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的一首顺口溜反映了当前学生写作的状态:“一看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苦思冥想皱眉头,一个小时没开头。”应该说,这首顺口溜从某种程度上确实反映了目前习作教学处在一种低效的尴尬境界。
一、当下习作教学的积弊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表达真情实感。”但现实却是,许多教师并没有深刻认识到习作教学的本质及规律,做了很多违背习作教学规律的事情,出现了“习作绑架”现象,导致习作教学效率的低下。
1.功利绑架了意愿
“情动而辞发”,有了写作的意愿和冲动,才会自然而然产生写作活动。而融入了情感的写作才能成为学生个体的精神生活需要,成为真正的表达和交流,学生才会讲真话,抒真情。但现实是,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把写作当作了应付考试的一种手段,不管学生有没有写作的欲望,都得写,“被写作”成为普遍现象。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常常言不由衷,空话、假话、套话层出不穷,写作成为学生“象牙塔”内的高雅游戏,并没有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习作的本质功能荡然无存。
2.命题者绑架了学生
“言为心声”,学生写作应该做到“我手写我心”。可现实是学生写作只能按照命题者指定的内容去写,“你手须写我心”,否则就是跑题,就是不合要求。命题者指定的写作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往往又没有完全对接,和学生的生活有较大的距离,但学生为了完成任务,只好搜肠刮肚,无病呻吟,于是人生的第一次撒谎就从写作开始了。学生成了命题者的“代言人”,往往力不从心,只能望“文”生畏,望“文”兴叹。
3.共性绑架了个性
写作是学生个体一种独特的精神活动方式,写出来的作文应该是富有个性化、多姿多彩、精彩纷呈的。但事实却是,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常常是大同小异,甚至是千篇一律,千人一腔。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老师在指导作文时,列出了许多条清规戒律,统一要求,齐步走。这样的要求禁锢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导致本来很有写作潜质的学生也过早地被磨灭了。
4.客体绑架了主体
在习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处在客体的地位,而学生应处在主体地位的。作为主体的学生理应有支配写作的权利。写什么,怎么写,应由自己决定,但现实中,常常是教师主导一切,学生只能处在被接受、被听从、被安排的地位,这是客体绑架主体现象之一。再者,写作的主体既然是学生,学生既要写作文,同时也要改作文,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写作能力。但教师往往越俎代庖,辛辛苦苦、大包大揽地帮学生精批细改作文,洋洋洒洒大段写评语,而结果学生却只看习作的等第,没有几个去看评语的。其结果是,教师徒劳一场,学生也失去了一次自改自评的锻炼机会。
二、习作教学的变革之举
笔者认为习作教学应该顺应儿童的天性,守护儿童的天性,解放儿童,回归本质。
1.作文指导要顺应童性
习作教学要减少功利性,多激发学生的内需和潜能,让学生由被动转为主动。多在写什么上开凿与挖掘,少在怎么写上限制与束缚。
(1)激发表达的欲望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教学活动首先应该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教学,最重要的不是学生是否百分之百地学会了什么,而是学生是否以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参与了课堂。”叶澜教授的话启迪我们:习作指导重在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情动于衷,而发于言。”学生若有写作的强烈欲望,就会心潮涌动澎湃,思维的火花四溅,一吐为快,哪里还有冥思苦想的窘境?写作如果有了情感伴随,学生就会产生奇妙的想象和丰富的联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下笔千言,如有神助,写作真正成为一次快乐的旅行。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营造氛围。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氛围,为学生构建安全的心理环境,减少写作的束缚,让学生畅所欲言,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让学生的思想自由驰骋。
——点燃话题。写作的话题要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生活经历,尽量和学生的生活实现无缝对接,让话题成为学生倾吐的兴奋点,这样话题就有了亲和力,便于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避免学生掉进假、大、空的泥潭之中。
——创设情境。人往往会触景生情。创设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还能触动写作灵感,开拓写作思路。所以,教师要根据话题,创设适宜的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生发表达的欲望,产生写作的动力。
(2)激活生活的积累
一到写作的时候,学生大脑中就没有了日常生活中触动他们情感的那些生活表象,似乎缺乏写作的素材。其实,小学生的生活是很丰富的,只是在教学中缺少唤醒记忆与积累的渠道和方法。作为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积累,“引爆”学生的生活,让那些触动他们情思的生活积累萌发、涌动起来,撞击学生的胸膛,打开他们的话匣子。
——以情激情。教师用自己的情感、经历去感染学生,去诱发学生,从而唤醒学生生活积累的记忆,激活积累的素材,让学生能很快提取素材。比如我在指导学生“写一件亲身经历的事”,先自己讲了一件小时候由于贪玩忘了写作业的囧事。这样的故事和学生的生活很是接近,一下子触发了学生的热情,学生争先恐后地讲起了自己的故事,滔滔不绝,欲罢不能,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问题诱发。学生有时候刚接触到习作题目的时候,一下子愣在那儿,不知道说什么。一个智慧的教师,应该设计几个富有张力的、能够拓展思维的、直抵学生心灵的问题,启情激趣,开启源头,唤醒积累,激活经验,让学生产生“如鲠在喉,不吐不快”的习作冲动。
(3)打开通畅的言路
学生在口述作文的时候,常常是只言片语,很难说出连贯的、生动的语段来。究其原因,是学生的言路没有打开。思维还处在混沌状态,不够清晰,不够开阔,不够活跃。面对这样的情况,如何应对?
