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会

2012-04-29 00:44赵珩
世界文化 2012年3期
关键词:名角戏班剧场

赵珩

自元杂剧开始,北京戏曲演出的形式多种多样,至少从明成祖定都北京以后就有了堂会演出,形式也各不相同。那时大官僚和富商家里蓄养戏班的风气很盛,我们看《红楼梦》知道,贾府从苏州买来一些女孩子,然后请人在家里教习并蓄养起来。家里的戏班演出是经常性的,但是班小演不了大戏,只能作为平时的家庭娱乐。

官僚、富商们觉得这样不足以过戏瘾,于是就将外面的戏班请来,或者将不同班社的演员聚到家里演出,这种形式就称为堂会。堂会形式从明代一直延续到上世纪30年代末,长达五六百年时间,这也是北京的一个特殊现象。外地也有堂会,但是相对来说没有北京这么兴盛,我们可以从梅兰芳先生的《舞台生活四十年》、韩世昌先生的《我的昆曲生涯》等著作中了解到当时堂会的许多情况。一些大官僚、富商宅第中,一个月的堂会最多能达到二十多次。举办堂会演出总要有一个由头,比如说老人过生日,主人过生日,或者是孩子满月、官员升迁等喜庆活动就是最好的由头,后来就是没有由头也会举办堂会演戏。

堂会演出的场地多选择在有戏台的宅第之中,当时一些深宅大院的花园或跨院中多设有小型戏台,没有戏台的人家也可以在院中搭起临时性的简易舞台。堂会的演出形式在北京繁荣主要是因为这里是王公官宦集中的都城,也是名角荟萃的中心。堂会的演出时间可以很长,一般来说从下午两三点钟开始到深夜为止,能达到八九个小时,演出的剧目可能有十几出。与剧场演出有所不同,堂会戏有点戏的形式,就是戏班拿着红纸写的单子,请主人家点戏,主人为了客气,也请重要的来宾帮助点戏,以表示对客人的尊重。点到的戏不能说不会,所以当时一个演员会一百五十出到两百出戏不算稀奇,点什么戏能唱什么戏。后来也有预先定好戏码,制成油印戏单的。有很多外面不常演、甚至长期绝迹于舞台的剧目,由于主人家要看,也会在堂会上出现。

社会上的商业性演出一般是一个班社占据一个剧场,不同班社的名角很难聚到一起,除非赈灾等公益性活动才会有很多名角在一起演出的合作义务戏;但是堂会就不同了,根据主人家和戏剧界的交情,可以邀请不同班社的主要演员来凑几出合作形式的拿手戏,这也是堂会非常吸引人的地方。

清朝中叶以前,对于旗人的管理非常严格,旗人不允许进剧场看戏,但是并不禁止出席堂会,旗人可以到人家府第去看戏,同时旗人家也可以请戏班来演堂会。

堂会观戏可以边吃、边聊、边看,比较随便,而且演出环境也比剧场要好。剧场或热或冷,又肮脏,有些人看戏的时候大呼小叫不文明,但是看堂会戏基本不会遭遇这样的情况。

此外堂会还可以为女宾提供看戏的机会。民国以前女宾是不能到剧场看戏的,但是堂会女宾可以到场,这些都是堂会戏受人欢迎的地方,于是很多人就变着法去打听哪一家有堂会。当时北京城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跟今天都不一样,人口也要少得多。某一宅第有什么举动,可以说四九城都能知道。尤其是那些名角,比如说像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以及后来的很多名角到什么地方出堂会,消息都会不胫而走。

当时虽然很多大宅门的门禁也很严,但戏迷却能钻头觅缝找路子进去。一种办法就是转托关系,有些跟主家并不是很熟,或者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也能够拐弯抹角,甚至买通家下的一些仆人混进去。还有一种干脆就是混的。怎么混呢?生日庆典大家都要送礼,咱们中国人不作兴当面打开包看。戏迷也能封一个红包,里面的钱可能极少极少,因为当时不打开,就可以冒充亲友进去混吃混喝混戏看。堂会演出都是非常精彩的,前面的帽儿戏可能比较乱,可是到了倒数第四、第三出戏上演的时候,也就是晚上八九点钟以后正戏开锣,大家就会安静下来,聚精会神地观剧了。

也有的堂会实行请柬制。有人没有请柬,最后被人识破,不得不哀告请求在边上听听,大家看他可怜,也就同意了,这样一来就使得堂会戏往往拥挤不堪。可以想见,就是再阔的大宅门,容量也是有限的,记得韩世昌先生就曾写到过夏天演出时汗流浃背、拥挤不堪的状况。这样到了压轴戏、大轴戏要上演的时候怎么办呢?有的人家竟诡称闸盒坏了,没有电了,戏演不成了。于是主人和一些贵宾到房间里面休息或是吃个宵夜,这个时候漆黑一片,很多人耐不住性子走了。等重新“修好”电灯,大放光明的时候,人可能已走了三分之一,这再重新开锣。

堂会戏还为票友提供了一个登台的机会。当时在北京有一些叫做"耗财买脸"的人,自己有极大的戏瘾,可是又不能下海,也不能到外面去参加营业性演出,于是就在堂会戏中串演一两个角色。这些人虽然被戏曲界称为"棒槌"、"丸子",但是自己的戏瘾却得到了满足,甚至还有很多名角给他配戏。当时堂会戏能兴盛到什么程度呢?就是凡有好的堂会,整个北京剧场的正常营业性演出都会受到影响。因为如果某几个名角被一家堂会请走,那么像广和、中和、吉祥、开明等剧场上座率都会锐减。演员流失了,观众也流失了,这是一个很特殊的现象。堂会戏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但在戏剧史上却占有重要地位,很多名角很难有机会凑在一起演出,只有在堂会戏中才能够达到强强联合的精彩阵容。

猜你喜欢
名角戏班剧场
功德林寺戏班:寺院文化对觉木隆派的特殊重塑
欢乐剧场
云南壮剧的几种组织形式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移民音乐的民间存在形式研究
关于“名角的不可替代性”及其局限——以第五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为例
从社会组织的视角看云南壮剧民间戏班的性质
真君子
论《日出》的剧场性
《西游记》里的名角——太白金星
京班名角制下的戏剧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