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校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方法

2012-04-29 21:24杨蕾蕾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2年32期
关键词:基础计算机教学方法

杨蕾蕾

摘要:当今社会,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教育也信息化了。置身于信息时代,计算机基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人们从开始接受计算机技术到精通掌握这个技术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在这个教育与学习的过程中,更需要运用正确的教学方法。该文就对中专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阐述,对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运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笔者提出几点关于能使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达到更优化的建议。

关键词:教学方法;计算机基础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2-7790-02

在传统的教学论中,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方法往往指的是教师的工作方式。现代教学论则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观参与,教学方法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合作完成整个课堂教学所采用的手段,教师所用的各种手段都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主动性,这样才能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这样我们可以把教学方法定义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以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的,由一整套教学方式组成的操作策略。我们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同一个教学目标,完成同样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

计算机基础这门课实践性非常强,所以传统老套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合这门课程。传统的教学方法里教师只是教,学生只是学,教与学两方面的机械叠加构成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职校中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同时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注重发挥学生的个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

面对当前课程改革的开展及深入,在当前形势下我们仅仅运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了,笔者认为平常教学中既要遵从新的课改要求,又要大胆探索,既要精通基础知识,也要注重提高技术水平。学生从开始接受知识和技能到掌握精通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也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采用的教学方法就要因为学生的不同接受程度而做相应的调改,总之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教学生计算机知识,更是同时要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而如何达到这个目标,更好地完成教学,笔者提出了以下见解:

1要确定课程目标,挑选更好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东西最好的老师,我们愿意去学习某种知识大都是因为先接触后觉得对它有兴趣,然后才愿意慢慢去学习。学习兴趣是因为学生自己有学习需要而表现出来的一种认识倾向,它是学好一门课的内驱动力,它在学生的学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更加注意教学方法的选择,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更多途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然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基础课程,它必然少不了基础知识的讲解。但是学生天生就爱玩,他们对书本上那一套套规矩的基础知识肯定是兴趣不大的。这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了。例如在讲解计算机发展史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那些数字、时间,学生听起来一定是枯燥无味的,我们可以运用专门的软件制作出一个关于计算机历史发展的小动画,小动画中把计算机加以形象化,让它作为动画中的主人公,用自己的口吻向学生讲述它以及它祖辈们的故事。而动画中书本上的重要内容还是在的,时间数据等也都被“小主人公”当作故事发生的时间叙述了出来。这样做不仅加深了学生的印象,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基础知识上,学生更容易把它们记得清楚;而另一方面在动手操作上,更会因为这个动画的出现而让学生的学习欲望加强。

计算机基础课既注重知识理解又注重技能掌握,所以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也会更加倾向于实际操作,一般来说学生都会喜欢亲自动手并看到结果,但是不正确的教学方法是有可能会让学生对本来感兴趣的事物失去兴趣的。所以使用正确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讲操作课的时候,笔者认为一开始看教师做学生再按部就班完成这样的方法不合适,可以采用通过游戏的过程来达到教学的目的,游戏非常注重它的交互性、趣味性和挑战性,大多数中学生都抵挡不住游戏的诱惑,但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学生的很多操作能力却能得到提高。所以,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加入游戏,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把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到手,并且长久保持对它的兴趣。

2多方面了解学生,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很多外在和内在的因素让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网络技术在我国已有不短时间的发展,但最近几年却是迅猛发展的时期,网络几乎已经普及化,但之前由于家庭经济条件不允许等外在因素使得很多学习者在真正进入计算机基础课堂之前并没有在现实生活中接触过计算机,不过也有的学习者之前就了解很多了,所以,就算是一个班级的学生计算机技术水平也有悬殊。因此,对于不同水平的学生,实施分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分层教学的最基本的理论支撑就是因材施教,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要全面了解学生,摸清楚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已有的基础能力,然后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但各个层次的学生的总体水平尽量要求是相近的。教师在分组时,要根据教室布局和智力能力差异来编排,以方便小组成员间的相互学习为准则。每组成员不宜过多,最终达到整体提高的效果。在分组的提前下,以“任务驱动”为方式,先设计好合理的教学任务,要求以小组集体的力量来共同完成。譬如,在学习网页制作一章节时,教师先把预期要达到的效果放映出来让学生观看,以此为任务让各小组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各小组中有的学生擅长界面设计,有的学生编程语言方面没有问题。让他们共同完成这个任务可以真正起到培养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效果,几个人互相帮助,各小组间也可以进行交流评价、互相学习。

