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华山
诗要用形象思维。写得好的诗,往往同时运用感悟思维。感悟,实际已成为当代写诗的思维方式,与形象思维合成两翼。感悟思维在诗里,大都与具体形象结合在一起,对思想、感情进行艺术的虚实表达,成为象外象,韵外韵,使读者得到审美愉悦和审美享受。
王亚平《浣溪沙·放飞》(载《中华诗词》2010、11、8页):
风绿黄河三角洲,如潮歌瀑洗清秋。踏歌人在画中游。棗挂嫣红诗烂漫,枝摇苍翠鸟啁啾。放飞一曲大丰收。
此词题为《浣溪沙·放飞》。题是词的一部分,开题便别开生面,以虚领实。题材本是沾化冬枣,词面上似乎未见到沾化冬枣咏唱的字样,全用真情对实境实景的感悟,将人情物事,虚实表达得既清晰明白,又情趣盎然。上片写人,人中有物;下片写物,物中见人。上片第一句“风绿”中的“绿”,使人自然联想到“春风又绿江南岸”,既见出秋风中的春风,更见出此地遍是绿绿的林。足见虚实表达的妙处。第二句中着一“洗”字,用钱钟书先生所说的通感,把歌声表达得如在目前,见出满林“清秋”的清新与美丽,又交代了时间。第三句中的“踏歌”,由李白诗句“忽闻岸上踏歌声”悟出,却又是承“歌瀑”而来,韵味双关。“在画中”,又关联到“风绿”,把游人如织表达得极为生动有趣。下片前两句对仗工整,也很自然。“枣”在“风绿”中红熟了,“鸟”在“风绿”中“啁啾”振飞了,合起来为末句人的思想、感情“放飞”蓄势。同时,结穴到“放飞”的题旨与旨趣上,化虚为实,以实显虚出“放飞一曲大丰收”,使人在这提升、拓展的虚境中,分明看到是“枝摇”“翠鸟”的“放飞”,“枣挂嫣红”“画中游”人思想、感情的“放飞”,“黄河三角洲”人们同歌“一曲大丰收”欢乐心情的“放飞”。此词创新营美出的亦虚亦实的艺术境界,有着众多的象外象、意外意,令人遐想,韵味无穷。
有句老话:温故而知新。我们再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表达的。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这是感悟思维,虚实表达的经典之作,最有情韵,最富含蕴,包含着丰富的时代生活内容。前两句实,实中见虚;后两句虚,虚中见实。从表面看,前两句的住宅与后两句的花开花落似乎无甚关联,而意,却关合得格外紧密且自然贴切。这便是南宋严羽说的“诗道在妙悟”(《沧浪诗话》)的感悟思维。“寻常见”,由于典型环境中的感悟,变得极不“寻常”。“花”,本是“寻常”物,也便如同禅悟里的“拈花微笑”,虚化成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使“世运之治乱,华年之盛衰,彼此之凄凉流落,俱在其中。”(孙洙评)。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竟然具有如此重大容量和丰富内容,达到如此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可见感悟思维,虚实表达的神奇之力。
感悟思维,虚实表达,在于表达思想和感情。宋自重《看龟山杜鹃,得悉花王又发新枝》(《东坡赤壁诗词》2010、4、37页):
千山鹃海涌红潮,齐向花王三折腰。
五十六枝亲骨肉,新生一脉是华侨。
注:导游介绍,一株杜鹃王有56个主枝,象征中国56个民族。
这是一首通过感悟思维,将时代思想感情虚实表达得形象鲜明,富有力度的咏物诗。普普通通的杜鹃花,因情感悟到“千山鹃海涌红潮”,虚虚实实出“齐向花王三折腰”;导游介绍的“花王”,因情感悟到“五十六枝亲骨肉”,实实虚虚出“新生一脉是华侨”。感悟思维,虚实表达,使之思有深度,诗有力度。我前不久对此诗就此写过一篇短评,中说“意犹帅,思为魂。思想永远是诗的精魂与脉动。思想从生活中来,越是从平凡生活中发掘出来的,越能够引起共鸣,越能够体现诗的价值和意义。杜鹃花漫山遍野,谁都见过,太平凡了,但得要去发现,去发掘。鲁迅先生说过,美术家‘尤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他的制作,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引自《人民日报》2010、8、27日24版〈文艺点评〉)诗者又何尝不如是。”发现、发掘得深,须得感悟;表现得好,得要虚实表达。
朱光潜谈感悟中说:“依心理学的分析,人类心思的运用大约取两种方式:一是推证的,分析的,循逻辑的方式,由事实归纳成原理,或是由原理演绎成个别结论,如剥茧抽丝,如堆砖架屋,层次线索,井井有条;一是直悟的,对于人生世相涵咏已深,不劳推理而一旦豁然有所彻悟,如灵光一现,如伏泉暴涌,是不必有逻辑的层次线索,而厘然有于人心,使人不能否认为真理。”(《随感录上》)钱钟书说:“学道学诗,非悟不进。”(《谈艺录补订本》)宋代戴复古《论诗十绝》中有一首:“欲参诗律似参禅,妙趣不由文字传。个里稍关心有悟,发为言句自超然。”当代杨义在《李杜诗学》中说:“中国诗学的本原性原理都是以心居中,志、意、情统一,由心来反映、统摄、混融世界万象,从而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的。……因为中国诗学体现出来的神思和韵味,既是非虚构的,也是非非虚构的,而是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合构的。”
感悟思维,是一种哲学思维,基于对立统一的自然法则。所见到的古今诗词佳篇,大多表现为意与象,形与神,有与无,平与奇,浓与淡等等,都可虚实解会。清代工画善诗的方薰在《山静居画论》中说:“古人用笔,妙有虚实。所谓画法,即在虚实之间。虚实使笔生动有机,机趣所之,生发无穷。”虚实表达,是为了“生发无穷”,是一种审美追求,使之言有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