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桃金

2012-04-29 00:44曾诗淇
农产品市场周刊 2012年34期
关键词:平谷果品生产

曾诗淇

自古以来,桃被视为福寿祥瑞的象征,民间素有“寿桃”、“仙桃”的美称。在果品资源中,桃以其果型美观、肉质甜美被称为“天下第一果”。此时,正值鲜桃销售旺季,北京市场上最有号召力的当属平谷大桃。平谷大桃看上去盈润饱满,总有让人想咬一口的冲动,价格虽比其他品种贵一些,却深受消费者喜爱。

前不久,记者去平谷采访,路两旁摆满了卖桃子的摊位,当地村民正向过往车辆出售自家的鲜桃。

在平谷当地流传这样一个故事,“天降仙桃石门开,引来万亩桃花海。没有天降神桃石,哪有平谷仙桃来。”

相传,当年齐天大圣孙悟空贪恋王母娘娘蟠桃园里的仙桃,于是将一颗最大最美的仙桃从天庭抛向人间,这颗仙桃恰好落在了平谷,被丫髻山脚下的两座突兀耸立的山崖夹在中间,当地村民称之为“神桃峰”。如今,这颗硕大的“神桃”依然能分辨出桃嘴和桃身,成为“桃乡平谷”不可多得的一处亮丽美景。

下车后,记者来到桃园参观,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桃树顿时令人全身清爽。走近一瞧,看见一个个又大又粉嫩的桃子挂满枝头,像是在微笑,却又很害羞,娇滴滴的模样让人甜到心里。据介绍,园内栽种的是水蜜桃,属于软溶质品种。记者下意识地闻了闻,浓浓的水蜜桃香味沁人心脾。桃园主人李春宝,是当地农户。李春宝告诉记者,他家一共有11亩桃园,其中两亩是水蜜桃,亩产量在6000斤左右,每年总收入有七八万元。近几年,李春宝更加注重桃的品质,在管理和技术上都加大了投入,最大的桃有一斤多重。其中最贵的要十几块钱一斤,普通的批发价也要3-4块一斤 。主要有客商订购、游客采摘和零售等销售方式,产品可说是供不应求。李春宝说着说着,脸上不时露出满足而幸福的笑容。

陪同采访的平谷区果品办副主任杜相堂介绍说,平谷大桃已成功地打响了自己的品牌,并凭借规模和优良品质,获得了众多荣誉。在“全国农产品博览会”、“中国名特优新产品博览会”、“世界园艺博览会”,荣获“金奖”、“中华名果”、“名牌产品”等称号;被评定为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之后,今年4月,又成功获得国家工商总局认定的“中国驰名商标”,成为了北京市唯一同时拥有原产地证明商标和驰名商标的农副产品。现在一提到平谷,人们首先就会想到平谷大桃。俨然它已经成为平谷最响亮的一张名片,代表着健康、发展、和谐、向上的形象。

据介绍,平谷现有果树面积40.8万亩,其中大桃面积为22万亩。2011年,全区农业总产值33亿元,其中果品生产产值13.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1.2%。大桃总收入10.1亿元,占果品总产值的74.2%,占农业总产值的30.6%。全区共有3万户果农近10万人从事大桃生产,户均大桃收入达3.36万元,大桃显然已经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单凭一个大桃就能产生10亿产值,着实令人惊叹,那么这个产业究竟是如何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历史悠久见证大桃产业形成

平谷大桃的发展历史由来已久。解放前,当地栽培的主要品种是实生毛桃,散生在山区、半山区。而大桃栽培始于上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的后北宫村开始搞小规模的大桃生产。到70年代后期,大桃面积已经达到2500亩。

1983年,后北宫村仅用两年时间将村里剩余的3000多亩土地全部栽上桃树,成为京郊第一个大桃生产专业村,带动了大华山、王辛庄、峪口、刘店、熊儿寨等乡镇的大桃发展。到 1990年平谷形成了4万亩集中连片的大桃生产基地。

上世纪90年代初,通过组织实施经济沟开发、大桃周年生产、标准化生产、大桃“三大”战略等一系列富民工程,平谷大桃产业发展进入高潮,经过10多年的基地建设、产业升级、提质增效,全区形成了22万亩的大桃生产规模,孕育出世界最大的桃园、中国最大的桃乡。

目前平谷大桃总产量达到3亿多公斤,有白桃、蟠桃、油桃、黄桃4大系列,200多个品种。培育、筛选出40多个优新品种,早、中、晚熟品种合理搭配。并筛选出20多个适宜设施栽培的优质桃品种,使上市时间从3月底延续到9月中旬,实现了3季有鲜桃。杜相堂告诉记者,由于品种不同,大桃在口感上也各有差别,有酸的、 甜的、酸甜适口的、硬的、软的等,这样的品种特性恰好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口味需求。