在这样的基础上,从学生实际出发,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分解为多个容易完成的阶梯式学习的任务,供能力不同的学生选择性学习。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通过小任务的完成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同时加强了优生培养和差生指导,全体学生能在每一节课都能有所收获。在共同的时间内,优生对知识得到了巩固,基础差的学生对知识得到理解以及自己的水平得到了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满堂灌”,致使好的学生“吃不饱”而差的学生“吃不了”,分层教学法有效地解决了这样的矛盾。

3利用开放性强的特点,加强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培养,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培养合作精神

随着网络的深入,网络上的资源越来越多,其开放性也越来越强。计算机基础是课程实践性非常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这样学生才可以能够更好地应用计算机。实践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某一问题反复实践,以形成技能、技巧或习惯的教学方法。只有在实践中,教师才能真实地了解学生对计算机运用掌握的情况,才能让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被发现。这样教师再进一步调整教学思路,科学地引导学生学习。特别是对于一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更要鼓励他们多动手,越怕越躲避越得不到提高,只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教学大纲也明确要求上机课时不少于总课时的70%,可见实践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而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更是一种自学的过程,自学是掌握知识的主要途径,是学好计算机基础课的基础。学生自学是自己学习教材和相关知识获得心得的一种方法,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读书习惯,扩展知识面必不可少的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上有的部分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因此教师无需再照本宣读,只要布置好上机任务,点拨出知识重难点,就要放手让学生去大胆操作,不懂的问题可以再读书或小组讨论或请教师指点。在学习“文字处理,word操作”内容时,就可以让学生自由发展。学生自己到开放的网络上寻找有用的资料,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共同讨论研究出合适的完成任务的方案。小组间推选出负责人,负责人根据组员各自特点,分配各人独立的任务,有专门负责搜集资料的,有专门负责文字排版的,有负责版面设计的,有负责绘画的,总之先各司其职,最后相互整合把大家的意见综合起来,共同完成一份图文并茂、符合要求,含有较高技术含量的作业。

这样的过程中不仅让各个学生都有了自学、动手操作的过程,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更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这也体现了新的教学方法中,教师与学生角色的变化,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点,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俗话说,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教学有它内在的规律可循但是教学方法的运用却不可以循规蹈矩,千篇一律。随便挑出一种教学方法,我们都能够找到它的优点和缺点。笔者认为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要结合自身的主观条件和其他方面的客观条件。教学活动毕竟都是有一定的内在规律的,这些规律教师也要遵从,但更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把各种教学方法灵活运用。任何教学方法体系都不可能是永远固定不变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必须以发展和创新的眼光来认识和对待教学方法体系。尤其是处在知识创新,观念创新,现代化技术层出不穷的巨大变革时代,广大教师必须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时代精神,教学内容和对象特点等客观条件,勇于开拓,推陈出新,使教学方法更能适应教学改革的实际要求。探究中专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是为了在适应当前科技发展的前提下,能够更好地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综合多方面的条件来选择出最合适的方法来进行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从而达到教学最优化的目标,也是为了能够再继续找出更好更合适的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更有效地在最短时间内取得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1]方可.教学原理与方法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2,7.

[2]彭文辉,杨宗凯,黄克斌.网络学习行为分析及其模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6,(237).

[3]曹书成.构建和谐的网络教学环境.http://www.celog.cn/space/index.php/2/action_viewspace_itemid_372.html,2007-3-6.

[4]许才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的初探.http://202.119.47.6/index.asp,2007-3-6.

[5]何玉萍.信息技术教学初探[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1).

[6]陈长浩.新课标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探讨[J].教育信息技术,2006,(8).

猜你喜欢
基础计算机教学方法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初中数学教师不可忽视的几种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