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王伟岭的“自办银行”维持了5年,在一个偏僻乡村吸收公众存款高达3000多万元,他真是一个贪财、诡秘的坏蛋?《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在许昌进行了实地走访。
据知情人士介绍,只有初中文化的王伟岭以前是信用社的信贷员,在上世纪90年代,屯里村附近有多家厂矿,信用社为了方便吸收存款,便将王伟岭与另外两名员工放在屯里村,并建立了服务站。2005年,服务站撤销之后,只剩下王伟岭继续在自己家中做“业务”。
“王伟岭这个人,那真是一点没的说的。”这是村民们在采访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許阳是屯里村的一位村民,与王伟岭打过较多交道。“王伟岭个子不高,人很实在,他父母也是农村普普通通种地的老实人。”王伟岭没出事前,许阳曾经向王伟岭借过钱,因为是急用,王伟岭也没向他收取利息。
多位村民表示,王伟岭很“仗义”,一般的村民如果需要用钱,一星期、十天甚至半个月之内,他都不收取利息。
“有时候,我存的钱还没到期,因为急用,他(王伟岭)就是借钱也会足额支付给我。”一位村民储户向记者回忆。
多位村民告诉记者,王伟岭的家境在屯里村属于一般。屯里村通往小召乡的公路旁边,一个二层楼房矗立在此,院子被大树环绕,如果不是经人提醒,没人知道,王伟岭的“自办银行”就开办在这里。
“我孩儿已经判了,到这个地步了,说什么都已经晚了。”王伟岭的父亲在自家的院子里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诉说。
王的母亲告诉记者,王伟岭被带走时,家里的账本以及现金全部被搜走了,甚至小金额的“毛票”家里都没有了。
一位在王伟岭处存钱的低保户村民向记者表示,“虽然我们家条件很差,在那儿存的钱是我辛苦卖粮食的钱,但也不能急着去找他(王伟岭)父母,他们现在太可怜了。”王伟岭家中有年迈的父母以及妻子和一个孩子,现在只能靠王伟岭的妻子出去打工贴补家用。
“俺孩儿进去之后,一面也没有见到,过年也没见到。”王的母亲忍不住擦拭着眼泪。
王伟岭的父亲说,儿子出事后,之前一位借过他(王伟岭)几十万的亲戚直接告诉他,“一分钱也不会还了”,“这不是欺负人嘛。”
这位年迈的老汉,一连说了三声“没法儿说”,然后转身走进了简陋的厨房。
当记者离开屯里村时,树上的知了依旧在歇斯底里地嘶鸣。
(应采访对象要求,许阳为化名)
(本刊记者王勇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编:朱梓烨美编:孙珍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