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埃及、希腊艺术反观当下艺术的困境

2012-04-29 06:48:02杨雅亭
群文天地 2012年4期
关键词:埃及希腊艺术

摘要:艺术真理和传统已经延续了数千年, 在当下社会的品味已经代替了真理,传统中断,艺术家被置身于选择和多样性之间,被众多因素干扰,无法抛开身外之物专心致志的创作。远古的艺术中人的单纯和执着精神和义无反顾的信仰给了我很大的冲击。 所以我从艺术的源头埃及艺术试图去找到人类艺术不断创新和发展时似乎已经失掉的东西,和当下经济膨胀时期人的信仰和精神层面的缺失。

关键词:艺术;埃及;希腊

人们现在也对艺术的起源不甚了了。遥远的甲骨文中“艺术”二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就从这表象开始。

“艺”甲骨文字形,左上是“木”,表植物;右边是人用双手操作。又写成“埶”,从坴,土块;从丮,拿。后繁化为“藝”。“艺”从“帅”,乙声。本义:种植。“术”甲骨甲骨文中指道。

在这里我并不是说古人没有艺术之物,而是想借此说明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导论中谈到艺术和艺术家时,觉得大写的艺术已经成为叫人害怕的怪物和为人膜拜的偶像了。

这么一路看下来,单凭感官视觉,我觉得埃及、希腊(古风时期)、东南亚艺术带给我的冲击(视觉、精神)都是全新的。他们之间都有着深刻的联系和内在的共通性,也都是为宗教服务,都有非常朴质、内敛的外表,内在都是永恒的存在。我也在思考为什么这些单纯,可以说单调的重复或者说一成不变的形式能给我带来如此的触动。我认为远古艺术中的精神,人最美好、纯净的信仰是他们艺术中最打动我的。也是当下消费时代中缺失的品质,所以让我们从远古时代的人留下的痕迹中寻求一条摆脱困境的出口。

埃及距今五千多年,埃及艺术三千多年中几乎没有变化,他们表现人和自然的方法一如既往。埃及艺术又是我们艺术发展的源头,师傅传给弟子,从弟子再传给爱好者和模仿者,希腊人去跟埃及人学习,而我们又是希腊人的徒弟,所以我们今天的艺术和埃及的艺术有着直接的联系。

埃及人认为人世事短暂的,来世是永恒的,人死后可以在冥界继续生存,灵魂是永恒的。这样的宗教信仰和诞生的艺术结合在一起。在埃及“雕像家”一词的意思是“使人生存的人”,我们就能知道,他们的艺术无意给人观看,而是为了死者的灵魂。这些无疑给人观看,深埋墓地的艺术,艺术家却能一丝不苟的完成,每一条直线,每一条曲线,每一个造型和场面,都经历了三千年的传承和沉淀,这种精神信仰是埃及艺术的永恒之处。

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在圆周上,起点和终点是相同的。”大凡一种东西到达他的极致和完美,同时也意味着终结,希腊艺术也是如此。

我们从希腊艺术的决定时期古风时期(公元前七世纪—公元前六世纪)来观看希腊艺术的伟大成就。在公元前七世纪希腊人尝试像埃及人一样用大理石雕刻大型人像,学习埃及人的技术和风格,我们古风时期和埃及石刻的比较就可以看出来。

从上图我们不难发现,希腊人保持着埃及雕像的姿态(均衡、对称),人像正面直立,双手握拳,两腿左前右后,重量品均分配。

我觉得古风时期的希腊雕像是希腊艺术里最有力量,像埃及一样永恒的艺术。因为埃及艺术的目的是服务于巫术,以求灵魂的永生,而希腊艺术也同样服务于巫术,为了他们的神灵。但他们又有完全不同的地方,埃及艺术无意给人观看,而希腊的艺术为了变现人形神的形象,作为贡品奉献给神灵,放置在非常开放的神庙供人瞻仰和参拜,由于用途上的巨大差异,埃及艺术非常的私密而希腊艺术暴露于公众之下,希腊人需要看上去更加真实的东西,让雕塑更加接近人们心中神的形象。虽然希腊人很快便达到甚至超越了埃及人的技艺。但我觉得恰恰是开始摸索的阶段(古风时期),希腊人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看人到底实际看起来是什么样子,但有无法逾越埃及艺术,由于技艺上的缺陷,但有试图去接近埃及艺术和看上去的真实,无助和失败是难免的,但却能看出艺术家的执着,不肯放弃,经历这个过程中的辛劳和痛苦,就像蹒跚学步的孩子,费力迈出第一步,往往会摔倒,但正是爬起来那瞬间,会迸发出力量,是美好和永恒的,无法超越的,着也就是古风时期希腊艺术耐人寻味的原因。

在最后,我们回到艺术的开始。在《艺术的故事》结束,贡布里希说:“实际上没有艺术其物。只有艺术家,他们是男男女女,具有绝佳的天资,善于平衡形状和色彩以达到合适的效果;更难得的是,他们是具有正直的性格的人,绝不肯在半途止步,时刻准备放弃所有省事的效果,放弃所有表面上的成功,去经历诚实的工作中的辛劳和痛苦。”这样艺术的传统就不会中断,永远会在困境中找到出口,会有艺术家诞生,也会出现像埃及一样永恒的艺术。

参考文献:

[1]贡布里希著,范景中译.艺术的故事[M].西美术出版社, 2008.

[2]李军著.腊艺术与希腊艺术精神[M].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杨雅亭,云南艺术学院油画语言专业。)

猜你喜欢
埃及希腊艺术
Hide-and-seek for Halloween万圣节捉迷藏
从“碰碰船”到希腊火
寻找最美一抹蓝——希腊纪行
纸的艺术
希腊Baiser餐吧
现代装饰(2018年1期)2018-05-22 03:05:13
埃及艳后(外二首)
天津诗人(2017年2期)2017-11-29 01:24:09
金诃 希腊浪漫之旅
埃及有个鲸之谷
学生天地(2016年30期)2016-04-16 05:15:55
因艺术而生
Coco薇(2016年2期)2016-03-22 16:58:59
艺术之手
读者(2016年7期)2016-03-11 12: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