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健
著名诗人田间1959年给刘章的诗集《燕山歌》写有一篇“序言”,名为《〈燕山歌〉小引》。他热情称赞刘章是长在“人民英雄洒遍了血汗”的“崇山峻岭”中的一棵“年轻的树”,一棵“能歌唱的树”。他希望刘章“和群众一起,和新的生活一起,继续攀山越岭,向新的艺术境界进军……”。从此,我便非常关注刘章,而且彼此成了心灵相通的文朋诗友。刘章是河北省兴隆县上庄村人,生于1939年,原名刘玺,字尔玉,别号燕山痴子,雾灵山人。曾在区县文化馆和河北歌舞团工作,后任石家庄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主席。
刘章没有辜负老诗人的希望,他努力“攀”生活之“山”,“越”艺术之“岭”,以辛勤的劳动和开拓精神,陆续出版了《葵花集》《映山红》《枫林曲》《长相思》《刘章乡情诗选》《刘章评论》等诗文集三十多部,有新旧体诗、有散文、有评论、有歌词、有随笔。他深深地扎根在燕山的山崖之中,扎根在乡民们心灵之中,经受时代风雪的考验和雨露的滋润,已经长成一棵根深叶茂、硕果累累的大树,在当代诗歌园林中闪耀着独特的诗艺之美。
首先,刘章的诗“来自家乡山水间”,以浓郁的乡情描绘了故乡山水的壮美与乡音的纯朴,始终“乡音不改”,“诗情不衰”,“不失泥土味,不丢山石音”。在诗人的心目中,故乡永远是美丽妖娆的,乡亲永远是可敬可爱的。在《北山恋·故乡》中,他深情吟唱:“巍峨群山,百花烂漫;/小溪流水,弯弯,闪闪;/林中鸟儿,喧喧,翩翩;/朴实的乡亲,憨厚的笑靥,/当日英雄两鬓斑,/还有虎羔似的青少年……”诗人爱故乡,恋故乡,离开故乡,时时想故乡:“难忘家乡恋/泥土香,野花鲜,山水甜,/月也分外圆!”(《汲水调》)他认为“最美的花朵,是故乡的山花,/最美的女子,是故乡的村姑。/故乡人,水做的灵魂,透明,洁净,/泥做的骨肉,健康、纯朴!”(《乡声》)他认为最美最新的是乡音:“男带泥土味,/女有山石音。/小伙说笑水出山,/姑娘唱歌鸟在林。”甚至连“大娘的唠嗑,婶子哄孙,/声声也带好音韵!”(《乡音》)这些诗句素朴自然,生动形象,是山乡风俗画,也是优美的田园诗,显示了劳动和生活之美。
第二,以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燕山山区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两类人物形象最为突出。一是诗中的抒情“自我”,这是一个生于山乡,长于山乡,热爱山乡,在新中国成长起来的长期和山乡农民生活在一起的正直的知识分子,通过他独特的人生道路,显示了新中国所经过的曲折历史,以及正义光明的力量和黑暗腐朽的势力相互斗争给他带来的苦难和幸福。另一类形象,就是在《山桃花》《山葡萄》《长相思》《四婶子》《写在母亲的坟前》等诗中,以及诗人在《我的一家》《今昔曲》等很多诗篇中多次歌唱的诗人的“妻子”和其它家乡女性所组成的一个山区女性系列形象。这里有初恋的少女,有美丽的村姑,有失去青春年华的山妹子,有思念亲人的山姑,有重归故土的四嬸子,有慈爱的母亲,有与诗人休戚与共、风雨同舟的“妻子”,她们都是燕山山区的女性,尽管她们年龄不同,个性不同,命运有别,但她们都有着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柔美、坚强、勤劳、朴实,深明大义,关心他人,热爱山乡,以顽强的毅力追求美好的生活和希望。她们具有东方劳动女性的传统美德,有的也不无现代色彩。尽管由于历史和地域的原因,她们缺乏文化,或视野不够开阔,但她们却有一颗亮晶晶的善良的心。她们像燕山的溪水一样透明,像燕山的松柏一样常绿,像燕山的山花一样芳香,像燕山的雪花一样纯洁。她们是燕山山区的星星和月亮。燕山因为她们才显得这样美,这样富于诗意,这样充满了活力。这些女性系列形象的创造,是刘章对当代乡土诗乃至整个诗坛创作的一大贡献。
第三,把思乡恋土的情怀与田园牧歌的风格和讽谕针砭的笔调结合起来,有美有刺,有褒有贬,有扬有抑。既展示了燕山山区独有的风俗美,民情美,乡音美,又批判了社会的痼疾,让人们心灵更真诚,更善良,社会更美好。刘章在《写在白居易墓前》中曾说:“我爱诗圣,也爱诗仙,/更爱你的诗通俗,明朗,/欲闻于上,欲达天下,/一生为时、为事而歌唱”。欲闻于上,欲达于下,为时为事而歌,这是我国古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也是一些伟大诗人历史使命感的集中表现。刘章继承了这种优良的文化传统,并在马列主义世界观的照耀下,给予了发扬。在《问君能有几多愁》和《家家扶得醉人归》等诗中,对“阴阳错位”的畸型婚姻、铺张浪费的恶习陋俗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在《花褪残红青杏小》里写了农村老妇的孤独感;在《山空松籽落》中,写战争年代的英雄,如今穷愁潦倒,落魄荒野;《二月初惊见草芽》写了新时期农民复杂的心态:“愁只愁农药多假,/恼只恼化肥高价;/更有那春干旱、夏风刮、秋霜打,/仓谷獾子啃,青苗喜鹊扒,/山耗子偷偷把谷籽拉……/风霜雨雪太无情,/鸟兽为仇人欺诈……”。这些诗显示了诗人的忧患意识,其目的就是为了表现人民的疾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说,“我写血汗,写死亡,都是为了让世界更美丽。”
第四,刘章是以写民歌体的诗歌而走上诗坛的。他既喜爱民间歌谣,又酷爱古代诗词,正如他自己所说:“我努力将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民歌的色味吸收入现代汉语新诗”。同时还努力从现当代一些著名诗人如田间、艾青、贺敬之、张志民、郭小川、严阵等那儿吸取营养。刘章是师其神,而自创其意,自铸其词,貌相似,而神有别,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将古典诗词的意境、声律和民歌的简洁、平易结合起来,以不拘一格的艺术形式,来表现“生活的真实和诗人的真诚”。比如“黄金山下白云河,/运粮小船织如梭。/流水如琴船是键,/声声尽是丰收歌——/山录声,/风广播,……”(《运粮图》);“花半山,草半山,/白云半山羊半山/挤得鸟儿飞上天……”(《牧场上》)“牛一拨,/草一坡,银色草帽金色蓑;/薄雾轻纱遮。//……石当椅,/膝为桌,/两个牧人南北坡,/古今慢慢说……(《牧牛歌》(其二))。这些诗既具有古代诗词的神韵和民歌民谣的风采,又按口语的长短句子构成,具有强烈的内在韵律,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语音朴实,而又余味无穷。后期他写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古体诗词,他自称为“白话格律诗”,在诗坛影响很大。其中有些是我特别喜爱的。比如“如痴如醉步留连,/万态千姿欲赋难。/安得清风明月夜,/伴荷吟咏伴荷眠?”(《宿愿》);“微风袅袅送莲香,/半似仙乡半梦乡。/千顷荷花争俏丽,/惊呼秋色胜春光!”(《惊艳》)“秋日寻诗去,/山深石径斜。/独行无向导,/一路问黄花。”(《山行》)这些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音韵和谐,讲究炼字炼句,在中老年人中影响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