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摄匆匆
喜马拉雅山腹地的秘境
五大八千米级高峰环峙
在西藏日喀则境内,喜马拉雅山脉被“砍”了4个缺口,这些缺口最终形成了日喀则的“四大名沟”:吉隆沟、樟木沟、嘎玛沟和亚东沟。这4条沟全都发源于雪山,海拔从5000多米一路骤然下降到3000米以下,河水在低处流到尼泊尔或印度。同时,在这4条沟的周边,还耸立着喜马拉雅山脉中5座海拔在8000米以上的雪山:珠穆朗玛峰(世界第一高峰)、洛子峰(世界第四高峰)、马卡鲁峰(世界第五高峰)、卓奥友峰(世界第六高峰)和希夏邦玛峰(世界第十四高峰)。高山与深壑,地貌如此独特,造就了当地奇特的风光:雪山相伴,景色多变,人迹罕至,恍若世外桃源。
我和一群驴友背上行囊,深入喜马拉雅腹地,徒步探访这“四大名沟”,看那5座海拔8000米以上雪山。徒步过程虽然充满艰辛,但那旷世的美景却让我们感到无比幸福,体验到不一样的人生经历,为自己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回忆。
吉隆沟:在这个“西藏最后的秘境”,我们看见四周的雪山依次打开,还等来了日照金山,拍到了雪山倒影。
如今的西藏,大概已经没有了空白,包括以前神秘的墨脱、古格以及藏北无人区,好像都已不再那么神秘。唯独吉隆,似乎还鲜为人知。
吉隆,或许就是“西藏最后的秘境”。
吉隆,藏语意为“舒适村”、“欢乐村”。吉隆之得名,传说是在公元8世纪后期,藏王赤松德赞从印度迎请莲花生大师入藏时,大师途经吉隆沟(今吉隆镇一带),在此住了一宿。大师见此地山清水秀,风景明媚,不胜感概,又见溪谷中的河水洁白如乳,溪底的卵石光润如玉,更是赞叹不已,于是在翌日临行前,欣然将此地命名为“吉隆”,以表达其无限赞誉之情,“吉隆”之称于是流传至今。
吉隆位于珠峰自然保护区的西端,由于高大的喜马拉雅山脉阻挡了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北进,使得山脊两侧的气候截然不同,呈现出南北两大气候类型。吉隆沟东北部有海拔8012米的希夏邦玛峰和著名的佩枯湖,南部则分布有原始森林。吉隆藏布江顺着蜿蜒的山谷向南飞泻,两侧山峰林立,气势巍峨,层峦叠翠的山谷里生长着种类繁多的植物,而山谷两侧的山顶上则终年积雪,气度不凡,所谓“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便是这里的真实写照。
这次去吉隆沟,与一张雪山倒影的照片有关:红草地、大石头、两座雪山在静静的湖水中清晰的倒影,仿佛世外桃源。但在吉隆镇的大街上,我问过很多人,却没有人能告诉我在哪里可以看到雪山倒影。
这次去吉隆沟的旅途并不顺利。前几天的天气都不好,从拉萨到吉隆沟,我们要翻过3个海拔5000多米的垭口,好几名队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我们期待的风景却迟迟没有出现,3座海拔8000米以上的雪山都深藏不露。徒步吉隆沟的那天更是阴雨朦胧,连雪山的影子都没见着。
但我们并没有放弃,在雨中坚持徒步上山,为了躲雨,我们冒失地闯进了山上的一户藏民家,没想到那恰好是乃村村长家。雨一直不停地下,我们干脆在村长家安心地玩,接着跟主人商量在他家里吃午饭,最后以300元成交。让我们没料到的是,主人家非常重视,几乎全家动手为我们准备午餐。不一会,酸奶、荞麦饼、烤土豆都上来了,大家吃得很爽,有人喜欢这里纯正的酸奶,有人喜欢甜甜的土豆,而我更喜欢用相机记录藏民真实的生活,做荞麦饼的老太太就成了我的主要“模特”。
下山时,我们无意间发现了那个拍摄雪山倒影的地方,真是踏遍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在我们即将离开吉隆沟的那天,雨过天晴,柳暗花明,美景如期而至。我们看到了最美的吉隆沟:四周的雪山依次打开,等来了日照金山,还如愿以偿地拍到雪山倒影。在回程的路上,我们还欣赏到了雄伟的希夏邦玛峰和佩枯湖的美景。
樟木沟:在令人震撼的希夏邦玛峰南坡,雪山、峡谷、冰川构成了天堂一般的画面,令人流连忘返。
希夏邦玛峰是唯一一座位于中国境内的八千米级雪山,它的两个大本营都在中国境内。一般登山队都是从北坡大本营攀登的,而我们选择从南坡大本营徒步。
我们对这条线路了解甚少,主要是把它作为珠峰东坡徒步活动的拉练,顺便磨合队伍。因为前几天山上下了大雪,向导多布吉怀疑我们是否真的要去,但我的态度很坚决,能走到哪里算哪里,既不轻易放弃,也不勉强为之。因为我知道彩虹总在风雨后,无限风光在险峰。
第一天我们在阴雨绵绵中赶路。经过一座铁索桥后,来到一块大草地,很多牦牛在草地上吃草。在这里,我们仔细观察垭口方向和翻越垭口的起点,不过有些队员已经开始向前进发了。这个垭口很不明显,路迹也很多,不一会队伍就散了,大家各自为政,都想抄近路尽快到达垭口,但都不知道垭口究竟在哪里,最后还是得跟着牦牛队走。如果自己直上,是比较辛苦的,因为要一边找路,一边攀爬,看似走了近路,其实大大耗费了体力。
