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坤
经历一系列“内忧外患”,战略性新兴产业才开始冷静,并反思当初的冲动之举
新鲜感总有保质期,不是吗?就在两年前,人们还信誓旦旦地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能够担负起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机构的重任,甚至会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以至于,地方政府仿佛抓到了拯救地区经济发展的救命稻草,产业企业也将之奉为圭臬。
再辅以地方政府政绩工程与唯GDP主义的推动,一个个新鲜靓丽的城市规划蓝图相继浮出水面:物联之城、中国光谷、风电之都、纳米之城、生态之城、太阳能之城、中国药港、新材料之都……风力发电领域曾经上演的狂飙突进犹在眼前,又有25个地区提出建设千亿级的光伏产业园区(要知道,光伏产业在中国,破天荒也只有2500亿的市场)……
一批批企业也跃跃欲试,它们借助战略性新兴产业概念出尽了风头,比如自主汽车品牌吉利、奇瑞、比亚迪纷纷打起了新能源汽车的金字招牌。而资本市场也借经济转型、世界动荡阴影、全球经济泡沫等,开始热炒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题材。
然而,战略性新兴产业真如想象中那般美妙?在实体产业层面,战略性新兴产业远未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目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有限。在资本市场层面,以新兴战略产业为主的中小板、创业板增长趋缓,也远低于市场预期,与“高科技、高成长”名不符实,还没有真正成为转型的主力军。
数据最具说服力。截至2012年2月29日,据深交所统计,655家中小板公司营收增长23.81%,盈利增长11.02%;291家创业板公司营收增长26.62%,盈利增长13.88%,而2010年报两板块业绩增长分别为32.2%和31.2%。盈利增速下降甚至低于国企利润增速打击了投资者的热情。
令人扫兴的事情还在不期而至。典型者当属光伏产业在美国所面临的“双反”(反补贴和反倾销)调查。去年10月19日,德国太阳能公司Solar
World的美国分公司,联合其他6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商务部正式提出申请,对从中国进口的光伏产品进行“双反”调查,并要求美国向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征收超过100%关税。11月8日,美国商务部正式立案。此后,美国商务部先后3次推迟调查结果的发布。
2012年3月20日,美国商务部公布了对中国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的初裁结果,对从中国进口的太阳能电池板反补贴税定为最高4.73%,最低为2.90%。尽管这一初裁结果远低于业界先前20%~30%的预期,但其却意味着“中国光伏企业接受政府补贴已成事实。”
更为重要的是,在这种认定后,反倾销税或将更重,比反补贴的惩罚性关税要高得多。两者合起来,将对中国光伏企业出口美国市场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而业内人士最为担心的是,如果欧盟也效仿美国搞“双反”,这对中国光伏企业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无独有偶。中国输美风电产品也惨遭错杀。2011年12月末,美国风塔联盟提出申诉,宣称中国企业获得政府补贴,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在美进行倾销,要求发起“双反”调查。3月19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将对中国输美的风电产品展开反补贴和反倾销的“双反”调查。
即使没有“双反”,光伏市场的主阵地——欧洲市场需求萎靡,对光伏产业打击已不堪忍受。2011年,欧债危机爆发,欧洲国家政府对于光伏补贴下调,银行贷款紧缩,市场需求急剧放缓。光伏业瞬间从山顶跌落到泥潭,受到比传统制造业更加猛烈的冲击。
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又将矛盾放大。“如果今年全世界的光伏安装量还继续像之前那样快速增长的话,那还有可能快速消化多余的产能。但是受欧债危机的影响,市场的不确定性比较大,所以行内专家在判断今年世界光伏安装量的时候,都是持谨慎态度的。”
如果说,欧洲市场需求萎靡,美国的“双反”调查成为产业的双“外患”,而国内市场出现的产能过剩,则属“内忧”。除了上游的多晶硅的产量还不能满足消费需求之外,诸如硅片、电池、组件等都出现产能过剩,已经超出了需求量……这些已是不争的事实。
经历一系列“内忧外患”,产业界才开始冷静并反思当初的冲动之举。2010年,光伏产业迎来了爆发增长期,根据国际光伏研究机构Solarbuzz的报告,2010年全球光伏市场安装量达到18.2GW,相较于2009年增幅139%。这些光伏组件几乎一半是中国制造。数百个新玩家涌进光伏行业,尚德、英利、赛维LDK等行业巨头开始大幅扩张产能,产能急剧增大。同时在追求光伏产能扩展和降低成本的同时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污染问题,成本优势促进了出口增加却把污染留在了国内。
对于当前出现的由于产能过剩造成的困境,相关人士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有些盲目进入光伏行业的小企业,由于技术落后,成本高等原因遭到淘汰是市场规律,这没法避免。对其他企业来讲,要进一步提高技术,降低成本。另外,相关部门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措施帮助企业应对困境,毕竟新能源是个朝阳产业,对整个经济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业内人士指出,政府要充分利用市场竞争手段。因为能够获得政府补贴,很多企业靠低价竞争,这对产业是有损伤的。“我们调研过很多企业,都说不需要政府额外扶持,只需要政府营造公平竞争的机制。如果扶持多了,就可能带来不公平竞争。而现在,一些产业产能过剩这么厉害,就是低成本竞争、搏杀的结果。”该人士说。
