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让我会花钱

2012-04-29 00:44方宪生
中华家教 2012年3期
关键词:消费观花钱中学

方宪生

常听到做父母的抱怨:现在的孩子太大手大脚了!这也难怪,对于工薪阶层的普通父母来说,孩子在各种诱惑下,有无穷无尽的消费,的确是让人望而却步。所以,正确地培养和引导孩子进行消费,使他逐渐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实在是个重要的问题。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父母的做法不无道理,所以写下来与现代的爸妈们共享。

我出生在上世纪的60年代初,物质的匮乏自不待言。我的家庭属于中等偏上生活水平,生活与一般家庭相比,可能略好些,与富户人家相比,当然是等而下之了。但父亲认为,对孩子来说,必须最大限度地满足其营养要求,不能让“革命的本钱从一开始就亏损。因而,尽管家境比较困难,始终没有断了我的牛奶和鸡蛋。但同时,父母对与牛奶、鸡蛋一起灌输给我的消费观,也是无条件满足的。

进入儿童期以后,随着我的物质意识的觉醒,父母对我的消费是实行限制政策的。因为他们坚持认为,不能让孩子从小就觉得一切来得轻而易举。直到小学毕业前,我基本没有自己控制的零用钱。不论买文具,还是买零食小吃,都必须告诉母亲,由她为我买来。为的是“不让孩子过早与钞票建立感情”。而且,每当父母把东西放在我面前时,总要适当说些来之不易的话。那用意,不外是使我明白这些都是父母用劳动换来的道理。记忆中,每当张嘴索取时,我的心里总有一种隐隐的歉疚。

我的“独立消费”是从上中学时开始的。父母对我消费观的培养也是从这时才真正起步的。记得上中学后的第一个月的10号—— 那是父亲发工资的日子。晚饭后父母很郑重其事地把我叫到客厅,谈话由父亲进行。他对我说:“上了中学就是大人了,大人就该有独立的花钱权力和能力了。”那是我第一次听说花钱还是人的一种权力和能力。父亲接着说:“从这个月起,每月给你5元钱,由你自由支配。我和妈妈相信你会合理使用它。不过,头三个月的月底,希望你能把这5元钱的使用结果告诉我们。”

这是一次非同小可的谈话!要知道,在此之前我还从未自己支配过5元钱。在70年代初期,对于一个12岁的少年来说,5元钱决不是个小数字。我在心里默默估算了一下,它大约是父亲月工资的1/26。我一方面为父母对我的信任深感自豪;另一方面又唯恐花销不当,辜负了他们。

因为有了5元钱,放学后去书店的次数明显增多了。在反复“侦察”了多次以后,我终于下定决心,买了一套长篇小说《征途》和一本鲁迅先生的书《故事新编》。这项伟大的消费用去了我全部“财产”的80%还多。随后,又花去9毛钱买了两张心爱的素描纸。这样一来,资金便所剩无几了。终于,在几天后的一场足球赛的间隙。买了“一堆”3分钱一根儿的冰棍请客,使我的银两彻底花光。但这一次小小的“挥霍”,却使我由衷地感受到了“有福同享”的乐趣,也分明体会到了一点“财大气粗”的滋味。

月底,我把消费结果一五一十地向父母禀报,他们以微笑表示赞许。母亲说:“天热,你可以多吃些冰棍儿,买书的钱不够,可以再给。”连续三个月的情形大至如此。

最后父亲说:“看来你是个懂得自律和自治的孩子。从下个月起,不必再报告了,我和妈妈完全相信你!”

记不得当时的确切感受了。但我敢肯定,那份喜悦绝对远胜于工作转正。从那以后至今,出了中學进大学,大学毕业进社会。我的钱也由5元而10元。由10元而50元,由50元而上百元。但无论我的“财产”怎样增加,始终不敢忘记父母的教诲,始终不敢大手大脚。每当工资发下,总要先作总体筹划,然后一笔一笔地花费,俭朴而充实地过着我的生活。

由于父母的信任,我变得自信,由于有能力正确地控制自己,我变得更加自信。我觉得,父母教给我的真正东西,远在花钱以外。我还觉得,有能力正确使用金钱,并不比有能力获取金钱更次要。

现在,我也是做父亲的人了。我相信父母的办法并未过时,我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传统,用以教育我的孩子。

猜你喜欢
消费观花钱中学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如何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
在多解中学创新
基于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消费观
小小花钱看科举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花前月下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不同笔记本用户的鼠标消费观我的街头采访奇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