转过一个山坡,看到了另一番景象:眼前要穿越的山坡全是积雪。这一段雪坡横切,让很多人走得崩溃。天色渐黑,队伍逐渐拉开距离,饥寒交迫,天空还飘着小雨,此时我只有一个想法:赶快到达营地,钻进帐篷,换衣服休息,做饭。
我一路狂奔,一边找路,一边观察前后队员。因为路迹不很明显,我完全靠感觉,慢慢下切,因为我知道营地肯定在河床上。我的判断是对的,因为我很快找到一条明显的路迹,并超过前面的一些队员了。17:30分到达预定营地时,我已有一点虚脱,可能是后面一段路走得太快了。
到达营地后,我们饥寒交迫,在雪地上扎营,在寒风中做饭。有队员还出现较严重的高原反应,什么东西也吃不下,进了帐篷就不想出来。
但第二天早上,天空放晴,雪山全部打开,原来我们把营地就设在雪山环抱之中。我们开始兴奋起来,不停拍照,以至于原定9点出发的时间推迟到10点。
出发后,我们刚爬上一个山坡,风景就开始让人震撼:众多雪山离我们如此之近,大大出乎我们的想象,甚至有队员建议:不去珠峰东坡了,这里风景更好!这一天,我们沉浸在无比幸福之中,竟然忘记了防晒,忘记了大本营,结果不少人被晒伤。
第三天的回程轻松很多,天气依然晴好,我们沿着山脊行走,无意间遇上一个绝佳的“观景平台”——站在山脊上,看见雪山、峡谷、冰川,构成一幅天堂一般的画面,流连忘返,再次陶醉在希夏邦玛峰南坡!
嘎玛沟:在珠峰东坡,这条美丽的山谷依然静偎在珠峰的怀抱中,独享着雪域净地的孤高与清傲。
嘎玛沟位于定日县与定结县之间的嘎玛藏布及其西侧谷地,东自陈塘,西抵珠峰东坡,是一条海拔在2000多米到5000多米之间的美丽山谷。嘎玛沟长期与世隔绝,唯一的交通工具是牦牛。上世纪,美国和英国探险家相继对嘎玛沟进行了考察,他们都被这里梦幻般的自然美景所折服,赞誉嘎玛沟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山谷”、“世界十大景观之一”。不过时至今日,能到达嘎玛沟的人极少,这条美丽的山谷依然静偎在珠峰的怀抱中,独享着雪域净地的孤高与清傲。从海拔仅2100米的谷底——嘎玛河与朋曲河汇合处,到珠穆朗玛峰峰顶,相对高差达6000余米,在山谷中可以同时看到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第四高峰洛子峰和第五高峰马卡鲁峰的壮丽景观。蔚蓝的苍穹下,雪峰格外醒目。由于角度、距离的差异,珠穆朗玛峰显得秀美,洛子峰显得娇柔,而马卡鲁峰则极为壮丽。
我们选择的徒步线路在嘎玛沟上段,徒步起点在曲当乡,走向珠峰东坡大本营。到达曲当乡后,我们先去乡政府申请统一安排的牦牛。但牦牛工一般不懂汉语,沟通起来比较困难,于是我们又找了两个略懂汉语的年轻人作为向导。
徒步从优帕村开始,沿途可见几个美丽的村庄,我们第一天的目的地是晓乌错。出发后不久,就开始爬坡,由于我们已经在吉隆沟和希夏邦玛峰适应过,队员们的身体已经调整到最佳状态,因此大家都走得很轻松,下午3点半就到营地了,这时下起了小雪,我们赶紧钻进帐篷休息。
第二天天气晴好,我们第一次看见马卡鲁峰,还拍到雪山在晓乌错中的倒影。海拔4900米的小乌拉垭口是这一天穿越的难点,由于头天晚上下过小雪,小乌拉垭口变得更加漂亮,我们如同行走在白色的童话世界中。刚到垭口,我们便看见一排雪山扑面而来,让我们的心灵彻底震撼了!这天的营地选在一个富有诗意的地方——兰花谷,可惜这个季节看不到兰花。向导告诉我们,5月份是山谷最美的季节,到处盛开着兰花。
离开兰花谷营地,爬上山坡,我们就看见珠峰了,接着是洛子峰、马卡鲁峰。我们把营地选在汤湘观景台附近,因为这里可以同时看见那3座八千米级雪山。晚上天气变好,满天星斗熠熠生辉。翌日早上5点多,我们就早早爬上观景台,守候日出。8:04分,第一缕阳光开始把珠峰照亮,那初升的阳光渐渐转移到洛子峰、马卡鲁峰上面。我们同时看见了3座八千米级雪山日照金山的壮观景色,大家激动得高唱起了《青藏高原》,幸福得难以言表。
接下来我们要穿越嘎玛沟,朝着珠峰东坡大本营的方向徒步,真正的挑战从此开始。巴当到俄嘎有一段危险的碎石坡横切,有些队员走得快要崩溃,但风景却令人震撼,我们一直看着马卡鲁峰进发,离它最近时,直线距离不到10公里,感觉它触手可及。视野开阔的时候,可以同时看见珠峰、洛子峰和马卡鲁峰。
俄嘎到珠峰东坡大本营这一段路,只属于真正的勇敢者,来回要走24公里,徒步超过9小时,最高海拔5300多米。但13名铆足了劲的队员都在下午2点前就到达珠峰东坡大本营,这也算得上是奇迹,因为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到达这里的人才不过几百人。坐在大本营附近的山脊上,脚下是壮观的琼桌冰川,对面是雄伟的珠峰和洛子峰,回头还能看见马卡鲁峰,这种感觉真好!