天然优势成就优质果业

平谷大桃的优异品质还取决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据了解,平谷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燕山脚下,三面环山,中间为泃河、洳河冲击淤积而成的盆地,属于瘠薄的沙质土壤,土质独特,虽然保水性差,但松软透气,最适宜大桃生长;区内没有过境河流,为独立水系,水资源丰富,没有污染型企业,生态环境优良,水质好;此外,当地三面环山,昼夜温差大,日照充足,有利于大桃糖分的有效积累;土壤中还富含钾元素,钾是果品增甜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不但平谷大桃甜,这里还形成了一批独有的特色果品和唯一性产品。

杜相堂介绍,目前,平谷已经形成以有机为先导、绿色为主体,安全果品为基础的生态化栽培战略,使用生物、物理等措施,使平谷大桃全部为安全食品 ,有一部分已经达到有机食品标准。当地建成的10万亩大桃标准化基地,成为全国大桃标准化生产示范区。还建成了5万亩绿色食品桃生产基地,11.7万亩无公害桃生产基地和5000亩有机桃生产示范区。

技术创新打造领先品质

杜相堂介绍说,上世纪90年代初期平谷就已经意识到,只有依靠人才和科技才能生产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因此平谷在资金投入,人才培养,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科技研究、试验、示范、推广,果树技术培训和指导等方面全力投入,使果农具有了较强的科技管理水平和丰富的管理经验。

近几年,平谷区全面实施大桃精品战略、树熟桃工程、增甜工程。在大桃生产上推广应用了测土配方施肥、高光效树体结构调整、增施发酵腐熟有机肥和菜籽饼肥、高培垄覆黑地膜节水栽培、应用倒拉枝技术、科学疏果定果、果实套袋、树熟桃采收等30多项优新技术,其中一半技术是农民与科技人员共同研究探索出来的。果实套袋能够减少打药次数,提高果实的安全性,而且有助于美化果型。平谷套袋桃全部达到了日本食品卫生法关于桃子的安全标准。

此外,平谷狠抓大桃品种结构调整,引进推广了100多个优质水蜜桃、蟠桃、油桃和硬溶质白桃系列品种,使平谷大桃不仅在技术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而且在品种上也抢占了制高点,生产的大桃甜度高、风味浓、色泽艳、个头大、无公害,在市场占有绝对优势。夏各庄镇果农屈海全,1.2亩大树扣棚的温室桃,用了几十项示范技术,亩效益达到24.6万元。其中有一株30年的大久保桃收入6.46万元,一棵桃树创造出如此高的效益,在全世界的果品生产上都是一个创举。

现在平谷统打“平谷鲜桃”品牌,通过吸引外埠客商、培育合作组织、实施农超对接、开发城区社区直销店、举办形式多样的大桃展示展销会等,狠抓果品销售工作。目前,平谷大桃不仅销往国内30多个省市和港、澳、台地区,还远销10多个亚洲和欧美国家,直接和间接出口1500万公斤。由于平谷区侧重打造树熟桃工程,等桃八九成熟的时候再摘下来,这时味道最浓,品质最好, 但很难进行远途运输,所以为了主打鲜桃品质,以北京市场销售为主。

“桃”金产业 效益显著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平谷大桃产业已经成为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特色代表,其发展过程中为当地带来了良好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突出,带动农民增收。作为中国著名的大桃之乡,平谷现有大桃面积22万亩,占全市的49%,收入却占全市大桃总收入的80%;大桃亩效益是其他区县的4.5倍。一般来讲,平谷大桃亩效益在一两万元左右,最高的可达4万元。当地农户张宝智14亩地的收入高达24万元。

生态效益明显,人居环境改善。据杜相堂介绍,平谷林木绿化率为62.7%,其中,果树占全区有林面积的50%,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由于果品产业的发展,使平谷成为北京市最具魅力的天然氧吧,为生态平谷和幸福平谷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对今年发生的特大暴雨起到防洪、固匝、减除灾害等作用。

社会效益彰显,农村和谐稳定。杜相堂告诉记者,桃产业的发展首先解决了当地十万人的就业问题。此外,还有3000多农民充当直接销售商,一年的利润也有一亿多元。

春天赏花,夏天采摘。以桃为媒还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桃花节、音乐节、金秋采摘节等活动每年吸引10多万市民来平谷踏青、赏花、采摘、休闲、度假,实现了大桃产业与旅游业的有效融合。同时,丰富了大桃文化内涵,提高了平谷大桃的文化品位和附加值。

平谷区宣传部马春江说:“想要成就一个品牌很难,但毁掉一个品牌却很容易。尽管平谷大桃在市场已经站稳脚跟,农户不愁销,而且形势越来越好,但我们从没有放松过科技研发和宣传工作。”看来,平谷“桃”金不仅仅10亿,未来,平谷大桃将带着它的新名片继续前行。

猜你喜欢
平谷果品生产
专家传授“美颜术” 果品销售不再愁
平谷区总工会 争做“文明平谷人”,助力平谷创城活动
用旧的生产新的!
惟妙惟肖——中国古代器物之粉彩像生瓷果品盘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夏令果品入古诗
流翔高钙功能性果品 深受浦江桃农欢迎
北京平谷举行“甜桃王”擂台赛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生态公路 平谷“绿”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