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飞
我的家乡在沪宁线中段的丹阳。
解放那年我13岁,当时中国人民正豪情满怀、意气风发地欢庆胜利,故这段时期的春节充满活力,绚丽多姿。
那时,一进入腊月,农村的剩余劳力大部分就转入忙年了。
先说集体要操办的事,集体祭祀活动是由各姓的祠堂操办,虽各个姓的祠堂规定不一,但基本都要在除夕前完成集体祭祀。一些乡镇或寺庙结合过年要组织新年庙会。好多乡镇的戏剧爱好者组织的临时戏班,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这些戏班道具、服装都很简陋,演员全是业余的,但他们的热情都非常高。戏都在晚上唱,唱的戏种以锡剧和越剧为主,还有我们丹阳的丹剧。剧目大都是爱国、仁孝的题材。为配合时事宣传,也有一些学校穿插一些时事活报剧。戏班活跃在农村或小集镇,一般从冬至开始到正月十五落灯结束,临时戏班演到哪里,哪里基本都是万人空巷。
过年,家家户户放小风筝,集体扎大风筝,一般都要一二十人才能拉上天。拉风筝上天的绳有小手指粗,春节后,风筝不放了,麻绳再分配给各户作为农忙时的捆扎之用。大风筝还配有专用的五颜六色的小灯笼,夜晚点上蜡烛一段一段地扣在拉绳上放上夜空,美丽极了,这种灯我们称之为“鹞灯”。放这种灯一般都在春节期间的除夕,初一、初五或十三到十五挂,目的是求财、求子、还愿、祈求吉祥。这样的风筝上还可带焰火罐上天,让焰火徐徐落下,绚丽缤纷,当地称天女散花。这样的大风筝每个自然村都有一两个。
那时我们有些年轻人,还要制作“天灯”,也称孔明灯。在灯上写上诗词求和、写上谜语求猜、写上楹联求对,更有人写上自己的年庚八字征婚。天灯飘落下来,如有人捡到送来了和诗、谜底或下联,灯主一定会热情款待结缘成友,也有天灯招亲成婚的。
至于各家各户,一般会请裁缝上门每人做件把新衣,酿一点黄酒,有条件的还在家制作封缸酒。这些酒除作春节饮用招待客人外,基本够一年用的。我们丹阳为黄酒、封缸酒之乡,是全国闻名的。
春联全都是买了红纸请书法高手或文化人书写的,内容有“春回大地、福满人间”“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等。门框上七字联内容就更丰富了。春联房门要贴,库房门、养畜的圈门也要贴。特别经典的是每户灶台上都砌着一个很小的灶王龛,过年灶王爷的对联也要换新的,但内容千篇一律都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或“廿四上天去,三十下界来”的小对联。除大门外其他所有的门扉上多数都贴的是“福”字,是正方形纸上对角书写,贴“福”字,上下一定要贴正。今天,我们有人将福字倒贴,那时是绝不允许的。
春节前的四五天各家都蒸制好过年的馒头、包子和米糕,还有除夕夜包馄饨。馒头、米糕春节祭祀要用,如果量多吃不了那么多,提酒上门参拜岳父母。初五姨表亲互拜。以后就不受限制了。
在我们故乡,在过年期间,如有些人因有矛盾相互不讲话,过年碰到一起,相互要打招呼互拜,不能不理睬人家,否则会遭到众人的批评和谴责,会说你气量狭隘不大度。过年也不允许看不起穷人,包括乞丐和残疾,或者有别的难处的。过年期间还不允许讨债,过去有不少欠债的人,实在还不起只好出去躲债,到正月初一才现身。
正月十三这天开始,各家都要把标了自家姓氏的灯笼挂在门前,欢乐的孩子们地上拖的是兔子灯,手上举的是鲤鱼灯,这些灯笼绝大部分是自制的。上灯这天,各村和乡镇的龙灯、狮灯、马灯、猴灯、蚌灯、荡舞船等等都会到中心城镇或寺庙集中,后安排指定路线巡游,这是相互拜年巡游。
庙会巡游的高潮是三十六人抬的菩萨大轿的到来,一停下来当地人立即献上祭品,跪拜磕头,这样的巡游队伍一般都有上万人。
灯节的夜晚,特别是元宵这天,县城或乡镇都会有各种各样彩灯展示,集中放焰火,各家放鞭炮,还有搭台唱大戏,大把戏(杂技)演出,驭道情(评话)听书,当然也少不了热闹的夜市,丰富极了。
在农村的节日之夜也是美轮美奂的。前面提到的各户的门灯,小孩玩的彩灯外,最让人心仪的是我们这里的大风筝了,这天各村庄都会把大风筝放上天,在牵绳上一段一段挂上彩色的鹞灯,还有的在放风筝的同时在风筝上安个焰火罐,加之风筝上原有的弓弦,发出呜呜哇哇的声响。这时我们环顾四方,仰望夜空可以看到十里八村的风筝挂着的彩色灯笼,排在成千万条弧线上,像晶莹剔透的彩色星星,四面八方,风筝上的焰火罐上落下的彩色焰火,像是仙女散花落英缤纷美丽极了。不时还能看到天灯在高天上像萤火一样飘忽而过……
灯节过了,一年一度的春节结束了,人们也就立即投入到新的学习、创业和工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