——有效追问。由于记忆时间、表达能力等因素,学生口述、还原生活的情景时,叙说出来的内容是粗线条的。此时,教师可以通过有效追问,引导学生回忆、捕捉、想象生活的细节,由表及里,由粗到细,逐步开启思路,拓展言路。
——例文导写。例文是最好的范本,给学生直观的感受,带给学生启迪,甚至可以模仿。在选择例文时要注意典型,能切合本次习作的要求,确实有助于学生思维的开启,言路的拓展。
2.作文讲评要满足童心
苏霍姆林斯基说:“老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个孩子的心灵。”冰心说:“要让孩子像野花一样自然美丽。”茅盾先生也曾说:“幼稚粗拙是壮健美妙的前奏曲。”三位大师的至理名言带给我们的启示是:习作讲评教师要呵护童言、童真、童趣。
(1)珍视学生的感受
儿童的思维是感性的,与成人相比,儿童缺少的只是知识和经验,但他们具有鲜活而准确的感受性和丰富的想象力,他们的习作常常充满童真、童趣、童味。但许多老师却没有以宽容的心态去欣赏学生的幼稚与率真,也没有给予这些充满纯真情愫,闪动智慧灵光的习作以合适的评价。
1974年,美国佛罗里达州举行作文竞赛。一位9岁的小男孩艾克尔写了一篇题为《孵蛋》的作文参赛,他写道:“星期天,我和几位小朋友到郊外去玩,捡到一个蛋。玛丽说是云雀蛋,彼得说是鸵鸟蛋,丹妮说是恐龙蛋……大家争论不休,我提议把蛋孵出来。一孵出来,啊呀呀,原来是个尼克松(时任总统)。”结果这篇作文被评为一等奖,被授予大大的奖杯。这篇习作之所以能够打动评委,是因为评委珍视儿童的独特感受,尊重儿童的话语方式,呵护儿童稚嫩的思想,欣赏儿童的想象力。
(2)赏识学生的表达
著名作家茅盾读小学的时候,写了一篇作文,得到了老师的高度赞赏:“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儿能做此语,莫谓祖国无人也。”正是老师的赏识与鼓励,让茅盾走上了日后的文学创作之路。学生辛辛苦苦地完成一篇习作,很是敝帚自珍,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褒奖。教师要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要让学生的作文有更多的倾听者、欣赏者,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
——自我欣赏。习作讲评教师要搭建平台,为学生提供展示的平台,让学生把习作中最得意的内容读给同学听,悦纳自己,增强自信,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亲近习作,喜欢习作,为写作储备足够的动力。
——同伴欣赏。让学生相互阅评、圈画优点,相互欣赏,分享成功。帮助学生形成读者意识,认识到写作是用来和别人交流的一种方式,无论是尊重别人还是展示自己,都得好好写作文。
——老师欣赏。学生最在意老师对自己习作的评价,因此教师要尽最大可能地挖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要用“放大镜”找优点,从“差”中求优。学生习作的进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教师的赏识、信任、宽容和引导,教师要把每一个学生都看作是一块能发光的金子,对于写得好的一句话、一个标题、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都要给予充分肯定。“激其志,荡其情”,教师要不断增加学生努力的信心和动力,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
(3)积蓄学生的动力
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一时的,过去了就过去了。如何让学生对作文保持长久的热情和信心,需要教师花费心思,推陈出新,变着花样,持续给力,积蓄学生写作的动力,历练学生写作的意志。
平时,教师可以多采取一些方法,激励学生,增加兴趣,增强信心。比如让学生写个人微博或者是随笔,建立学生个人博客或班级博客,要求学生在博客上发自己的作文,开展微博和博客竞赛。班级还可以办作文小报,让学生发表作文。学校可以办作文校刊,出作文专辑,给学生提供更多作文发表的平台。还可以组织作文竞赛,把优秀的习作投给报刊,让学生真正品尝到发表的滋味,体验成功的快乐。
德国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说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要想真正提高习作教学的有效性,教师的责任在于用智慧去唤醒学生对习作的兴趣、信心和意识。
(金立义,晓庄学院附属小学,21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