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学教学中,强调学生动手之前先动脑,这是针对科学课堂中曾经出现的“动手有余,思考不足”现象提出的。经过几年的强调,“想好了再做”“先想后做”成了很多老师课堂上的“经典”行为。在老师的引领下,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周密性、创造性等方面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这是无可质疑的进步。在“厚”想的热潮中,我们也觉察到学生“做”的能力和意识没有得到有效提高,比如:折形状时将纸折得皱巴巴,用吸管搭支架时吸管被胶带绑成了“伤员”,做酸奶失败了就畏缩不前,长周期的实验观察很少能坚持到底……这些事实告诉我们:厚“想”切不可“薄”做。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做”的多重意义及“做实”的策略。
一、“做”作为“思考”的外显,要给予“先做”的自由
在一些搭建结构的科学课上,有的老师为了贯彻“先想后做”的理念,往往让学生先画下对某个结构的设计图,然后再根据设计来制作。结果呢,学生的设计和制作往往是两回事,设计比较理想化,动手制作很粗糙,“做”达不到“想”的效果,“想”甚至耽误了“做”的时间。其实,“想”的物化形式有讨论、交流、默想,甚至动手尝试。当学生有一定经验时,不妨让其先动手尝试一下,尝试制作是将思考的方案外显化。在这个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怎样才能做得更好。体会到在思中做,做中思。事实上,学生要形成新的想法必须依据现有的经验,如果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设计结构方面的前概念或者实际能力,那么他们势必在脑子里空想出一些结构模型以应付老师的要求。这样的“先想”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本质相去甚远,还不如让学生“先做”,让他们拥有关键性的体验,然后学生才能从事自我调节和反思——也就是“想”。这里,“做”是一种“想”的外显表现,在“做”基础上的“想”才有了更实际、更能生成的意义。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生在很多时候更愿意先动手尝试。那么怎样才能顺应学生意愿,让“做”成为点燃思维的火把,进而“做”得更深入?
1.研究学生,满足学生
对小学生来说,一开始便要从事抽象的思考性学习是有困难的。他们也许需要时间和机会去“摸一摸”事物,或者将原有的想法付诸实践,才能生成与其他已有信息的联系。在日常的生活和教学中,教师应该通过课前访谈、调查问卷等方式,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思维习惯。要有这样的“气度”,不怕学生“添乱”,多给学生“动动手”的自由,凡事鼓励学生多“做一做”,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更精彩的思维火花呈现。比如,面对温度计,老师要求观察温度计的结构、观察表面的刻度怎样读取,而学生更喜欢去摸红色的玻璃泡,研究其中的“红线上升了多少?”“什么情况下又下降了?”那我们何不顺应学生的天性,以此为情境,展开教学呢?我想,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真实的、常见的问题引入,要比教师创设其它生硬的情境有效得多。
2.不断满足,不断提高
对学生来说,科学就是一种充满着惊奇的动手做游戏,但这是一个有困难有挑战的游戏,需要付出努力。教师在满足学生原始的动手做的冲动后,更应该鼓励学生在做中思,思中做:“你用这个能做什么?”“你为何要这样做?”“你发现了什么?”“与你过去的发现或经验相比较,有什么不同?”“给大家解释一下你完成的工作”“你做的怎么和他们做的不一样?”“愿意再做一遍吗?”……教师还应该在做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做好记录、对不同的实验现象进行交流和争论,甚至建议学生不怕麻烦再动手做几遍。例如:在《物体在水里的沉与浮》这一课中,在学生利用实验将材料按沉与浮正确分类之后,他们又产生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沉,有的物体浮?教师可引导学生猜测:与材料有关?还是与重量有关?还是与物体的大小有关?或者与液体有关?等等。然后指导学生对自己的猜测进行动手验证,交流思辨。在这样一个思、做、说的循环中,学生们的问题得以展示,思维得以深化、发展,动手能力得以提高。
二、“做”作为“操作”的要义,进行“精做”的训练
《折形状》一课是五年级的教学内容,一位老师在执教时,要求学生利用A4纸折出三棱柱、四棱柱、六棱柱、八棱柱、圆,再通过实验验证哪种形状最能承重。学生们折出的形状有的底面不平整,有的折出了多余的折痕,有的把接头处的双面胶贴得皱巴巴,有的对于折六棱柱、八棱柱感到困难……种种在折纸中出现的“挫折”,使老师措手不及,严重影响了后继的探究活动,使课堂陷入纠结和混乱。而另一位老师在执教时为了避免学生因不会折纸带来的“麻烦”,索性课前在纸上画好折痕,在接头处贴上双面胶,学生就会毫不费力地折出精致的形状。
从上述案例中,我们首先感觉到的是五年级学生折纸能力有待提高。因为平时动手训练的机会少,大多数学生对于将要完成的作品还没有形成“精做”的意识。只要马马虎虎能折出一个形状来就行,根本不管自己的作品是否能经得起考验。其次,两位老师的做法也值得探讨,第一位老师高估了学生的折纸能力,在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时,采用“糊过去”的策略,致使探究低效,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没有得到训练。第二位老师考虑到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但是他采用了“代替学生操作”的方法,虽然课堂执行得“很顺”,但是,省去了学生思维的参与、反复动手调整的过程,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样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
“做”作为“操作”的要义,其直接的成果就是“作品”,由作品衍生出结论或结果。“作品”精致与否不仅关系到探究的成效,更是对学生形成严谨、细致的科学素养有直接联系。因此,在各种动手做的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形成“精做”的意识,学会“做精”的本领。
