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成 田志刚
1 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
2003年10月在西峡县寨根乡桑树村的陈家沟岩山上发现一株优良猕猴桃。上面结有15个果子,最大105克,100克以上的4个,60~80克的6个,50克以下的5个。软熟后果肉呈金黄色,十分漂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5%。
2004年嫁接繁殖300多株,有的当年就试花挂果。2006年株产13千克,面积发展到60多亩,2007年又发展40多亩,到2009年种植面积150多亩,最高亩产达3000千克,总产量40多吨。
从2006年开始,分别在武汉市、湖北建始县、江西奉新县、四川苍溪县、江苏海门市等地进行区域试验,在各地均表现良好。
2009年通过河南省种子管理站品种鉴定,鉴定证号:豫品鉴猕猴桃2009002。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植物学特性
该品种属中华猕猴桃。老枝暗褐色,1年生枝淡褐色或褐色被白粉,皮孔较粗。芽苞突起,芽裸露。叶片多扁圆形或近圆形,先端平或微凹,基部心形,正面深绿色,光滑无毛,背面黄绿色,密被淡黄色柔毛。纵径12~16厘米,横径17~23厘米,叶柄长10~19厘米,粗0.5~0.9厘米,单花着生少,三花着生多,花冠直径4.8~5.3厘米,花瓣白色,多为6瓣,柱头28~37个,退化雄蕊53~65个。
2.2 果实经济性状
果实长椭圆形,纵径6.5~8.0厘米,横径5~6厘米,侧径5~5.5厘米,平均单果质量85克,最大136克,果皮棕褐色,密被棕色细毛,果顶微突,果形端正、整齐,果柄长4~6厘米,果心小而软,种子450~485粒,果肉成熟后金黄色,肉质细嫩,含可溶性固形物16.5%,总酸1.29%,维生素C 786.2毫克/千克,充分软熟后味香甜可口,极耐贮,在自然条件下可贮3个月,在冷藏条件下可贮8个半月以上。
豫皇2号横剖面
2.3 生长结果特性
该品种树势健壮,萌芽率高,成枝力强,以中长果枝结果为主,每结果枝基部可着生6~8个果,间距1.5~5厘米。其嫁接苗第2年结果,第4~5年可进入盛果期,亩产1800~2000千克。
豫皇2号猕猴桃结果状
2.4 物候期
该品种在西峡寨根乡2月底出现伤流,3月初萌芽,3月中旬展叶,4月中旬现蕾,5月初开花,盛花期3~4天,5月中旬至7月上旬为果实膨大期,果实发育期约130天,9月中旬果实成熟,11月下旬落叶。
2.5 适应性及抗逆性
该品种适应性强,在武汉(海拔35米)和湖北建始县(海拔1100米)均生长正常,表现良好,果大味美、丰产、稳产,在试栽地病虫害少、抗逆性强。
3 历年区域试验结果
从2006年开始,分别在武汉市、湖北建始县、江西奉新县、江苏海门市及四川苍溪县等地区进行试验。一般在高接后第2年就普遍挂果,第3年株产约5千克,今年株产约12.5千克,亩产1000千克左右。各地表现遗传性能稳定,果个均匀,丰产稳产,耐贮性强。
4 栽培技术要点及适宜推广地区
4.1 园地选择
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建园。栽植株行距4米×2米,架式采用平顶大棚架。
定植时雌雄比例为8∶1,配置当地选育出的“寨雄1号”作授粉树,并辅以人工授粉。
4.2 整形修剪
实行单主干上架,当主干长到1.8米时,剪去先端生长点,促使萌发2~3个主蔓。进入盛果期以后,采用三步修剪法,即一疏、二缩、三短截。
疏枝:疏除枯死枝、病虫枝、多年结果的衰老枝、并生枝、重叠枝、下垂枝、细弱枝和从基部主干上发出的徒长枝,选留当年的发育枝确定为下年的结果母枝。
回缩:对连续结果多年的衰老枝和结果部位外移严重的枝进行回缩,至少回缩到行距的中间线以内,或回缩到该树的树冠以内。
短截:对选留的结果母枝,要根据生长状况修剪到饱满芽处,长果枝留8~10个芽,中果枝留6~8个芽,短果枝疏除,如在全树总枝量不足的情况下,可留2个芽子进行短截。
4.3 花果管理
为提高商品率,要实行定量挂果,限产增质,要进行疏蕾、疏果,主要疏除小果、病虫果、畸形果,长果枝只留4~6个果,中果枝留3~4个果,短果枝留1~2个果。当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到6.5%时应及时分批采收。
4.4 肥水管理
第1次施肥:萌芽前,以速效氮肥为主,搭配磷钾肥,成龄树每株300~400克尿素、150~200克过磷酸钙、250克的硫酸钾,少量的硼肥和锌肥,全园撒施,浅锄覆盖,并浇足萌芽水。
第2次施肥:果实膨大肥,以磷钾肥为主,氮肥为副,过磷酸钙每株250克,钾肥每株250克,尿素每株100克,并且搭配钙、铁、锌、镁、硼等微量元素。在果实整个膨大期内要保证田间持水量在70%。
第3次施肥:在采果后落叶之前,以有机肥为主,辅以磷肥,每株施50千克有机肥、300~400克的磷肥充分搅拌均匀,采用环状开沟或条状开沟,将搅拌均匀的肥料一层肥一层土施入穴内,施后浇水。
该品种适宜于长江流域各猕猴桃产区推广种植。
本研究得到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黄仁煌教授指导,深表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