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1:上初中一年级的明明放学回家后感觉浑身乏力、发冷和头晕,妈妈给他测了体温,38°C,于是給明明吃了退烧药,明明感觉好了许多。第二天起床后发现一侧面颊部肿了,咀嚼时还有些酸痛,妈妈带明明去了医院,医生说明明患了流行性腮腺炎,因为这种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建议明明在家休息,并给明明开了口服药。口服药物第4天时明明面部另一侧也肿了,医生建议继续口服药物,明明一直在家休息了10天后才完全痊愈。
医生提醒: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病程早期可有发热、头痛、肌肉疼痛等症状。腮腺肿大常是疾病的首发体征,经常是一侧先肿2~3天后,对侧腮腺亦出现肿大,有疼痛及触痛,表面皮肤不红,可有热感,张口、咀嚼特别是吃酸性食物时疼痛加重,1周左右会消退。该病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个别较严重的脑膜脑炎可出现惊厥、昏迷,有可能留有后遗症甚至死亡,因此当患儿得该病时需及时到医院就诊。
病例2:上小学三年级的妞妞近2天身上出现了一些小痘痘,脸上、前胸、后背都有,并伴有瘙痒,有些还被抓破了,她告诉妈妈身上不舒服,且不想吃饭。妈妈给妞妞吃了扑尔敏药物,瘙痒减轻了些,但是小痘痘却越来越多了,有些变成了小水疱。妈妈带她到医院检查,医生告知妞妞患了水痘,为她开了药物,并嘱咐她必须在家口服药物,并且要和别的同学隔离以免传染,要等到所有疱疹全部结痂才能去上学。妞妞听了医生的话在家休息和吃药,直到所有疱疹全部结痂,病情痊愈后才去上学。
医生提醒:水痘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儿童出疹性疾病,其临床特点是皮肤粘膜出现瘙痒性水疱疹,全身症状轻微。其皮疹特点为:分批出现的红色斑丘疹,迅速发展为圆形、泪滴状小水疱,周围有红晕,1~2天后水疱内容物变为浑浊,渐破溃并结痂。皮疹多见于面部及躯干部,四肢较为少见,在口腔、头皮等部位亦可有疱疹及破溃。该疱疹容易继发感染,因此避免抓伤,剪短病儿指甲,勤换内衣,局部或全身使用止痒镇静剂药物。
病例3:上小学的东东近3天高烧不退,体温持续38°C~39°C,并出现咳嗽、流涕、流眼泪等症状,并且精神也很差,不吃一点东西。东东妈妈在家附近的诊所给他肌肉注射退热药且药物灌肠,毫无一点效果,体温反而比以前更高了,有时达到40°C,父母急坏了,急忙带东东到医院去检查,医生仔细检查了东东的身上的皮肤及口腔,说东东可能要出麻疹,建议东东住了隔离病房,果然,在住院的第二天东东的身上出了皮疹,首先在耳后、颈部出现,接着面部、躯干及四肢也出现了皮疹,随着皮疹的出现,东东的体温比以前低了些,精神也见好转,住院4~5天后,皮疹开始消退,东东的食欲精神也随之好转,住院10天东东痊愈出院了。
医生提醒: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程早期主表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可有发热、咳嗽、流涕、流泪、咽部充血等,在出疹前口腔内可看到麻疹粘膜斑,此为麻疹病人特异体征,医生往往根据麻疹粘膜斑来诊断麻疹。在出疹前体温往往很高,有时达40°C以上。出疹具有一定顺序,首先见于耳后、颈部,接着是面部、躯干及四肢,皮疹消退后留有色素沉着,病程一般为7~10天。
预防措施
以上提到的流行性腮腺炎、水痘和麻疹均为儿科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冬春季节,预防小儿传染病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按时接种疫苗。儿童出生后一般会在当地的预防保健机构设立预防接种卡,并进行基础预防接种,现在学校也定期为儿童接种各种疫苗以有效防止各种传染病。
第二:以上三种传染病均为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通过直接接触源传播,或由飞沫、唾液污染的食具和玩具直接接触传播。因此教育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混用生活用具,比如毛巾、牙刷、碗筷、水杯等,不用手揉眼睛,饭前便后要洗手。冬春季节要注意室内通风换气。
第三:了解儿童常见传染病的特点,要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避免发生各种并发症。
第四:让孩子适当锻炼并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同时要对孩子加强营养,让孩子劳逸结合,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第五: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尽量避免同传染病人接触,发现传染病人要及时隔离,如果接触了传染病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检疫,并采取必要的免疫预防。
(张慧 山西省临汾市医院儿科主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