1.合理调配时间,扎实技能训练
学生技能的训练需要时间,但课堂40分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授课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调配时间,让学生在动手技能方面有扎实训练的机会。这些技能小到怎样打一个结实的绳结、怎样划火柴、怎样将两根吸管精美地连接在一起、怎样使用工具挖土等,复杂些的要学会怎样使用显微镜观察,怎样扦插、嫁接植物,怎样制作一辆空气动力汽车模型,怎样使用天文工具观察宇宙等。对于日常性的小技能,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有计划地开展训练,通过评比的手段促使学生学会日常技能。对于专业技能,教师要分析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为技能培养挤出课堂时间,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上述《折形状》一课中,较合理的措施是利用课前时间或者调整课时进度,对学生进行折形状的训练,在动手动脑中使学生能够独立折出一些精致的形状。
2.降低思维难度,关注动手成效
动手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与学生的思维习惯、意志品质都有直接联系。有时,对学生的要求过高,他们会在困难面前退缩,打消了动手的积极性。只有让学生拥有关键的成功体验,才能再逐步深入,直到达成目标。比如在《搭高塔》一课中,要求学生用吸管搭一个高塔,越高越好。教学时,可以分解为先搭30厘米,指导学生考虑以下一些问题:地面用怎样的形状稳固,用几根吸管做支架省材料,吸管与吸管怎样连接才美观?等所有的学生在30厘米的搭塔中积累了较多的经验,再提出90厘米甚至更高的搭建要求,学生才能在成功中享受动手的乐趣。
三、“做”作为“体验”的途径,强调“实做”的重要
在讲解弹簧秤的使用时,一位老师限于弹簧秤数量不够,就采用演示、讲解和书面模拟读数练习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课堂反馈时,听着学生说得头头是道,看着作业纸准确无误,这位老师很自信学生已经掌握。课后,老师找了几位同学动手操作弹簧秤,谁知,学生刚拿起弹簧秤就发生了错误,因为学生们下意识地用手拿住了弹簧秤的底板,而不是拿住上面的拉环。经历了这个事情,这位老师感慨:口动千遍不如手动一遍啊。
小学生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能促使认识的内化,促进学习技能的提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儿童的智慧在他手指尖上”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案例中的老师违背了学生智能发展的规律,难怪会出现“纸上谈兵”的效果。
在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快餐式的学习方式,使我们长于搜集间接知识,疏于动手亲历体验。这种方式无形中扼杀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由动手带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因此,我们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尽量引领学生“亲历”各种事件,在亲历中获得多种成长体验。
1.少一些知识的告诉,多一些“实做”的引导
这里我记录一个我女儿与楼道灯的故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启发:傍晚,楼道里比较昏暗,我和7岁的女儿上楼回家。走到楼道灯开关处,我就用钥匙戳在金属感应开关上,点亮了楼道灯。女儿看见了,很好奇,问我:为什么用钥匙也能让灯亮起来?将要到嘴边的答案被我收住了。我提着一串钥匙反问:你想试试吗?女儿欣然拿起了这串钥匙,指向灯的开关。可是她却没能点亮电灯。这下她更好奇了。我引导她比较她拿的钥匙和我拿的钥匙有什么不同之处。经观察发现,她拿的钥匙柄上有一层塑料包着,我拿的钥匙上没有塑料。是不是塑料起到了阻碍作用呢?我让她再试试其它的钥匙,经过多次检验,女儿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金属也可以点亮电灯,塑料没有这个“本领”。之后,我们又试了其它能找到的物品(布、书本、石子等),女儿有了更多发现。事后,我庆幸自己没有急着把答案告诉女儿,一句“你想试试吗?”,使她经历了兴味盎然的探究活动,这个过程中她的思维、观察、动手等方面都有了深刻的体验。我想:如果我能在教育教学中坚持“实做”的引导,减少简单的告诉,孩子们的科学素养会得到较快的提升。
2.少一些操作的模仿,多一些实践的创造
动手做的最高境界就是会创造。课堂上教师要避免让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老师做实验,教师应该抓住一切机会,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去实践。比如:准备实验材料时,尽量发动学生一起准备,各种不同规格、质地和制作方法的材料就能生成多元的探究过程;课外,教师可以发动家长和孩子成立“家庭实验室”,提倡孩子们在家里玩各种有趣的科学游戏,组织“动手做”科学游艺会,在开放的动手动脑中开启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在多年的实践和研究中发现:“在手的动作和思维之间进行着不断的传导:思维在检查、纠正、改善着劳动过程,而手似乎把各种细节和详情报告给思维,于是劳动就发展了智慧,教给学生合乎逻辑地思考,深入到那些不能够直接观察到的某些事实和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中去……手所掌握的和正在学习的技艺越高超,儿童、少年和青年就越聪明,他对事实、现象、因果联系、规律性进行深入思考和分析的能力就表现得越鲜明。”是啊,“想”和“做”是相辅相成的,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明。两者不可偏废。作为教师,我们要尽量多地把学生构想的创造性和实现构想的技艺结合起来,尽量多地进行实验和试验,尽量多地让学生的手和手指多做动作,从而让更多的智慧在指尖诞生。
(侯春燕,海门市实验小学,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