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祭不再来

2012-04-29 00:44
中国市场 2012年34期
关键词:下水道储存暴雨

“验证一个国家和城市的现代化程度,一场大雨足矣。”台湾作家龙应台如是说。不幸的是,此话被她言中了。

7.21特大暴雨突袭北京,仅仅十多个小时,上苍就在这座城市上演了一出汪洋泽国的人间悲剧。也就是十多个小时,京城受灾人口达160.2万人,停产企业761家,公路中断4万余条次,农作物绝收12.2万亩,损坏水闸230处……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6.4亿元。

这一刻,没有人注意这座城市的GDP,高楼大厦也黯然失色,人们只是拼命地疏通着堵塞的下水道。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下水道是城市的智慧与良心。他笔下的人物,多次利用巴黎的下水道逃命……但7.21之夜,京城78人无路可逃,命丧黄泉;更多的人望水兴叹,仅京港澳高速路段一处就有上百辆机动车被淹。

雨“祭”中,亡灵用生命的代价告诫生者:一座城市的现代文明象征,不是地表上的豪宅别墅,也不是名车珠宝,更不是GDP的数字,而是游走于一座城市的地下脉络,一条遍布城市地下的市政工程——下水通道网。

巴黎下水道博物馆告诉游客,法国人前后花了一个多世纪的工期,到1999年,巴黎完成了对城市废水和雨水的100%完全处理;这项百年市政工程,虽然初期投资巨大,却惠及至今。

德国慕尼黑的市政排水系统,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11年。地下总长2434公里的排水管网中,有13个地下储存水库,总容量达70.6万立方米。

东京地下水道排水标准能应对“五至十年一遇”的灾害。

在我国,有些政府官员出于政绩的考虑,宁愿拿钱建一幢幢豪华的楼堂馆舍,宁愿把资金拨付给暴雨倾盆时的全力救援,却不肯咬紧牙关,在城市排水系统上有所作为。

中国的排水标准能抗衡“五至十年一遇”的大水。现实又如何?

长期以来,我们重GDP增长而轻自主品牌的积累,重短期的面子工程而忽略长久的基础设施,重城市地表的建设而忽视城市地下的良心工程——排水系统。虽然,旧城不断被新城取代,但人们的归宿感却在降低。因为,伴随着旧城的消失,原有的文化积淀不复续存,精神家园没有了,堆积的增长数字情何以堪??

下水道对于中国城市而言,既是一处硬伤,又是一根软肋。伤在血脉,输在元气。一场暴雨,如果不能让城市建设管理者从中吸取教训,摒弃表象,扎实根基,那么所谓的未雨绸缪只能成为一句笑谈。

悲剧令人开始思索,解决文明城市未来的有效方法,只有打开硬邦邦的水泥世界,让脚下封闭的钢筋水泥有呼吸的气孔。于是,全球气候变化专家柳中明提出了“海绵城市”的梦想;雨水一来,可吸纳水,气候炎热时,城市地底储备的水既可散热,也可以湿润干涸的土壤,

一个会自主呼吸的城市,不应该仅仅是梦想。

JW生态工程法就是打造一个“海绵城市”的地下蓄洪池,等于建造一个地下湿地,暴雨一来,自然的疏散雨量,自然地储存多余的水。有数据显示,JW工程法可以承受的透水率为1分钟储存200毫米雨量。换句话说,就是暴雨来了,地面也不会有积水。

这就需要政府与管理者及时更新城市规划建设理念,构建城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机制管理,治愈城市病,从今天开始。

猜你喜欢
下水道储存暴雨
“80年未遇暴雨”袭首尔
暴雨
当暴雨突临
冬季养羊这样储存草料
安防云储存时代已来
暴雨袭击
这条路上的下水道井盖都被我承包了
下水道堵了 究竟该怎么办
精液长时间冷冻储存与冷冻复苏率的相关性研究
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