在新能源产业,光伏产业的窘境并非孤案。虽然人们长期看好生物发电在中国的钱景,但摆在面前的成本与效益难题,以及始终未能通过技术创新有效解决的成本桎梏,因此在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中只能谨慎地使用“因地制宜”一词;而经历日本核危机后,人们对安全的担忧又几乎扼杀了核电抬头的趋势。而风电装机过剩,又将电源与电网的体制机制矛盾,推到时代的风口浪尖。此外,发展智能电网也受到诸多技术、体制机制的束缚。
在生物产业,技术滞后则是制约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为医药产业本身研发投入大、周期长,因此在短期内,几乎失去了技术突破的可能性,而医药产业的发展还有赖于中国医改的推进和完善。同时,发展现代农业还受到土地流转,土地产权改革的限制。在种业方面,目前的优良品种和国外品种在产品方面还处于“裸奔”状态,而因关于食品安全,转基因技术一直处在敏感地带。在此背景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聚焦农业科技,冀望能有意外的惊喜。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车企的热情不能掩盖技术的瓶颈。混合动力车则因为空有美好的幻想,实为被国外车企“忽悠”的状态,而处在骑虎难下的境地。“电池问题解决不了,充电问题解决不了,新能源汽车成本的降低也有赖于技术的突破来实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国外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新能源汽车,到现在依然面临着很多的技术瓶颈,而国内所谓的高速发展只不过是重走国外的老路,并没有大力扶持发展进一步的创新项目。
在节能环保产业,叫好不叫座的现象频繁发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和消费国之一,目前中国已经进入电器报废高峰期。按照10至15年的使用寿命计算,中国每年有500万台电视机、400万台冰箱、600万台洗衣机要报废、500万台计算机、上千万部手机进入淘汰期。同时,众多国外电器电子产品的进入,使一些地区成为电子垃圾场。废旧电器有着巨大的资源再利用价值,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问题,发展并完善回收处理产业已经迫在眉睫。然而,以先进技术为支撑的废旧商品回收利用体系始终未能建立。此外,过去依靠高耗能、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已经带来严重的环境危机,PM2.5数据仍面临严峻考验。
在高端装备制造业行业,国家重点发展以干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为主的航空装备,做大做强航空产业。积极推进空间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卫星及其应用产业发展。依托客运专线和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发展轨道交通装备。面向海洋资源开发,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装备。强化基础配套能力,积极发展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这些为国企垄断,或即便鼓励民资进入,但实际并未放开的领域,似乎与民企并无干系,尽管以三一为代表的民企,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保持着强烈的创新力与竞争力。
在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因为中国地大物博,宽带、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仍任重道远,同时,物联网、云计算在经历了数年来的开发热情后,也终因体制机制障碍,不得不冷静下来重新思考今后的出路。此外,部门利益冲突又为三网融合平添了障碍。
在新材料产业,纳米、超导、智能等共性基础材料研究正在推进,但距离产业化还尚需时日。同时,前沿技术研发的投入是否足够,值得反思,而即便投入足够,产出效率又差强人意,也值得追问。此外,科研院所和高校的体制机制也饱受质疑。
谁将为经济转型买单也一度成为热议的话题,银行业?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地方政府和产业资本能否按照中央“十二五”规划的指引真正地把时间和金钱投入到这些新兴产业中去,也是新兴产业能否走出技术瓶颈的关键所在。
面对目前市场上对小有成就的产业趋之若鹜,但面对技术先进发展前景好但需投入更大短期难见效益的产业尽量避免,这种导向也同样不利于创投行业的发展,股东为了追求利润会更偏向于PRE-IPO的企业,而很多企业同样为了确保利润对于暂时难有回报的项目投资也会相应减少,这也同样制约了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发展。
不论是技术受阻、体制障碍、资金缺乏,还是人才短缺,这些似乎都在传达一个多数人不太愿意接受的现实——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根艰难。未来十年中国经济的支柱在哪,中国产业发展的关键产业在哪?毋庸置疑,是新兴战略性产业。但现实是,经济转型不可一蹴而就。从政策出台、实施到最终落脚于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生根,则可谓前路漫漫。
(光大证券财富管理中心仝雷对此文亦有贡献)