没用,说着说着竟当着我的面痛哭了。我很冷静地告诉他,出身不能选择,你想要养女朋友,养电音乐队,养自己的出国深造梦,但你父母只养得起你一个儿子。想要承担只有自己去赚,或者干脆放弃这一切——但是人只有一次青春,你会舍得放弃这些单纯又美好的东西么——所以唯一方法是自己去努力。我之前也不知道他有这样的困惑,大家都伪装得很好而内心痛苦。
其实,当时我也想吐吐苦水,但我没有。一个大一女生靠家教、稿费和比赛奖金就算没有奖学金,一学期也能收入3000多元,我准备看喜欢的音乐演出,小长假去北京和武汉看朋友,但是母亲希望我交给她存起来。我们闹得很不愉快,我质问她如果这么需要钱的话,为什么不让我当年念个技校,现在也好有个工作赚钱了。后来我还是同意了,母亲太辛苦,我不忍心让她难过。尽管我讨厌她那种斤斤计较抠门节俭到极端的性格,我受不了她打着让我就此留在上海成个小家的小算盘,我看不起她永远只会埋怨自己嫁得不好活得辛苦的小市民样。但她把我养大了,这是不可争议的事实。别人有资本挥霍有魄力不顾一切而我没有,我欠她太多。
我大部分的童年好友如今都已经完成了“3+2”的课业,有的正正经经上班奔着结婚谈恋爱,有的在社会胡混却也不亦乐乎,这是每个人选择生活方式的自由。他们大多数像我们任劳任怨的父母一样,有一个技术工之类固定的小饭碗,从现在开始就赚钱养家,重复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走和大人们一样的道路,有大人们一样的思想。
以前我和我父亲一样,觉得读书是天生的,有的人生来就有天赋可以自己爬出来,有些人再怎么花钱进好学校也无济于事。但是后来我发现,受高质量的贵族教育不仅仅是保证成绩,更是一种眼界和阅历,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成长时光,因为即使成绩不够好,你会接受到更广博的东西,这些往往在我的同学身上有,而我没有。
这就是为什么穷孩子越来越进不了一线高校,他们的春天离高等教育越来越远的原因。穷孩子不知道教育的重大意义,当他们变成父母了,仍然对高质量高消费的教育嗤之以鼻,他们也会把小孩放在按地区划分的普通小学初中,抱着像我父亲一样读得出就继续,读不出就拉倒的心态拉扯孩子,他们中的大多数小孩像他们一样,重蹈覆辙下去。而富小孩的父母会把教育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心甘情愿花费更多的钱在孩子的培养上,让他们在小小的年纪里有见识有能力有竞争力。那么像我这样的幸运儿,也许会越来越少,越来越不受关注,长此以往,贫富差距将不仅仅在财富上,更在素质上,而教育的分配不均也会反过来拉大贫富差距。
我不认为自己是鼓励普通孩子好好学习的榜样,我只觉得自己是一个幸运儿而已。幸运在我从小受到老师的青睐和关注,幸运在平凡的父母能给我选择和发展的自由,幸运在我敏感又脆弱的自尊心没有被同龄人无情击碎,也没有异化成愤世嫉俗的反社会心理。
但是我父亲同事的孩子,与我相似的经历,却不如我这么幸运。有个哥哥从稍微差一点的高校毕业,在异乡找不到好工作,只好回来接父亲的班,就像其他人一样在原来的小城里安静生活,吃力地还着房贷。还有个哥哥一心考研,三年没成功也不找工作,但父母一点忙也帮不上。当很多富孩子毕业之后有父母安排工作时,好不容易抢到挤进高校的门票的穷孩子,却很难凭借自己的力量打拼出一番天地来,这是教育不公平的延续,他们即使进入高校的春天,也无法感受到社会的春天。
我常常觉得自己在面对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而我刚好在分界线之间,一方面我努力写着社会最底层的艰难困苦,想用我的笔放大他们声嘶力竭的呼喊,另一方面我又希望自己摆脱这种分裂的窘迫姿态。也许这是我用幸运换来的巨大使命。
父亲常常回忆自己遭遇“文革”,家道中落,青春荒废,不管我正在做什么以后做什么,他希望我不枉这一段年轻的时光。
父亲还常说,苦尽甘来。我不知道苦有多少,但是甘绝不只是走到现在这一步而已。“穷孩子没有春天”抛出了如此巨大的命题,让我得以回想自己一路走来的历程,提醒我不管走得多远,只是不要忘了来时的路。
编后语:“寒门难出贵子”这个话题无疑是沉重的,作者的经历和感受可能是很多同龄人的心声,但小编想说一句:人生还很漫长,有最好的青春在你们手里,起点可以设定,但谁都无法预料自己可以努力的终点在何处。所以,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