我们心满意足地回到俄嘎时,寒流来袭,似乎在提醒我们该回家了。第二天返回汤湘时,我们都走得飞快,我们的目的地是这次嘎玛沟徒步的最后一个营地——措学仁玛。我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这里拍到3座八千米级雪山的倒影,但天公不作美,我们只好呆在帐篷里睡觉。
早上起床,天气依然没有变好。我们依依不舍地离开,在积雪中翻越5350米的朗玛拉垭口后,便是一段1500米的垂直下降。但大家走得很快。看到村庄和前来接我们的面包车,我们终于可以彻底放松疲惫的身体和紧绷的神经。
亚东沟:云飘雾起时,卓木拉日雪山与多庆错遥相顾盼;
日出日落时,雪山与湖水熠熠生辉。
多庆错算是故地重游了。因为第一次印象很好,这次特地绕道多庆错,在湖边扎营,守候最美的黄昏和早晨,以弥补上一次留下的遗憾。
多庆错位于西藏亚东县堆纳乡多庆村,距亚东县城60公里,湖水面积达10多万公顷,远处皑皑的卓木拉日雪山与之相依相伴,美不胜收。卓木拉日雪山海拔7350米,峰顶突兀,壁峭坡陡,是藏族民间传说中的喜玛拉雅山七仙女之一,与珠穆朗玛峰是姐妹峰,当地百姓称之为“圣女峰”。我们更喜欢把多庆错称为“多情错”,它将众多雪山倒映在自己的胸怀中。云飘雾起时,卓木拉日与多庆错遥相顾盼,日出日落时,雪山与湖水熠熠生辉。在西藏古老的神话里,卓木拉日雪山和多庆错被誉为“神山”和“圣湖”,当地人路过神山时,都会献上洁白的哈达和青稞酒,以祈求神灵保佑。
晴朗的天气下,多庆错展现出一派美景,对面的雪山全部打开,我们选择了一个最佳观景点停车拍照,队员们又开始兴奋了,接下来是寻找当晚的营地:一是位置要靠近湖边,能看见卓木拉日;二是水源,没有水就无法炊事,因此选来选去,我们的车一直开到离湖很近的一块平地上扎营。
傍晚的光线很好,很适合拍照。当天是农历十五,明亮的月光把营地完全照亮。我本想拍多庆错的星空,但因为月亮太亮,很难看见星星,只得作罢。
我的帐篷正对着多庆错和卓木拉日,只要拉开帐篷,就能看见外面的风景。我在凌晨一点醒来,看到皎洁的月光洒在营地上,星星在夜空中闪烁,湖水和雪山若隐若现,天上还有流云在滚动,气势磅礴,变化不断。我赶紧穿衣起床,背上相机,扛着三脚架,在营地四周走动,寻找最佳的拍摄角度。
夜晚如此宁静,风景如此美妙。我突然想起了一句歌词: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此时此刻,不正是我的狂欢时间吗?能在这么美妙的地方扎营,又能看到如此的美景,还能用相机把它记录下来,我相信世界上没有多少人能像我这样幸运。
我不停地变换位置,尝试不同的构图和曝光时间,最难的就是对焦了。因为夜晚的光线太暗,自动对焦是不可能了,用手动对焦也看不太清楚,把焦点放在无穷远,有些照片还是模糊的。就这样,构图、对焦、曝光,我不断变化,总算拍下了几张比较满意的照片。走进帐篷的时候已是凌晨3点了,我发现羽绒服上已经披上了一层白霜,因为太过投入,拍照时竟然没有察觉。
清晨6点,我再次醒来,拉开帐篷,却大失所望:乌云笼罩着天空,星星和月亮,还有雪山,全都不见了踪影。上帝就是这样公平,他不可能总给你好天气,也不会总给你坏天气。
“四大名沟”,我们轻轻地离去了,正如我们轻轻的来。但那些美好记忆,会长留心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